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微信“隐形”扣费!两大开关速关闭,先自查你的账户

微信悄悄扣费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我们可以通过关闭一些不必要的功能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可以关闭的开关:
1. 自动播放开关:在微信中,有些视频和音频可能会自动播放,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流量消耗和扣费。我们可以在微信的设置中关闭自动播放功能。
2. 位置信息开关:在微信中,有些应用和服务可能会请求访问我们的位置信息。如果不需要这些功能,我们可以关闭这些应用和服务的位置信息访问权限。
除了关闭这些开关,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1. 定期检查账单:我们可以定期查看微信的账单,以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如果发现有不必要的扣费,可以及时联系微信客服进行投诉和退款。
2. 设置支付密码:为了防止他人恶意使用我们的微信支付功能,我们可以设置支付密码。这样,在进行支付操作时,需要输入密码才能完成支付。
3. 注意链接和二维码:在微信中,有些链接和二维码可能会带有病毒或恶意软件。在点击或扫描这些链接和二维码之前,我们需要仔细确认其安全性。
总之,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我们需要注意微信悄悄扣费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相关内容:

最近翻后台留言,好多人说翻微信账单时吓一跳:每月总有几笔十几、几十块的扣款,不是自己主动花的,问了客服才知道,是之前开通的自动扣费在“默默干活”。有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光是“不知情自动扣费”的投诉量,近半年就涨了20%,不少人都是被扣了三五个月才发现。

其实这事儿不怪微信,主要是咱们平时开通服务时没注意细节,加上两个关键设置没关,才让钱“悄悄溜走”。今天就把怎么查、怎么关、被扣了钱怎么要回来,全用大白话讲清楚,看完花两分钟操作,以后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先得弄明白,微信里的“悄悄扣费”主要来自俩地方:一个是APP自动续费,另一个是免密支付授权。这俩功能本身是为了方便,比如视频会员自动续期不用手动操作,坐公交扫码不用输密码,但要是开通后忘了管,就容易成“漏钱的窟窿”。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扣费不是得本人同意才能开通吗?确实是,但很多时候咱们容易“被动同意”。比如开通会员时,页面默认勾选“自动续费”,字还特别小;或者用小程序买东西时,弹出“开通免密支付享优惠”,一点确认就授权了。微信支付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受理的相关投诉里,67%都和没及时关闭这些授权有关。

重点来了,不管你有没有发现被扣钱,现在就跟着步骤查这俩地方,几分钟就能搞定。

第一个要查的是自动续费/扣费服务,这是最容易藏“暗扣”的地方。操作步骤特别简单:打开微信,点底部“我”→“服务”→“钱包”,再点“支付设置”,里面有个“扣费服务”(有的版本叫“自动扣费”),点进去就能看到所有你签约过的自动扣款项目,每个项目都标着签约时间和扣款频率。

这里面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啥?就是那些“短期试用”的服务,比如某视频平台7天会员、某云存储15天体验,试用时让你填微信授权,其实藏着“到期自动续费”的条款。还有些工具类APP,比如图片处理、文档转换的,开通一次会员后,默认每月续扣,不用了也不提醒。

查着之后该咋处理?常用的比如手机话费自动充值,留着没问题;但那些半年没打开过的APP、早忘了的试用服务,直接点进去选“关闭服务”,确认一下就停了。关的时候注意看有没有“剩余权益”,比如有的会员关了自动续费,当月的权益还能继续用,不影响使用。

第二个要查的是免密支付授权,这玩意儿分两种:一种是小额免密,单笔500块以内不用输密码直接付;另一种是协议免密,就是和特定商家签了约,比如外卖平台、共享单车,不用输密码就能扣款。

查的方法和刚才差不多,在“支付设置”里点“免密支付”,就能看到所有授权的商家和场景。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类:一类是很久不用的小程序,比如之前买演唱会门票的、租充电宝的,授权没取消可能有风险;另一类是“第三方代扣”,比如某些理财APP、游戏平台,要是授权了,后续消费可能直接扣款。

关闭的原则是“不用就关”。像公交地铁的免密支付,平时常用可以留着;但那些只用过一次的商家、记不清的小程序,果断点“解除授权”。要是担心小额免密有风险,还能在设置里调限额,比如把500块改成100块,超过这个数就得输密码,更安全。

可能有人已经发现被扣钱了,别着急,只要不是自己主动消费的,大部分都能追回来。但得按步骤来,乱找可没用。

第一步先核实情况。打开微信“支付”→“账单”,找到不明扣款,点进去看“交易说明”,上面会写清楚是哪个商家扣的、扣的是什么费用。先想一下是不是自己之前开通了服务忘了关,还是确实没授权过,别上来就投诉,避免白费功夫。

第二步分情况处理。如果是自动续费扣的,而且你确实不用这个服务了,直接联系商家客服,说“取消自动续费并申请退款”。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要是没明确提醒自动续费条款,就得退钱。要是商家拒绝,就找微信客服介入,在“支付账单”里点“对此订单有疑问”,上传截图说明情况,微信会协调处理。

如果怀疑是无故扣费或者诈骗,比如从来没用过的商家扣款,先点账单里的“冻结支付”,防止再被扣钱,然后马上联系微信安全中心,同时保留好账单截图、聊天记录这些证据。金额大的话直接报警,拿着报警回执找微信客服,能更快处理。

第三步是兜底维权。要是和商家、微信沟通后问题没解决,就找监管部门。可以打12315投诉到消费者协会,或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小程序提交投诉,把情况写清楚,附上证据,监管部门会督促解决。

除了关这俩开关,还有几个细节能帮你守住钱包,建议大家都设置一下。

首先是开“扣费提醒”。在微信“支付设置”里找“消息通知”,把“扣费服务通知”打开,以后不管是自动续费还是免密支付,扣钱前会发微信提醒,能及时发现问题。

然后是设“支付安全锁”。在“钱包”里点“安全保障”,选“安全锁”,可以设成指纹或者手势密码,每次进钱包、用支付功能都得验证,就算手机丢了,别人也没法乱扣费。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定期核查。建议每月翻一次微信账单,每周查一次“扣费服务”和“免密支付”列表,特别是节假日前后,很多商家会推短期优惠,容易不小心开通授权,及时清理更省心。

最后得说句公道话,自动扣费和免密支付本身是好功能,能省不少事,关键是咱们得“管好”它们,而不是一棍子打死。现在微信的监管已经越来越严了,2025年还更新了扣费公示功能,所有授权都得用户手动确认,不会再出现“偷偷开通”的情况。

说到底,钱是自己的,多上点心总没错。花两分钟把这俩开关查一遍、关一遍,再设好提醒,以后就不用再为“不明扣费”糟心了。要是家里有老人用微信,也可以帮他们检查一下,老人眼神不好,更容易忽略这些设置。

现在就打开微信操作吧,别等下个月账单出来又心疼。要是查到被扣钱了,按我说的步骤去要,基本都能解决。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家人朋友,让大家都把钱包守好,这才是真的省钱小技巧。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