对于联想手机而言,ZUK"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剂良药,但并非万能神药"。它更像是在联想手机发展过程中,针对特定问题开出的一剂“处方”,旨在解决某些痛点,但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和局限性。
"ZUK 可以作为良药的理由:"
"解决互联网手机品牌形象问题:" 联想手机早期以线下渠道为主,品牌形象相对传统,而ZUK定位为互联网手机,主打线上销售和年轻用户,有助于提升联想手机在互联网渠道的品牌知名度和年轻化形象。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ZUK的“硬件+服务”模式,特别是其独特的ZUI系统和服务生态,为联想手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尝试,例如通过预装应用、云服务、游戏会员等获取收入,摆脱单纯依靠硬件销售盈利的模式。
"吸引年轻用户群体:" ZUK的年轻化设计和营销策略,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用户群体,这部分用户群体对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有更高的需求,也为联想手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提升产品竞争力:" ZUK在硬件配置和软件体验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例如指纹识别、快充技术、ZUI系统的优化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联想手机的产品竞争力。
"培养互联网运营经验:" ZUK的运营经验可以帮助联想手机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手机市场的运作规律,积累互联网运营经验,为联想手机未来的
相关内容:
当小米大红大紫的时候,各个传统手机厂商不甘寂寞,相继推出了基于线上销售和粉丝经济的互联网手机的品牌。
在这波大潮中,联想有点后知后觉,于2015年5月份推出了ZUK品牌,并于2015年8月举行发布会,推出了ZUK品牌的首款手机ZUK Z1,正式开始与小米和荣耀等互联网手机品牌进行厮杀。
ZUK Z1搭载高通骁龙801四核处理器,主频2.5GHz,该机内置3GB运行内存和64GB内部存储空间,并采用一块5.5英寸1920×1080像素全高清液晶显示屏。
ZUK Z1后置镜头为1300万像素,采用IMX214作为感光元件,并具备OIS光学防抖机制。续航方面,Z1内置4100mAh大容量电池。
ZUK Z1具备全网通功能,同时,具备双卡双待功能的该机可以实现盲插。
ZUK Z1屏幕上方传感器被隐藏在听筒开孔中,和Smartisan T1的设计类似。机身背壳为聚碳酸酯材质,表面抛光处理,中框则为铝合金材质,底部提供了USBType-C接口,支持USB3.0传输标准。
ZUK Z1内置基于Android5.1.1的ZUI用户界面,围绕带指纹的Home按键进行各种交互。指纹模块轻触为“返回”、按下为“回到主界面”,左右滑动则可以快速在应用间进行切换。
从ZUK Z1的参数和配置来看,在当时,应该算是一部配置不错的手机。并且,5.5英寸的屏幕配置了4100mAh的电池。按理说,这部手机应该会销量不错。但是,截止到今天,无论是这部手机在京东还是淘宝的销量,都少的有点可怜。
ZUK Z1发布之前,小编对这个新生品牌和这个品牌的的首款手机充满期待。原本,小编以为联想酝酿那么久,应该会放手让ZUK的当家的常程将ZUK发展重大,使其成为一个类似荣耀的品牌甚至公司。但是,让小编没有想到的是,联想竟然让ZUK回归联想,使得ZUK成为了联想手机的一个产品线。
联想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要让ZUK回归联想?小编猜测,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前几年,联想投入较多资源在其高端产品线VIBE,希望VIBE能独挡一面,帮助联想手机在高端市场夺取一定的份额。但是,VIBE最终在国内停售,只是在国外少数国家继续推出。
然后,针对年轻人并且偏向线上销售的乐檬也是半死不活。
去年,联想手机的各个高层在各种场合猛推超长续航的P1,到现在也是不了了之,而且没看到后续的P2等产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让ZUK回归联想,或许可以给联想手机注入一针强心剂。但是,或许联想对ZUK的期望太重了。
今年,ZUK在去年发布Z1之后又发布了ZUK Z2 Pro和ZUK Z2,号称小屏超旗舰。
小编想说的是,在满大街都是大屏手机的今天,小屏手机的需求并不算少。所以,从这一点来讲,ZUK Z2很好的抓住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Z2的那种棱角分明的设计虽然比较大胆有个性,但是要目标客户接受这种设计,或许也有一定的风险。
至于ZUK Z2的销量,各位可以去看看京东等平台的销量,可以说不算好。
所以,对于联想手机而言,如果希望ZUK能成为一剂良药,可能ZUK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无论Z1和Z2的销量如何,希望联想能继续保持ZUK的更新,延续目前的命名规则,不要像P1和VIBE一样半途而废。
其次,能改进ZUK Z2的工艺设计,譬如现在流行的全金属等。
最后,改进ZUI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各位,你们有用过ZUK的手机吗?体验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