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亲爱的狗头:Canon 佳能 EF 50 1.8、EF

亲爱的狗头:
听说你最近对镜头有点好奇,特别是这两款经典的佳能EF卡口镜头:"EF 50mm f/1.8" 和 "EF"。
让我来为你介绍一下它们:
1. "EF 50mm f/1.8": "昵称": 老蛙头 (Lǎo Wātóu),因为它便宜、轻便、成像不错,是很多新手和喜欢人文风格摄影的朋友的入门首选。 "最大光圈": f/1.8,是一个非常亮的光圈,适合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拍摄,或者拍出背景虚化效果。 "焦段": 50mm,被称为标准镜头焦段,非常适合拍摄人像、街景、静物等,能比较自然地还原透视。 "优点": 价格非常便宜,体积小巧,重量轻,画质在f/2.8左右时已经相当不错,景深控制能力好。 "缺点": 光圈不可变,对焦马达声音相对较大,画质边缘锐度相比一些新镜头稍弱。 "适合": 预算有限的用户,新手练习,拍人文、街拍、人像。
2. "EF": 这个写法有点模糊,我猜你可能是想说 "EF-S" 卡口的镜头,或者是泛指所有EF卡口的

相关内容:

佳能的穷人三宝尽人皆知,相信不少人都是从这几支狗头开始,踏上剁手

不对,是摄影之路。

由于对长焦没有确实的需要,所以我只使用过其中的EF 50mm f/1.8 II

以及EF-S 18-55mm f/3.5-5.6 IS II

花费千元,便可拥有一支涵盖广角至标准焦段的防抖变焦镜,外加一支成像质量和虚化能力都相对较高的定焦镜,对任何人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也正是这两只“狗头”,让我从骨灰级的小白开始,慢慢明白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逐渐成长为一名进阶小白

以下是官方对两支镜头的介绍:

鉴于两只镜头的普及率,本文没有添加镜头本尊的图片,如有需要请浏览以下晒单:

起初,楼主卖了套机里的17-85,换回一支50 1.8,小痰盂成了我当时唯一的镜头。

大光圈的爽快感相信大家都懂。所谓一白遮三丑,光圈全开肉、抗耀光差、做工松散、焦外生硬等等缺点,全都被“F1.8”这几个神奇的字符抵消,这支对起焦来吱嘎乱响的塑料镜头,也让我拍的不亦乐乎。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这支镜头的局限性也慢慢体现了出来。

APS-C上80mm的等效焦距,让我没办法把所见所想都装进画面里,被逼无奈的我只能拍拍局部、拍拍细节。

我也开始思考,如果装不下全部,那么哪些需要或是值得被我记录。

有时候,宅男属性的我会仿效网络上前辈们的照片,随手抓起什么就拍什么。

甚至连一包牛奶、一个玻璃瓶也不放过。

拍好动的汪星人,小痰盂美妙的对焦过程一定会让你陶醉

,但结果却往往不会令人失望。

在APS-C上用50mm拍烟花,如此另类的搭配,对于只有一支镜头的我来说也是别无选择

忍无可忍的楼主随后斥巨资

购入一支18-55。

视角宽了,照片里的世界也变得不一样。

漂亮的风景也能装得下了。

塑料镜头依然有着种种不足,但相对的,轻巧的重量不会给拍摄增添更多负担。

光线不足时,IS防抖让手持拍摄成为可能。

最后是一点购买建议,仅供像我一样的入门爱好者参考,专业人士请跳过此段直接点赞

,谢谢。

本文中两支镜头的逼格确实低了一点,光学性能也肯定不能和各种牛头相比,但日常缩图上传,画质的差异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即使日后确定了升级的方向,再出手也不是什么难事。

总而言之,这是两支值得购买的镜头。

感谢您看到最后,欢迎讨论。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