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喝水看似简单,但选择合适的饮用水类型对健康和生活习惯都有影响。纯净水、矿泉水和天然水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以下是这三种水的详细解析:
"1. 纯净水 (Purified Water)"
"定义:" 纯净水是指通过蒸馏、反渗透、离子交换、超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矿物质、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等几乎所有溶解和悬浮物质后得到的饮用水。其水质非常纯净。
"优点:"
"纯净度高:" 几乎不含任何杂质和矿物质,适合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情况,如某些医疗设备、婴幼儿配方奶粉冲调、特定敏感人群。
"不易结垢:" 因为矿物质含量极低,用于家电(如饮水机、咖啡机)不易结水垢,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口感:" 对于喜欢“纯粹”水味的人来说,可能觉得口感更“干净”。
"缺点:"
"缺乏矿物质:" 过度去除矿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身体无法从水中获取必需的矿物质(如钙、镁、钾等),虽然通过食物可以补充,但饮水也是途径之一。
"可能影响口感:" 由于缺乏矿物质,有些人会觉得纯净水口感“平淡”、“寡淡”。
"适合人群:" 对水质纯净度要求高
相关内容:
周末推购物车路过饮料区,你是不是也盯着货架上的瓶装水发过呆?
明明都写着“水”,却有“天然矿泉水”“矿物质水”“苏打水”好几种,到底哪种才是真的“天然”?
其实不用翻成分表到眼酸,学会看标签上的3个“关键密码”,10秒就能分清正宗货。
核心密码:认准GB8537
01
所有宣称“天然矿泉水”的瓶装水,都藏着一个“强制身份证”——GB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不管标签上写“来自深山”还是“富含矿物质”,没有这个标准,再贵的水也不是正宗货。
划重点:符合GB8537的水,有3个“硬门槛”,标签会悄悄告诉你:
水源得“够本土”:要么是地下自然冒出来的泉水,要么是钻深井采的深层水,必须在水源地直接灌瓶——不可能把水运到几百公里外装瓶;
矿物质得“够天然”:水里得有锂、锶、偏硅酸中的至少一种,而且含量要达标(比如锶≥0.20mg/L、偏硅酸≥25.0mg/L),不是人工撒进去的;
配料表得“够简单”:只能写“天然矿泉水”,最多加个“二氧化碳”(比如带气的气泡水)——要是看到“硫酸镁”“氯化钾”,那是矿物质水,不是天然矿泉水。
细节密码:看水源地和成分表
02
正宗的天然矿泉水,标签会“主动交底”,这两个细节能帮你再把一道关。
水源地要“说真名”
第一,水源地要“说真名”:比如“长白山靖宇矿泉城”“五大连池火山群”,不会模糊写“取自优质水源”——越具体的地名,越说明水的来源没猫腻;
成分表要“写清楚”
第二,成分表要“写清楚”:得标达标矿物质(比如“偏硅酸≥25.0mg/L”),还得写溶解性总固体(TDS)和K+、Na+这些离子的含量范围;如果氟超过1.0mg/L,必须标“含氟”——方便有龋齿风险的人避开。
避坑密码:理清3个常见疑问
03
逛超市时遇到的“概念坑”,其实标签早给出答案:
01
矿物质水=天然矿泉水?
错!矿物质水是纯净水加人工矿物质,配料表有“硫酸镁”,没有GB8537认证;
02
苏打水是矿泉水?
不一定!天然苏打水(含碳酸氢钠的天然水)符合GB8537,但调味苏打水是加了甜味剂的“人工水”;
03
没GB8537的是天然矿泉水?
绝对不是!GB8537是强制标准,没有这个标识,再宣传“天然”也是假的。
总结
挑天然矿泉水就按“一标二看三避坑”——先找GB8537,再看水源地和成分表,避开矿物质水、调味苏打水!
下次逛超市,拿起一瓶水先扫标签,这3个密码帮你10秒辨真假,再也不用对着货架犯愁啦!
知识多一点:
那我们日常饮水,
应该选择哪种水呢?
以健康的角度来说,水中天然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宝贵的营养和健康资源,因此水并非越“纯净”越好,应尽量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天然元素,并去除有害成分。
科学研究显示,水中适量的钙、镁对于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尽管水所提供的镁只占到人体需要量的2%-4%,但对于那些轻度缺镁的人,如因为高血压、心脏病等服用利尿药物而导致镁过度排泄的人来说,通过饮水来补充镁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与食物中的镁相比,水中溶解性离子状态的镁更易被人体吸收。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长期饮用不含矿物质的水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机体对有益矿物质的低吸收甚至零吸收。
因此纯净水不宜作为单一的日常饮水长期饮用,可以偶尔喝或者和其他类型的饮用水交替饮用。
虽然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泡茶时,其不含“杂质”的特征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常言道“水为茶之母”,好茶需要适宜的水冲泡才能相得益彰。科学研究表明,水中矿物质含量、pH、电导率等是影响茶品质的主要因素。较高的pH值会使茶水颜色变深;矿物质容易与茶叶中的某些滋味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茶的颜色和味道。纯净水的pH较低、矿物质含量最少,用来泡茶时汤色明亮、香味纯正,最能体现出各种茶的本味。
那么矿物质含量越高,就对人体健康越有益吗?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能对某些慢性疾病,如消化道疾病等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矿物质含量过高的水并非人人皆宜,某些情况下“过犹不及”,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如有研究认为,婴幼儿肾脏发育不成熟,如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
儿童和肾功能衰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高龄老人等)应避免长期单一饮用含锶过高的水,因为在低钙摄入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这类人群骨骼健康的风险。
其实除了包装饮用水,普通人最健康经济的日常饮用水就是煮沸的自来水,也就是白开水。自来水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饮用水,它取自地表或地下的天然水源,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输送到千家万户。
我国对自来水水质有着严格的要求,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自来水是安全可靠的。
经过处理后的自来水去除了部分对人体有害的部分,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不过由于市政管线距离比较长,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建议大家烧开后饮用。
自来水经过煮沸,既可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又能有效去除余氯、卤代甲烷等易挥发的物质。喝白开水是我们中国人世代流传的好习惯。白开水价格低廉、制取简单、方便快捷,是满足人体健康、最经济实用的首选饮用水。
除了喝对水,足量饮水也很重要,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建议在1500-1700毫升。喝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只有养成科学的饮水习惯,才能共享健康生活,生命之源才能真正滋润到我们每个人。
来源:光明网综合自疾控U健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来源:光明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