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确实是一档现象级的综艺,它让很多老牌甚至曾经辉煌的乐队重新焕发了活力,也捧红了一些新乐队和音乐人。用“低开高走”来形容它非常贴切——初期的关注点可能更多在“怀旧”和“情怀”,但随着节目的深入和音乐本身的魅力,它成功点燃了更广泛的观众热情。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试着“采访”一下《乐队的夏天》中那些尚未达到(或尚未在节目外达到)他们应有热度的选手们,探寻他们“还没火”的可能原因:
"需要明确的是:" “火”的定义很宽泛。是指节目期间短暂的爆红?还是长期的音乐影响力?或者是在主流乐坛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很多乐队在节目后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成功(比如专辑销量、演出场次、媒体报道等),只是未必达到了传统意义上“顶流”的程度。这里的“还没火”更多是指相对于他们音乐实力和节目中的表现,未能获得更广泛、更持久的公众认知和喜爱。
"“采访”对象(选取部分代表性乐队):"
1. "痛仰乐队 (Miserable Faith)"
"表现:" 作为老牌劲旅,他们的《再见杰克》燃爆全场,展现了强大的现场实力和舞台魅力,也唤醒了无数观众的青春记忆。
"“还没火”的可能原因:"
相关内容:
文/汐呱太娘
马东这辈子大概是和“嘴精”有缘吧……
从《奇葩说》转型做音乐节目《乐队的夏天》。
没想到这帮音乐人的嘴一点不输奇葩说选手……
以“敢讲”出圈了……

明星嘉宾特敢讲:
大名鼎鼎的音乐制作人张亚东,一开口就得罪了所有唱片公司↓

参赛选手特敢讲:
新裤子乐队的主唱彭磊,自曝“在场的专业评审都是被我删除微信好友的仇人”。

专业评审特敢讲:
“你删我之前我就把你拉黑了,但你们乐队我还是很喜欢的。”

这是什么神仙信息量……
当初开播的时候,身边一些对乐队不感冒的朋友,看了一期就弃了。
殊不知错过了好狠一节目……
临近收官,评分由7.4涨到8.6,是低开高走的真香综艺没错了。

如果说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
那就是用歌声、用吉他、用键盘、用躁动的鼓点,向全世界宣告:
值得尖叫的国产乐队,不止有五月天、苏打绿而已。
痛仰、面孔、新裤子、反光镜、旅行团、刺猬乐队、盘尼西林……
乐迷惊叹“这节目把中国乐队的半壁江山都请来了!”
作为一个不懂摇滚也不懂朋克的资深乐盲。
我似乎明白了那些长相平凡甚至有点磕碜的“乐队男孩”为什么能让无数迷妹为之疯狂。
乐队,有一种自带万丈光芒的能量。


那是一种“就算听不懂也忍不住跟着蹦跶”的,燃!
相比流行歌手和歌迷之间“偶像与粉丝”的关系。
乐队和乐迷更像是“素不相识的铁磁”。
为什么很多在音乐节蹦过“野迪”的人说这玩意会上瘾——
如果说看演唱会是“朝圣”,音乐节更像是“面基”。
那是一种彼此之间没有距离感和防备的“傻”脱。
“跳水”(一言不合跳下台)是乐队独有的仪式感。

玩乐队的人就是这么酷这么单纯,相信会被粉丝接住而不是摔个狗吃屎……
音乐是感性的东西。
而感性的东西是没有次元壁也没有统一评判标准的。
这大概就是“不明觉厉”的由来吧——
在外行眼里,不知道这操作用专业术语怎么讲,也不清楚它难度系数几颗星。
但视觉听觉传达给脑袋的指令是:这玩意得鼓掌才行。


看《这就是街舞》《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这些节目都能概括为同一种感受:
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
同样是神仙打架的乐队舞台,有人说《乐队的夏天》是抄袭韩国综艺《超级乐队》。
这真是大错特错了!
相似的观感之下,两个节目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超级乐队》是分别挑选最强的vocal、吉他、贝斯、鼓手,让他们组成“顶级乐队”,征服观众的是大神们目眩神迷的高超技艺。
而《乐队的夏天》则是以乐队为单位,选出前五名,征服观众的是乐队成员多年如一日的热血团魂。
《超级乐队》给我的是强烈的震撼,而《乐队的夏天》给我的是深深的感动。
他们坚信自己是最棒的乐队,不是自负于有多么精湛的技艺,而是觉得队里的每个人都有不可取代的默契。

他们有固执,“换掉任何一个人就不是这个乐队了”。
他们有困境,“玩乐队不赚钱,撑下去只因热爱”。
在这份“亏本买卖”面前,没人“掉队”,抱团坚持了10年、20年,一起从男孩熬成“老男孩”。
请不要嘲笑中年人的“new boy梦想”。
当40多岁的彭磊像18岁一样腾空跳起,我热泪盈眶。
如张亚东所说,他还像年轻时一样疯狂,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这样。

追梦,是让人永葆青春的运动。
被问到“这么多年一直在演出,会不会觉得重复,为此感到无聊?”
旅行团乐队的韦伟,给了个“官方”的热血:

然后不给任何感动的机会,一秒拉回现实:
这么穷,哪有资格嫌演出无聊啊!

