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居民购买苹果iPhone 6S能力对比,国人看完很心酸

我们来分析一下全球居民购买苹果iPhone 6S的能力对比,特别是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iPhone 6S是苹果公司在2015年发布的机型,属于其高端产品线。在当时,它的起售价(在中国大陆)大约在6000元人民币以上(具体价格因运营商合约、促销活动而异,普遍在6000-8000元区间)。时至今日,虽然这款手机已经停产多年,二手价格大幅下跌,但其发布时的定位和价格,仍然能反映出一定的经济指标。
"全球购买能力对比分析:"
1. "发达国家 (如美国、西欧、日韩等):" "工资水平:" 这些国家的平均工资和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即使在2015年,普通中高收入人群购买iPhone 6S通常不会感到特别困难。 "消费习惯:" 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对品牌和品质有较高要求,iPhone一直是这些市场的主力。 "对比:" 对于这些国家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iPhone 6S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可能需要几个月的工资,但不会构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2. "新兴经济体 (如印度、巴西、东南亚国家等):" "工资水平:" 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最不发达国家。购买高端电子产品需要更长的储蓄时间或依赖分期付款。 "市场差异:" "大城市

相关内容:

在不少国人眼里,用苹果iPhone 手机意味着身份、地位和逼格,在前几年还闹出了“某青年小伙卖肾买苹果iPhone手机”的真实新闻,以至于在很多不屑一顾的国人眼里笑称苹果为“肾机”。究其原因,一来是虚荣心在作祟,而最根本的还是钱的问题。

近日,瑞士银行发布了一份“全球部分城市的iPhone购买能力”排行榜,其中北京、上海和香港三个中国城市上榜,国内普通老百姓看完这份数据估计会很心酸吧?

瑞士银行分别以购买一份麦当劳超级汉堡、面包、大米以及iPhone手机所需工作时间为标尺时间越短证明购买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数据显示,购买麦当劳的一份超级汉堡,美国纽约居民只需工作11分钟、日本东京居民需要10分钟,而中国三个城市香港、上海和北京居民,分别需要9分钟、35分钟和42分钟。在经济发达的大陆城市北京和上海都尚且如此,更遑论内陆经济差的城市。

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iPhone 6/6S 16GB的购买力,美国纽约、迈阿密、芝加哥等城市居民,只要努力工作不超30个小时就可以买一部,日本、香港居民分别需要51.9小时和40.5小时,而北京居民则需要努力工作217.8个小时、上海需要163.8个小时,才能如愿买到,差距不可谓不大。

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普通居民购买力相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购买一部在美国人眼中可能不当回事的iPhone,到了国内居民手里则需要节衣缩食、努力工作多时才能买到。同时,国行iPhone由于缴纳关税,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一部最新的iPhone 6S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相当于一个月的薪资。

编者按:套用时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这个月买了iPhone 6S,下个月都得吃土了”。当然,随着小米、魅族和华为等一大批性价比国货手机崛起,iPhone 已不再是国内消费者的唯一选择,国民也开始逐步走理性消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干货、爆料、独家观点,欢迎订阅芯智讯

官方全新智能硬件微信公众号:icsmart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