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销售的拜访计划

这是一份针对 OTC(Over-The-Counter,非处方药)销售的拜访计划模板,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OTC 销售拜访计划"
"一、 计划目标 (Objectives)"
"总体目标:" 在指定时间段内,提升指定 OTC 产品/品类的销售额、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具体目标 (SMART 原则):" "销售目标:" 例如,在 Q3 期间,将 A 产品在 X 区域连锁药店的总销售额提升 15%。 "市场份额目标:" 例如,在 Q3 期间,将 B 品牌在 Y 区域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从 10% 提升至 12%。 "新客户开发目标:" 例如,在 Q3 期间,开发 Z 区域 5 家符合条件的空白或低覆盖药店。 "产品推广目标:" 例如,向目标药店导购员讲解 C 产品的核心优势和使用方法,确保 80% 的导购员掌握。 "信息收集目标:" 例如,收集主要竞品在 D 区域的促销活动和定价信息,每周一次。 "客情维护目标:" 例如,与核心大店店长建立每月定期沟通机制。
"二、 拜访对象 (Visitation Targets)"
"主要客户群体:"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OTC销售的拜访计划核心是“精准高效、目标明确”——通过合理分配时间、聚焦关键动作,确保每次拜访都能解决终端实际问题(如补货、陈列、动销),同时维护客情,最终推动销量。具体可按“目标→优先级→周期→流程→复盘”5步制定,兼顾标准化和灵活性:

第一步:明确拜访核心目标(避免“盲目跑店”)

每次拜访前必须清晰:“这次去终端要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结果?” 目标需具体、可落地,避免“随便看看”。常见核心目标包括:

目标类型 具体内容(示例)

1. 基础维护

检查库存(是否低于安全线,需补货)、整理陈列(确保黄金位置、正面朝外)、核对效期(处理临期产品)

2. 动销推动

传达新促销政策(如“本周买2送1,教店员推荐话术”)、协助终端布置物料(贴海报、摆堆头)

3. 客情深化

培训店员产品知识(如“新品成分优势”)、解决终端异议(如“消费者说效果慢,怎么回应”)

4. 问题解决

处理投诉(如“某盒包装破损,协调换货”)、跟进上次承诺(如“答应送的试用品今天带来”)

第二步:按“终端价值”划分优先级(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OTC终端数量多(药店、诊所、便利店等),需按“销量贡献+潜力+合作度”分级,优先保障高价值终端的拜访质量:

- A类终端(核心终端,占销量60%+):

定义:区域头部连锁药店(单店月销超5000元)、社区流量大的诊所、核心商圈单体药店。

特点:销量高、配合度好,是业绩基本盘。

拜访目标:重点维护陈列和动销,推动增量(如进新品、做堆头)。

拜访频率:每周2次(确保库存不缺、促销落地)。

- B类终端(潜力终端,占销量30%):

定义:中小型连锁(单店月销2000-5000元)、乡镇中心药店、社区单体药店。

特点:有一定销量,需提升推荐率和陈列位置。

拜访目标:优化陈列(从第二层提到第一层)、培训店员推荐(提升转化率)。

拜访频率:每周1次(稳定客情,推动小幅度增量)。

- C类终端(补充终端,占销量10%):

定义:便利店、乡镇小药店、村卫生室(单店月销<2000元)。

特点:销量低但覆盖广,适合铺基础品(如创可贴、感冒药)。

拜访目标:确保基础品有货,偶尔推促销(不花过多精力)。

拜访频率:每2周1次(避免断货即可)。

第三步:规划拜访周期与路线(提高效率,少跑路)

按“区域集中+终端类型组合”规划路线,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浪费时间,每天拜访控制在8-10家(保证质量)。

