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知道。在很多视频播放软件或设备上,都有一个选项叫做“观看后不保存”或类似的设置。当你选择这个选项时,视频在播放完毕后就不会占用设备的存储空间了。这样可以节省存储空间,但同时也意味着你需要在观看时保持网络连接,以便重新加载视频。
相关内容:
手机突然变卡,内存被吃光,关掉视频APP的“自动缓存”开关后,立刻流畅起来。把这个设置关了,能马上释放好几百兆到好几个G的空间,还能省点电、少留观看痕迹——这事儿很多人没注意到。

这话一点不夸张。很多视频APP为了保证你看得顺手,会提前把下一段、下一集的文件悄悄下到手机里,这叫预缓存。你打开看了两分钟就关了,缓存还在。日积月累,短视频几十兆一条,电视剧一集几百兆,不知不觉就把几个G拿走了。有人清理缓存时竟然发现单个APP占了1334兆,清了之后手机立刻感觉轻飘飘,不卡了,省电也明显。
要解决很简单,动手关掉自动缓存。找法也不复杂:进你常用的短视频或长视频APP,点“我”或个人中心,再看右上角菜单找到“设置”。在设置里找“通用”“缓存设置”或者“播放与下载”之类的选项,把“自动缓存视频”“自动缓存”关掉就行。短视频想保留的,点下载;电视剧电影想离线观看,就手动缓存一集或一部。顺便把“记录观看历史”也关了,既减少痕迹又能少留缓存残余。安卓和iPhone上操作路径不完全一样,但大同小异,都能在APP里搞定,不需要第三方软件。
系统层面的清理也要会用。安卓手机一般在“设置—存储”里能看到每个APP占用的空间,可以直接清理缓存;iPhone在“设置—通用—iPhone存储空间”查看并卸载不常用的APP或清理缓存。很多APP里还有“一键清理缓存”功能,点一下就把临时文件砍掉。注意,关掉自动缓存并不等于永远不产生缓存,APP运行时还是会产生临时文件,得定期清理才稳妥。
有个常见误区:卸载APP就能把缓存都清掉。别这么想,卸载后系统还有可能保留一些数据,或者和云端有关联记录。要真干净,还是在APP设置里清理缓存,或者在系统存储管理里把残留文件清掉。再提醒一句:如果你在地铁、飞机这种没网的环境常看视频,那自动缓存或离线下载还是有用处的。关键是用完记得删,或者只在确有需求时打开这个功能,别让它长期吃空间。
再说个不太明显的事儿,缓存还会多耗电。因为后台不停下载,网络模块一直工作。华为实验室的测试显示,有些APP看一小时视频的耗电,比别的APP高出1.5到2倍。这就是说,频繁缓存不仅占空间,还让电池更快掉电。还有隐私问题:缓存里可能保存你看过的内容,别人动手机翻一翻就能看到你的观看偏好,存在泄露风险。把“记录观看历史”关掉就是对付这类问题的一个简单办法。
具体到短视频和长视频,路径差不多但措辞有细微不同。短视频APP里一般叫“自动缓存视频”“只在WiFi下缓存”,勾选“仅WiFi缓存”可以避免用移动流量偷偷下载一堆内容,流量紧张的人特别适合。长视频平台像腾讯视频、爱奇艺这类,找“播放与下载”或“缓存设置”,能设置默认缓存清晰度、缓存位置和自动缓存选项。想留的剧,手动用离线下载;不想留的,别让它自己跑进去。
再补充几个小技巧,日常用得着。平时把APP里的缓存清理做成例行事,比如每周检查一次;遇到手机提示存储不足,先看看哪些APP占用了大头,再按需清理。手机里有不常用但占空间的APP,可以选择“卸载但保留数据”(iPhone叫卸载APP),这样下次需要时软件和数据还能回来,但临时缓存被卸掉。还有就是把不常用的下载内容删掉,别当“数字垃圾”堆在那儿。
用词更接地气一点:这事儿就是把手机当屋子整理。地上不及时扫,越堆越多。缓存也是一样,不管是怕麻烦还是忘了,时间一长就成堆。关掉自动缓存就像把门关严了,不让外头的东西随便进来;手动下载则是你人进屋——想走的时候记得送走他们,不然房间永远都是满的。
最后再交代两步稳妥操作,按着做能立刻见效。进APP关自动缓存、关历史记录;系统里查存储,清理占用高的缓存;定期做一次“一键清理”。只要习惯成自然,手机会变轻,电更耐用,隐私也少点曝光。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