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彼(Audemars Piguet)的RD5机芯确实被誉为“封神”之作,这主要得益于其多项创新和卓越的性能。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因,解释为什么RD5被认为是制表规则的改写者:
1. "结构创新":RD5机芯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结构设计,这使得它在保持精巧的同时,能够实现高水平的性能和可靠性。这种创新的结构不仅展示了制表工艺的精湛,也为后续的制表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2. "顶级人体工学":RD5机芯在人体工学方面的设计堪称顶级。这意味着它在内部组件的布局和运作方式上,达到了极高的效率和舒适度,这不仅提升了机芯的性能,也使得手表的外观更加优雅和流畅。
3. "改写制表规则":RD5机芯在多个方面改写了制表规则,包括但不限于:
- "自动上链":RD5机芯拥有长达72小时的自动上链功能,这在当时是相当出色的性能。
- "功率储备":它提供了强大的功率储备,确保手表在长时间内都能保持准确的运行。
- "调校精度":RD5机芯的调校精度非常高,这使得手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极高的准确性。
- "耐用性":其设计和制造工艺保证了机芯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4. "技术创新":RD5机芯在技术创新方面也
相关内容:
表径39毫米、厚度仅8.1毫米——你敢信这是一块自动上链、浮动式陀飞轮与计时功能于一身的复杂腕表吗?各位没看错,爱彼就用两项技术成果,全新计时结构“齿条归零”与“垂直离合”,不仅将新表尺寸做到了极致紧凑,还实现了智能手机般轻触即启动的计时丝滑操作手感。再加上创新材质的运用,腕表的人体工学直接拉满,佩戴感受更是前所未有!
这就是全球限量150枚的Royal Oak皇家橡树系列“Jumbo”自动上链浮动式陀飞轮超薄计时码表RD#5,纯粹是爱彼展示制表实力的炫技之作!

丝毫不夸张的说,RD#5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计时表的构造,空前绝后。前段时间腕表之家刚好有机会拍到这款全球瞩目的新作,下面就借着实拍图,给表友们做详细介绍,看看爱彼在复杂功能上的技术革新,到底有多惊艳!
什么是RD计划?
在深入介绍RD#5之前,我想让大家更直观感受到爱彼的硬核制表实力,还是得先好好说说爱彼的“RD计划”。

“RD”是Research(研究)和Development(开发)的缩写,该计划专门针对复杂腕表的革新构造做探索研究与开发,也是目前腕表领域最高精尖的特殊研发项目之一。而且RD计划的核心主导者,都是爱彼的顶尖复杂功能制表大师——比如爱彼制表设计总监、同时也是APRP高级机芯厂负责人的Giulio Papi,以及爱彼全球工业官Lucas Raggi。所以只要是名字里带“RD”的表款,就等于贴上了“爱彼制表技术天花板”的标签。

RD#1超级三问腕表
截至目前,RD系列一共推出了五款腕表,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堪称复杂功能演进史上的重要突破。比如2015年,RD计划的开山之作RD#1超级报时三问腕表,创新性地给报时功能加入了全新结构和共振技术,不仅让报时问表的音量更大、音质更好,更直接引领了现代报时问表的技术研究方向。

RD#2超薄万年历腕表
2018年,爱彼用RD#2超薄万年历再秀制表实力。通过优化机芯结构,比如把传统程序轮从多层革新为单层,直接把自动万年历机芯厚度“压缩”到了惊人的2.89毫米,整表厚度6.3毫米。这一突破,将传统万年历腕表的厚度“砍半”,也顺理成章成了当时世界上最薄的自动上弦万年历腕表。

RD#3超薄陀飞轮
到了2019年,爱彼紧接着推出RD#3超薄浮动式陀飞轮腕表。它凭借革命性的摆陀与陀飞轮结构,成功减薄了整表厚度,直接在经典传奇Jumbo表壳里做出8.1毫米的表厚,3.4毫米的机芯厚度,刷新行业对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薄”的想象。


CODE 11.59系列Universelle超卓复杂功能RD#4腕表
2024年,RD系列的集大成之作——RD#4超卓复杂腕表震撼问世,其整合能力堪称惊艳。哪怕融合了逾40种功能,像大小自鸣、万年历、陀飞轮,还有从 RD#1 延续来的三问报时共振技术,更是把自动陀和追针计时结构完美结合,最终仍把尺寸控制在了42毫米表径、15.5毫米表厚。这尺寸放在这么多复杂功能的表上,简直逆天。
回顾爱彼RD计划的每一枚腕表,都让爱彼一次次实现了技术突破甚至拿下不少行业首创。

