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游戏”是一个网络谣言,它声称是一种通过完成一系列挑战来“自杀”的游戏。这些挑战通常涉及自残、孤立和行为逐渐升级的步骤。然而,"“蓝鲸游戏”从未被证实是真实存在的,它被广泛认为是虚假的,并且可能被用来恐吓和操纵年轻人。"
"最近出现的“翻版”蓝鲸游戏,同样需要警惕。" 虽然具体的游戏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特征仍然是利用网络平台,诱导参与者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危险甚至自残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迹象,可能表明某个网络活动是“翻版”蓝鲸游戏或类似的危险游戏:"
"承诺给予参与者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利益,例如:"
与名人建立联系
获得金钱或物质奖励
被关注和认可
"要求参与者逐渐增加其危险性,例如:"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特定内容
与陌生人联系
进行自残行为
承诺进行更严重的自残或自杀行为
"利用社交媒体或加密应用程序进行传播"
"制造恐慌和焦虑,声称游戏正在蔓延,如果不参与就会受到惩罚"
"针对特定年龄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人"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请务必采取以下措施:"
相关内容:
网络中存在着太多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样也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危险。
曾经以让玩家的人生GameOver为宗旨的“蓝鲸游戏”,大家还记得吗?

2015至2017年,俄罗斯心理学学生布德金发起“蓝鲸挑战”,因其一系列击溃心理防线的任务鼓励儿童及青少年自杀,一度引起全球警惕。
虽在各国的大力整治下,“蓝鲸”随着布德金的落网逐渐黯淡,但与其有相同邪恶目的的效仿者一直不断。
而今年7月,国外再次兴起一款“MOMO”挑战。它的出现,则疑似导致了一名12岁的阿根廷女孩在自家后院上吊自杀。


∆ 警方警醒人们不要受此游戏蛊惑。
随着“MOMO”挑战的不断升温,全球引发一片恐慌。它的背后到底有什么魔咒?
什么是“MOMO”挑战?

“MOMO”是一个社交媒体账户名称,存在于WhatsApp、FaceBook、YouTube。其头像是一个长着鸟腿的女子雕塑照片。
那么这个怪诞女子雕塑是哪里来的呢?
2016年,日本艺术家Midori Hayashi创作了它的原型——姑获鸟,一个因难产而死的孕妇化作的妖怪。它在晚间活动,拐走别的小孩。披上羽毛是鸟,卸下羽毛是女人。

∆ 游客与姑获鸟雕塑合影(易引起不适,已处理)
雕塑在画廊展出后,因为形象诡异,这些照片以及视频最先被西班牙某博主在7月恶意传播,并附上一些都市怪谈,引发人们恐慌。
视频中,还放出了所谓“凌晨3点打电话”、“发短信会回复恐怖图片”的WhatsApp号码。

值得注意的是,“MOMO”挑战同“蓝鲸”挑战的心理疏导不同,而是使用简单直接的隐私威胁。
1
与MOMO交谈,对方会发来一些血腥、恐怖的视频、图片试图击溃聊天者心理防线。
2
威胁信息之后,MOMO会声称自己已控制聊天者手机,并以泄露私人隐私为由强迫聊天者做一些危险举动。
3
若聊天者不信,MOMO将发来一张前置摄像头的实时拍摄来证明自己已获得聊天者手机的控制权。
4
在秘密即将被公开,无法挽回时,很少人会做到坚强面对,在最后不得不选择自杀。
就好像一个人站在你看不见的制高点上,拿着刀逼着你就范。
新版“蓝鲸”游戏?

虽然MOMO最初是作为恶作剧出现的,但其背后邪恶势力的发展程度不可小觑。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称,“MOMO”很可能成为“蓝鲸”的变种。
12岁阿根廷女孩的自杀事件,就是疑似参与MOMO,并被黑客掌握了隐秘视频后发生的。这不仅引起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家的注意,我们国家的网警也开始防范了。

网友们看了,认为雕塑本身很瘆人,但生命只有一次,更是要好好珍惜!

教育、心理专家唐映红认为:
少年深陷此类游戏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这类游戏都是群体性的,很可能有其他孩子深陷其中,但家长还不知道,只有报警才能解救他们。
不管是以前的“蓝鲸”,还是现在的“MOMO”,都不要充当好奇猫去挑战,你永远不知道屏幕后方等着你有多邪恶!
所以,小苏在此@所有家长,警惕孩子身边“死亡游戏”,多给他真切的关心和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