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丨你的好房子未来都“好”在哪儿?又有哪些“黑科技”?

我们来汇总一下,未来“好房子”的“好”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黑科技”:
"未来好房子的核心“好”在哪里?"
未来的“好房子”不再仅仅满足于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而是朝着更智能、更健康、更环保、更舒适、更安全、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其“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极致舒适与个性化体验:" "环境自适应:" 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光照、用户习惯等,自动调节空调、灯光、窗帘,营造最舒适的微环境。 "场景化联动:" 通过语音或APP,一键切换不同场景模式(如“影院模式”、“睡眠模式”、“会客模式”),灯光、音响、投影、窗帘等设备协同工作。 "健康生活:" 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监测与管理,如空气质量(PM2.5、甲醛、CO2等)、水质监测、智能睡眠监测等,并联动新风、净化、智能水系统进行改善。
2. "高效便捷的智能生活:" "万物互联 (IoT):" 家中的各种设备(照明、家电、安防、环境监测等)接入同一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远程控制。 "语音与AI控制:" 依靠智能音箱或AI助手,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中设备,实现“解放

相关内容:

10月11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还取得了哪些成绩?解决百姓住房问题方面有哪些进展?好房子将来会“好”在哪儿?新京报为你划重点。

图片来源:国新办官网

Q1:“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方面取得哪些成绩?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10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10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84万公里。

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

改造老旧街区6500多个、老旧厂区700多个,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更新的消费场景、更多的创业空间。

Q2:在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方面,住房城乡建设部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具体的进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在体系上,充分考虑保障对象的实际情况差异,建立了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对新市民、青年人等不同群体,在住房保障制度上作出了相应安排。在方式上,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根据群众需求宜租则租、宜售则售。在管理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轮候、准入、使用、退出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机制,严格监督实施。

不断加大对居民购房的政策支持力度,下调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对居民“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给予退税支持、下调契税税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等,各地也因城施策出台了购房补贴等各类优惠政策,降低居民的购房成本。“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同时,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

Q3:如何着力推动“好房子”建设,满足群众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从五个方面来推动工作:

在好的标准上下功夫。《住宅项目规范》已经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楼的层高,已经从原来的2.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第二,4层以上的楼都要加装电梯。第三,对楼板的隔音要求降低10个分贝。总共有14项新的标准,提高我们住房的品质。

在好的设计上下功夫。今年已经开展了全国住宅设计大赛,征集方案阶段到9月底已经全部完成,我们发动了设计院、设计师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参加设计大赛。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报了近2000个方案,其中,不仅有新房子,也有老房子的更新改造。我们现在新规范是要求新房子能够建成好房子,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让我们的老房子通过改造向“好房子”靠拢。

在好的建材上下功夫。推动研发适用于“好房子”的新型建材,比如绿色材料,我们建造和装修以后,不用再等半年、等三个月放味;我们研究绿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等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在“好房子”当中得到应用,提高我们的住房品质。

在好的建造上下功夫。老百姓最关心的“好房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问卷归纳出“6633”:

第一个“6”:“六不”,是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

第二个“6”:是这个房子要“六防”,能防电、防火、防灾、防盗、防撞、防摔。

第一个“3”:是“三省”,要省心、省地、省钱。

第二个“3”:是“三要”,要健康、要实用、要有关怀。

以上要求通过梳理形成了操作手册,涵盖16类、262项要点,今年11月还要在首钢园再办一次住宅展和“好房子”展,我们会拿出一些样板,让大家感受“好房子”。

在好的运维上下功夫。第一方面,要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二方面,对于物业服务我们要实施一个提升行动,解决好群众有感的一些“关键小事”,为广大居民打造一个更有温度的幸福家园。

倪虹表示,通过推动这五项工作,相信在“十五五”期间,我们的“好房子”会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Q4:建设“好房子”,打造城市基建实现了哪些“黑科技”?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表示,聚焦科技前沿、民生改善、工程需求,实施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组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攻克大跨度、大空间、复杂结构、绿色低碳、智能建造和城镇给排水等方面一大批技术难题。

推动引导建筑材料研发、生产、检测、应用等单位协同攻关,创新出光伏建筑玻璃、自修复混凝土、气凝胶保温材料、高性能隔声毡等一大批新型材料。这些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性能,减少碳排放,降低维护成本。

新装备迭代升级。比如,新型“造楼机”,更加集成化、更加轻量化、更加智能化,可以自动纠偏、智能监控,实现全天候封闭作业,具备多工序立体流水化施工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安全韧性。比如,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城市大脑”,可以全面感知城市体征,辅助决策指挥,科学预测预警,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Q5: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涉及面广,社会高度关注,目前情况如何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逃出资或提前分红。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推广“保交房”工作中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办法,也就是: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开发、建设、销售等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证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资料来源:国新办官网

编辑 常江

校对 刘军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