如今到了2025年,恰逢爱彼品牌诞生150周年,RD#5应势而来!它的技术核心就是对计时功能做了重大革新,用前所未有的计时构造,让这款表在同时拥有自动上弦、陀飞轮、计时功能的前提下,还能做到适合日常佩戴的紧凑尺寸、超薄厚度,以及极致的计时操作手感,彻底实现了复杂功能与佩戴实用性完美平衡。
计时结构,前所未见

RD#5,我们直接用最终成果来看爱彼制表技术到底有多厉害!同样是在经典的皇家橡树Jumbo经典设计的表径39毫米、厚度仅8.1毫米超薄表壳中,搭载全新Calibre 8100机芯,总直径31.4毫米(14法分),总厚度也就4毫米,还可提供最少72小时的动储。

这一尺寸是什么概念?它比市面上绝大多数常规的两针、三针腕表都要更薄、更精巧。实际上RD#5和爱彼皇家橡树系列最经典、最原汁原味的两针款JUMBO 16202,尺寸完全对得上——16202也是39毫米,8.1毫米厚。二者在尺寸上如出一辙,而这竟是一枚陀飞轮飞返计时码表,足以见得技术有多惊人。

RD#5可实打实的是块陀飞轮计时表,市面上普通的自动上链计时表,如果想把厚度压到10毫米以内,都难度不小,更别说爱彼竟还炫技似的特意给它加了浮动式陀飞轮。为此,品牌专门研发了两种全新的计时构造,才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

第一种全新计时构造,是3套分别对应不同计时指针的齿条归零结构。爱彼做这个归零机构时,是从逆跳指示结构里获得的灵感,就用这种类似于逆跳结构中的全新计时齿条,替代了以往传统计时表用的心形凸轮。


表友们如果对腕表机芯结构熟,其实就能从表背一眼看出跟常规计时机芯的差别,全新的齿条归零是真的很特殊。

爱彼RD#5齿条归零结构
注解出自炎弹平
传统计时表,通过心形凸轮结构来让计时指针归零,但心形凸轮多年来有一个小问题存在,就是按归零按钮的时候,归零锤杠杆得用点劲,才能推动桃心形状的凸轮。而心形凸轮是不规则造型,想要让它复位、带动计时指针归零,就得花更大的力,所以在按压传统计时表的归零键时,往往需要很大力气。

为解决这一人体工学需求,爱彼创新研发这套滑齿齿条,显著优化了计时表的归零手感,那它具体怎么运转的呢?看上面的动图:计时一启动,对应计时秒针的齿条就一直往前运转,等计时满1分钟,齿条到了末端会直接踏空,自动跳回到起始位置,然后接着重复这1分钟的“往前—踏空—回起始位”的不停运转。与此同时,对应计时分针的齿条也会跟着往前联动一下,循环不停,直到按停计时按钮,再按归零键,齿条滑动计时齿轮,秒针归零。

爱彼特别提供了一组计时按钮按压力度的数据作为对比:大多数计时码表的按钮,想要按动按钮一毫米,需使用约1.5公斤的力。各位表友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少计时表,肯定也见过计时手感特别硬的,必须使劲攥着手指才能摁下去,那种费劲的感觉大家都懂。

而爱彼想要达到的手感目标是让计时按钮操作力度,比普通计时表小10到25倍,同时连按下按钮的行程都做得更短。最终RD#5做到了按动约0.3毫米的按钮行程,只需要300克的力就能轻松启动。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爱彼还举了个最容易被感知的例子,RD计划的制表师们,直接以智能手机的按键手感当模板。各位现在就能拿起手机试试,按一下侧边的按键,手感真的跟RD#5的计时按钮几乎没差别。

为了强调突出这种别出心裁的轻盈手感,爱彼还把RD#5的计时按钮设计得又轻又小,造型都跟智能手机的按键很像,还悄悄藏在了表壳侧边,不突兀,隐藏起来让表壳设计整体性更强,又好用。


此外,爱彼还在RD#5的表冠上藏了一个“换档按钮”,专门负责切换上链和调时 。这种功能选择器按钮,也是爱彼的经典设计之一,不少皇家橡树概念型都有,而且爱彼APRP机芯厂给RM做的高端复杂款也都有类似配置。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省事,不用再像普通腕表那样,反复拔出表冠,调节或上链,再做出推入表冠的动作,操作起来更顺手,无论是计时按钮,还是表冠功能选择,RD#5完全是把实用性拉满。



用齿条结构做全新的计时归零,可不只手感轻这一个优点。爱彼对传统复杂功能的技术升级演进,一直有个思路就是来优化结构,比如把原本的多层结构升级成单层。就像这滑动齿条,肯定比传统计时表的心形凸轮、不规则凸轮叠起来的多层结构,再加上一个归零锤推杆要薄,这也是RD#5能做到惊人的8.1表厚关键原因之一。

而第二种全新计时构造,是新型垂直离合。计时表中常见的离合结构,基本上就三种,水平离合、垂直离合还有一个摆动齿轮,但摆动齿轮实际上跟水平离合有点类似,我们只说前面两种。

