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并没有火箭发射架,当年宇航员登月时,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你说得对,月球表面确实没有像地球发射场那样永久性的、复杂的火箭发射架。当年宇航员(阿波罗计划中的宇航员)从月球返回地球,主要依靠的是他们乘坐的登月舱(Lunar Module, LM),其设计本身就包含了返回地球的能力。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 "任务结束,准备返回:" 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任务后,会回到登月舱(LM)内。 2. "启动上升引擎(Ascent Engine):" 登月舱内部有一个叫做“上升引擎”的火箭发动机。宇航员会先抛弃不再需要的下降级(着陆部分),然后启动上升引擎。 3. "脱离月球表面并对接:" 上升引擎点火,将宇航员和登月舱推离月球表面,进入月球轨道。同时,他们会与留在月球轨道上、由指令长和指令模块驾驶员(CMP)留在指令/服务舱(CSM)中的宇航员进行对接(阿波罗11号首次,之后除了阿波罗13号外,其他任务都是这样)。 4. "人员转移:" 宇航员们从登月舱转移到指令/服务舱内。登月舱则通常被留在月球轨道上(或者阿波罗12号时,被故意撞向月球表面)。 5. "准备脱离月球轨道:" 指令/服务舱的宇航员启动

相关内容:

在上世纪的60年代,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当时两国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便在各个领域展开一系列的竞争追逐,其中为了彰显航天实力,开始‬‬向‬太空‬发展‬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率先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而‬这一伟大的壮举也‬深深‬的‬刺激了美国,于是美国为了在太空领域中赶超苏联,便开启了宏大的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计划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探月工程。在整个过程中耗资高达211亿美元,约有200所大学,2万家企业以及80多个科研机构参与其中,人数达到了三十万人。他们在历时八年后开始载人登月。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五号火箭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以及科林斯开始了前往月球之路,在经过长达4天的飞行,于7月20日抵达月球轨道。之后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通过鹰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月球的静海基地,科林斯则留在绕月的指令舱待命

1969年7月21日,当鹰号登月舱降落约6个半小时后,阿姆斯特朗首先走出登月舱,并在月球表面踩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说到:这虽然是我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接着奥尔德林也走出了登月舱

他们两人在月球表面活动了大约两小时,采集的部分月岩标本以及拍摄了大量照片后,便开始返回地球。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都有一个困惑的地方,那就是我们从地球前往月球必须要依靠强大的运载火箭。而月球并没有发射塔架,宇航员是如何离开月球表面返回地球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要想围绕一个星球做圆周运动,其速度必须要达到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如果想彻底摆脱该星球的引力,则需要第二宇宙速度。

不过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在月球上无需达到11.2千米每秒的速度,只要达到2.4千米每秒就能够摆脱月球的引力。

其实宇航员在返回途中甚至不必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仅环绕的第一宇宙速度即可。

由于登陆在月球的着陆器仅仅是与指令舱分离的登月舱,而登月舱分别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上升级,一个是下降级。

在返回途中宇航员仅需挤进狭小的登月舱上升级,然后点燃上升级发动机与下降级分离,上升级的推力就可以达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后,也就是1.68千米每秒。这样能够很轻松的进入到月球轨道环绕飞行。而下降级就相当于一个发射架,发射完毕后则会留在月球表面

再者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层,属于真空状态,也意味着没有任何阻力。所以宇航员从月球离开时,并不需要和地球一样的发射塔架。

接下来当上升级进入到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会控制上升级与等待多时的绕月飞行的指令舱进行对接,然后宇航员们放弃上升级再乘坐指令舱点火推进,从而返回到地球。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