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准确,需要澄清一下。
微信和QQ本身从未被完全封禁过,它们一直是国内最主要的即时通讯工具。
但是,你提到的“被封禁3年的功能”很可能指的是它们过去曾受到严格限制的"国际版服务":
1. "微信国际版 (WeChat Uplink / Weixin)":
这个版本主要面向海外用户,允许添加国际好友、使用国际账号等。
在2013年至2014年间,微信国际版确实曾被腾讯"暂停服务",主要原因据信是配合管理部门要求,限制其连接境外服务器,以符合国内互联网管理的相关规定。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功能上的“封禁”或“暂停”,持续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而非3年。暂停服务后,腾讯推出了新的国际版微信(WeChat Uplink),但功能上更接近国内版,国际版(Weixin)的独立服务模式基本停止。
2. "QQ国际版 (QQ International)":
QQ国际版也曾在不同时期存在,但同样受到严格限制,用户增长缓慢,后来腾讯似乎更侧重于QQ的国内版本服务。
"总结来说:"
"微信和QQ的整体服务从未被封禁。"
"微信曾暂停其“国际版”服务的特定模式(约一年多),但这并非完全封禁,且其主要国内服务一直正常运营。" 如果是指
相关内容:
哈喽黑粉们,欢迎来到黑马公社
前段时间,有iPhone的小伙伴说,微信灰度测试带来了CallKit功能。
打开设置——新消息通知,如果出现「语音通话用系统电话接听」的选项,那么你就是被微信选中的天之骄子。

我呢?看到以下图片,显然我不是被选中的天之骄子。

但没关系,因为除了微信,隔壁的QQ,现在也在测试CallKit,不过也是灰度测试。

当黑马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QQ的时候,黑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从来不是天之骄子。
在微信那里不是,在QQ那里也不是。心情从一开始的期待变成了现在的失望。
说了这么多,CallKit到底是什么?
老实说,这不是个新鲜玩意,在2016年,苹果正式发布iOS 10的时候,就正式带来了CallKit,但这个功能却可能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使用习惯。

因为这个功能,可以让微信和QQ的语音通话直接接入系统通话中。换而言之,当微信或者QQ接听到语音通话时,和普通的来电一样,调用系统的来电通话界面,直接全屏显示。
而且所有的微信、QQ语音通话,都可以出现在系统通话记录中。

在这之前,iPhone是怎样接听微信和QQ来电的?
是一个普通的横幅通知,你需要点进App才能接听通话。

明明是一个通话请求,却不能弹出一个接电话的按钮,很离谱。
而安卓这边,虽然能够调用后台弹出、锁屏显示等权限,但也没有和系统打通通话,所有的通话都要在微信和QQ中进行。

因此遇到急事的时候,一般也不会通过微信或者QQ语音通话,而是直接拨打手机号码。
至少漏接的概率比起网络电话来说,低很多。
但如果CallKit一旦普及,苹果开放CallKit接口,那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迎刃而解?直接调用系统通话界面,这不比直接在App里接听强?
这么好用的功能,苹果为什么会取消?
2018年的时候,苹果向开发者发起了一则通知:应工信部的要求,所有中国区App内都不能支持CallKit功能。对于那些支持CallKit功能的App,已上架需立即删除相关功能,还未上架的将不会通过审核。

至于工信部为什么作出此要求?
个中原因不辩自明。但现在为什么微信和QQ又在灰度测试CallKit?
问题的答案也不复杂,因为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早在2016年上半年的时候,三大运营商的流量收入首次超过了语音收入。
(图自:好奇心日报)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语音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大幅下滑,并且没有丝毫逆转的倾向。
语音作为运营商曾经最基础的通讯业务,现在已经逐渐边缘化。
此时此景,CallKit的重新回归也就不足为奇。曾经的短信,被微信等社交App击溃,现在轮到了语音通话。
运营商不习惯?没关系,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往后也会习惯的。
遗憾的是,安卓这边,并没有像苹果CallKit这样可以直接调用系统通话界面的接口。
用户占比最多的安卓用户,无法像iPhone用户那样,对运营商的语音通话,予以最猛烈的进攻。
日后,如果iPhone有此功能,望安卓这边可以尽快跟进解决。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