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没有不透风的“墙”

“网络没有不透风的‘墙’”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意思是互联网并非一个完全封闭或隔离的空间,信息、数据、病毒等可以轻易地跨越网络边界进行传播。
这句话通常用在以下几种语境中:
1. "信息传播:" 强调信息在网络上的快速、广泛传播,无论多么私密或敏感的信息,都可能被泄露或扩散出去。 2. "网络安全:" 指出网络本身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受到攻击、入侵或病毒感染,任何试图限制或屏蔽的内容都可能被绕过。 3. "审查与控制:" 在讨论网络审查时,这句话常被用来反驳“防火长城”等审查措施是绝对有效的观点,暗示人们总能找到方法绕过限制。 4. "隐私问题:" 揭示个人在网络空间中的隐私难以得到完全保护,个人行为和信息安全容易被追踪、收集或滥用。
总而言之,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互通以及固有的脆弱性,强调在数字时代,完全的隔离和保密是非常困难的。

相关内容: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明桂

我是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的一名大学生士兵,在校时是公认的“电脑通”,不仅自学通过网络工程师考试,掌握多门计算机语言和编程,身具网页设计等技能,还在ACM程序设计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毕业后成为连队的“电脑专家”。同时,我还是连队网络室管理员,维护电脑安全很有一套。

前几日赶上回家休假,趁休息很想把自己留存的照片制作成纪念册。于是,我就将照片拷贝到个人电脑上处理。脑中也曾闪过是否会失泄密的念头,但我平时非常注重个人电脑保护,时时为操作系统安装补丁,定期更新防病毒和终端防护软件,关闭病毒入侵和传播通常使用的135、139、445等端口禁止系统后台自动运行软件,再加上对互联网的了解,认为不会出问题,但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设置了复杂的锁屏密码,隐藏起含有军装照的照片文件夹,自认为已万无一失。

既然已经保护“到位”,所以在制作军装照纪念册时,我照常上网查资料、下载APP或进行网上购物。百密也有一疏,一天早上起来,我发现电脑没关且一直处于连网状态,打开电脑桌面时,屏幕频繁闪烁,隐藏军装照的文件夹以快捷方式出现在桌面上,并不断进行复制。我的心一紧,意识到电脑被木马入侵了,随即断网,开启远程杀毒软件扫描电脑系统修复。

虽然抢救成功,我却心有余悸。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网络与生活联系愈加紧密,也会令人在熟悉的操作过程中逐渐放松警惕,安全保密意识渐渐淡化。然而网上的“猎手”却无处不在,它们无影无形,没有边界限制,并且攻击性很强,你稍不留心就会“中弹”。面对网络这堵时时透风的“墙”,万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这将为泄露个人信息埋下隐患。

休假归队后,我还是向指导员报告了此事。指导员以此为例,在战友中开展了“如何安全正确使用网络”专题教育,让大家引以为鉴,时刻绷紧保密的弦,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结合6月1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展开大讨论,引导官兵严格遵守军队用网相关规定,加强自我保护,织密个人信息“安全网”。

(蒙卓霖整理)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