1. 区域集中原则

- 把终端按地理区域划片(如“城东片区”“城西片区”),每天集中拜访1个片区,减少跨区通勤时间。

- 例:周一拜访城东A类终端(3家)+ B类终端(2家);周二拜访城西A类(2家)+ B类(3家);周三补访C类终端(5家)。

2. 时间错峰原则

- 避开终端忙碌时段(如药店早上9-11点、下午4-6点是客流高峰),选择空闲时间(如上午8-9点、下午2-3点)拜访,确保能和店长/店员深度沟通。

- 例:A类终端需详细沟通,安排在上午8-10点(店员刚上班,空闲);C类终端简单补货,安排在下午4-5点(快下班前,快速交接)。

3. 弹性预留原则

- 每天留30分钟“机动时间”,应对突发情况(如某A类终端突然断货,临时加访补货)。

第四步:标准化拜访流程(确保关键动作不遗漏)

每次拜访按“固定步骤+灵活调整”执行,避免因遗忘导致效率低(尤其对新人)。参考“7步拜访法”:

1. 进店问候(1分钟):

- 热情打招呼(记店员/店长名字,如“李姐,今天看您店里人挺多呀”),快速拉近距离(避免一进门就谈业务)。

2. 库存与效期检查(3分钟):

- 查看货架和仓库库存,记录“现有数量、安全库存线(如A类终端备5天销量)”,低于安全线立即登记补货(如“现在只剩3盒,建议补10盒,够卖1周”)。

- 检查效期(重点看6个月内临期产品),协商处理(如“这2盒还有3个月到期,要不要做‘临期买1送1’活动?”)。

3. 陈列优化(5分钟):

- 把产品移到“黄金位置”(视线平行区、收银台旁、同类产品前排),确保包装正面朝外,数量丰满(避免“空架”)。

- 补充物料(如价签歪了扶正、海报掉了重贴),营造“畅销感”。

4. 信息同步(5分钟):

- 传政策:“本周公司有活动,买2送1,您推荐时可以跟顾客说‘多买划算’”;

- 讲新品:“刚到的这款含片,比老款多了薄荷味,年轻人喜欢,给您留了3盒试销”;

- 反馈市场:“最近很多顾客问‘儿童能不能用’,您可以说‘6岁以上能吃,按体重减量’”。

5. 店员培训/激励(5分钟,针对A/B类终端):

- 用“一句话话术”培训(如“顾客说‘贵’,您就说‘这款含量高,平均每天才1块钱,效果更持久’”);

- 兑现激励(如“上周您卖了8盒,这是答应给您的奶茶券”),强化“推荐有好处”。

6. 问题记录与解决(3分钟):

- 终端提的问题(如“供货太慢”“赠品不够”),当场能解决的立即回应(如“现在就帮您催物流”),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记下来了,明天给您答复”)。

7. 离店与约定(1分钟):

- 确认下次拜访时间(如“周五我再过来补一次货,您看方便吗?”),留个小钩子(“下次带点新口味试吃装给您”)。

第五步:工具记录与复盘(持续优化)

用工具记录拜访细节,避免“记在脑子里,转头就忘”,同时通过复盘发现问题、调整计划。

1. 拜访记录工具:

- 基础版:用Excel表格记录(终端名、日期、库存、问题、下次计划);

- 进阶版:用CRM/外勤APP(如“红圈通”“纷享销客”),自动定位打卡、同步数据,方便团队共享。

2. 每日/每周复盘:

- 每日晚:花10分钟整理“未解决问题”(如“3家终端需要补货,明天优先处理”)、“终端反馈高频问题”(如“促销力度不够”,下周申请加大);

- 每周:统计各终端销量环比(如“A类店甲销量降10%,原因是陈列被竞品挤占,下周重点调整”),调整下周拜访优先级(如给下滑终端增加1次拜访)。

特殊场景调整

- 新品上市期:A/B类终端拜访频率增加50%(如A类从每周2次→3次),重点推铺货和培训;

- 促销活动期:提前1天拜访,确保物料到位、店员熟悉政策;

- 旺季前(如流感季):提前3天拜访,督促终端备足库存(如“预计下周销量涨30%,建议多备20盒”)。

总之,OTC拜访计划的核心是“用80%的时间维护20%的核心终端,用标准化动作确保每次拜访有结果”。拜访不是“走流程”,而是通过解决终端的“库存、陈列、推荐”问题,让产品“卖得动、卖得多”——这才是拜访的终极目的。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