这让人想起朴树的名场面——
被主持人问到“是出于什么原因来参加节目?”
按套路来说应该聊对音乐的热爱、和节目组的契合。
然鹅朴树没按套路出牌:

妈耶,没毛病。
乃们搞音乐的都这么real的吗?
没错,就是靠real出圈的。
这种real集中体现在过分真实的爱讲大实话——
自曝被公司硬凑在一起、水平也一言难尽的爱豆型乐队bongbong,被张亚东简单粗暴的“扼杀”了“想红之心”,“现在唱片公司都是不懂音乐的人在做”。
好痛快一盆冷水↓
bongbong:我们会坚持走下去。
张亚东:不可能。

bongbong乐队还疑似假弹,被click#15的主唱Ricky当场戳穿,外加王之鄙视。

盘尼西林的主唱小乐,是必须拥有姓名的人肉吐槽机。
用词贼犀利:

由于过分真实,活得像个“精神分裂”:
面对不走心的表演,各种毒舌词汇都通通安排上。
面对有诚意的表演,一秒切换到“猛男落泪”模式。

令人意外的是——
这帮音乐怪人,对舞台质量特别“较真”,却对比赛结果非常“佛系”。
比赛前接受采访,不少乐队甚至不了解赛制,“我们就是来踏踏实实唱歌的”。
比赛后安慰淘汰者,“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觉得你没有输”。

唯一在采访中说“想赢”的,是新裤子乐队的彭磊。
但这理由也有够治愈的:
反光镜乐队家里有俩孩子,考虑到他们经济压力大,让他们赢吧。
但算了一下,我们队家里有仨孩子,压力更大,还是我们赢吧……

这帮音乐怪人,怪可爱的……
彭磊40多岁的人了,还跟小朋友似的,该死的单纯:
“编导说来参加节目粉丝可以从10万涨到100万,都是真的,不用买,我就来了。”

挺心酸的。
作为出道23年,曾带领过“国潮”的乐队圈“老前辈”。
彭磊为了100万粉丝“搁下老脸”来参加音乐选秀。
他当真缺的是粉丝吗?
其实他缺的是大家对乐队这个圈子的关注啊。
毕竟太小众,大家都挺“惨”的。
采访中提到收入,大多数乐队的关键词是:
少、亏钱、不稳定。



大家都是“斜杠青(中)年”,主业工作副业搞乐队,“不然活不下去”。
哪怕是欧洋(面孔乐队贝斯手)这样在香港红磡唱过歌的“圈内大佬”,也出过“为生活折腰”的囧事:
被出演大电影《缝纫机乐队》,心情如下↓

结果到现场才发现,演的是个没台词的龙套……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大家都不许笑……
乐队圈大佬尚且如此,“小透明”们的生活可想而知。
click#15主唱Ricky这段“不求赚大钱,只求收入养得起梦想”的独白,看得人泪流满面:

有梦想又有才华的人,有很多。
但成为beyond、五月天、苏打绿的人,很少。
猴子军团的贝斯手刘杰瑀说:
追梦能让他快乐,即使是“亏本买卖”,也值得。

有句鸡汤是这么说来着:
“成功之路并不拥挤,因为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
换个角度想想:
坚持走到最后的人,也许并不在乎成功这种虚名。
“乐队圈的周杰伦林俊杰蔡依林们”。
小众到音乐节谢幕走在大街上也不会被人认出。
但谁敢说他们是“无名之辈”?
这群看到垃圾桶都要拿来当鼓敲的“扫地僧”。
不需要大红大紫,也足够让人崇拜。

一直觉得“成功”是无法被定义的。
每个人眼中的“超级英雄”模板都不一样。
就好像——
猴子军团对着一群小学生比“rocker”的手势。
问他们“这是什么?”
得到的是:蜘蛛侠……

没毛病↓

看了《乐队的夏天》,你心中的超级英雄是谁嘞?
荔枝新闻带你去见Ta!
2019第七届咪豆音乐节PRO来啦!
痛仰、新裤子、盘尼西林、九连真人、皇后皮箱、马赛克乐队、张惠妹、薛之谦、吴青峰 ……
你想看的神仙音乐人儿都在这儿!
9月13日-9月14日,南京溧水天生桥风景区开唱!荔枝新闻邀你嗨唱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