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看两会”是一个关注中国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栏目或活动,旨在向公众普及两会信息,解读政策,并鼓励公众参与。以下是对“政府摆摊、代表献计,“提办对接”让民主更具象化”这一主题的解读:
"政府摆摊:民主服务的创新形式"
“政府摆摊”指的是政府部门在两会期间设立咨询台或服务点,直接向代表和委员们以及公众展示政策、收集意见、解答疑问。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更加贴近代表和委员,也便于公众了解政府工作。
"优势:"
"便捷高效:" 代表和委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政策、提出问题,政府也能及时收集意见并进行解答。
"直观形象:" 通过展板、宣传册、视频等形式,政策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互动性强:" 政府工作人员与代表和委员面对面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提升透明度:" 让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代表献计:民主参与的生动体现"
“代表献计”指的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通过提案、议案、大会发言等形式,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也是代表和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
相关内容:

文| 默 达
1月14日下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方厅门外格外热闹。一眼望去,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摆起了“摊位”。在他们面前,手持建议议案的“主顾”们——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已经排起了长队。
视频加载中...
“提办对接”让民主更具象化
究竟是怎样的“摊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事实上,这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门举办“提办对接”现场活动。一张张长桌摆的不是小吃,而是来自基层一线的金点子、真问题。这可是名副其实的“明厨亮灶”——参与程度更高,交流过程更公开,集思广益之下,出炉的方案自然“更适合基层体质,更好消化吸收”。

从“公文袋”到“面对面”,在这个更加开放的“摊位”上,人大代表反馈问题的效率更高了,政府部门解决问题、“接单下料”的流程也更简洁了。一直以来,受限于表达习惯、知识储备、实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提出者和承办单位之间缺乏深入沟通协商,常出现提办双方沟通不畅、各执一词的情况。通过当面沟通的方式实现有问必答,可以帮助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分理解,并从根源上消解群众的疑虑;即便部分建议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处理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也可实时记录反馈,确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交流有温度,回应有态度,疑难有记录,调研有思路。在这个充满务实气息的空间里,大事小事、难事要事、现实问题、未来展望,都能被“摆上案桌”共同讨论。潘翠玲代表讲起自己对农业产业链升级的见解,工作人员边记录边介绍相关政策;李绪庆代表当场拿出地图,和工作人员讨论起了城际铁路建设的细节;林鹂代表既带来了提案也抛出了问题,与普惠托育相关的职能部门对接后,她理清了下一步调研的思路……就单从“开店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个专为民生冷暖设置的“摊位”办得挺成功,也得了各位代表的充分认可。

“贴心服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政府部门和人大代表凝聚合力、直面难题的真实写照。从全国两会“旁听”制度的成熟完善,到“代表通道”“委员通道”越走越宽阔,再到更加接地气的“提办对接”活动,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与力度,以及更为广泛的参与度;透过形式创新看实效,我们也能深刻体会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旺盛生命力,把握其“真实、管用”的内核。
诚然,“提办对接”的活动有其时限,但我们相信,这一方承载诸多民生实事的“摊位”不会打烊。整理建议、收集反馈,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更有动力;带上解答、理清政策,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更有方向;充分沟通,产出“干货”,普通民众追求美好生活更有保障。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