水平离合,从演示动图里能看得很清楚,按一下计时按钮,离合轮就推过去了,将走时跟计时的两个齿轮,通过齿牙互相啮合。而不需要计时的时候,再按下停止跟归零,这一步是离,离合轮回到原位,一推一退,一离一合,这就是水平离合最基础的运行模式。

再说说垂直离合,它的原理其实跟汽车上用的离合器很像,传统计时表里的垂直离合结构,依靠离合里小爪子释放摩擦片,上下垂直移动,让计时轮系跟走时轮系进行结合、分离。
两种离合结构各有优劣。水平离合能做成单层结构,让计时表更薄,但它需要离合杠杆来推动离合轮,会占用更多空间,而且做好水平离合特别考验制表实力,如果工艺不到位,齿轮啮合时容易出现“尖搓尖”的情况,直接导致计时指针抖动。垂直离合就是为了解决计时指针抖动的问题诞生的,它占用的空间相对小,但往往需要多层结构堆叠,从而增加机芯厚度。

爱彼新型垂直离合
注解出自炎弹平
而爱彼的新型垂直离合则是取这两种常见离合之所长。先看它的造型,其实更像水平离合,是靠齿轮间的啮合来衔接走时轮系与计时轮系,结构清晰。机芯底部的陀飞轮,本质上相当于秒轮,就是走时轮系,中间是计时秒轮,旁边则是离合轮,负责在两者之间完成“合”与“离”的连接动作。

但它还真不是水平离合,实际是离合齿轮会以垂直上下的方式运转。按动计时按钮,离合齿轮下沉,连接计时与走时轮系,停止计时,离合轮上升,分离轮系,这就跟传统印象中靠摩擦片分层的垂直离合,全然不一样。但它靠齿轮直接啮合的特点,反倒又跟水平离合很像。
最终新型垂直离合,无需像传统垂直离合做多层堆叠,所以明显更薄,也不像水平离合的单层水平结构,需要占用更多空间。爱彼用最少的核心零件,把传统计时离合的关键问题全然解决,做到了空间占地小、整体厚度薄的双重效果,能在39毫米表径、8.1毫米厚度的表壳里同时容纳陀飞轮和计时功能。

另外,为了避免齿轮碰撞、啮合不佳导致的计时秒针抖动,爱彼还特意设计了一个特殊的齿轮倾斜角度。这个角度能让齿轮之间更顺畅地滑入、更贴合地接触,从根本上杜绝了计时秒针抖动的情况。


爱彼计时瞬跳狼牙齿轮注解
出自炎弹平
除了两个全新计时结构,RD#5从齿条归零这各位还可以清晰齿轮的形状,这就是负责瞬跳计时指针的狼牙齿轮。

爱彼RD#5计时部分构造注解
出自炎弹平
有了它,RD#5的计时秒针,计时满一分钟时,分钟的计时指针就能瞬间跳转,而不是缓慢划过。这种瞬跳配置在计时表上实际是非常稀缺的,只有在最顶尖的高端计时表上才会出现,而且齿条归零+瞬跳这套计时组合,包括爱彼也将指针和计时齿轮等部件均用上了更轻盈的钛金属打造,所以就将计时功能所需能耗降至更低,这些都是RD#5尖端技术的有力体现。
加上陀飞轮还能这么薄?
这项技术源自RD#3!

计时部分介绍完,紧接着看RD#5另一个亮点——位于盘面6点钟位置的陀飞轮。这可不是普通陀飞轮,爱彼采用的是之前RD#3的外缘式陀飞轮。

爱彼CODE 11.59系列所采用的传统浮动式陀飞轮
它和常见的宝玑式陀飞轮、普通飞行陀飞轮都不一样,我们认为叫外缘式陀飞轮更准确。其实陀飞轮想做薄,特别难,因为受结构限制太大:常规陀飞轮是靠三轮驱动下方的四轮轴,再加上陀飞轮笼架,这套组合下来,想减薄简直是难上加难。但这难题,还是没难住爱彼的技术团队。

RD#3的外缘式陀飞轮拆解图
当年爱彼开发RD#3时就想到了:既然常规陀飞轮的三轮驱动四轮轴构造,厚度是硬伤,那不如直接把四轮轴取消,替换为新的动力传输方式。于是在取消了四轮轴后,爱彼改用和自动陀原理一样的滚珠轴承,让三轮直接驱动陀飞轮钛金属笼架外围的齿轮环,如此即可控制厚度。不仅如此,爱彼还把微调砝码直接埋进了摆轮里,又给陀飞轮的厚度“削”了一层才做出这么轻薄的陀飞轮结构。

可以看到RD#5机芯的外缘式陀飞轮底部滚珠轴承结构与自动陀相仿
而且爱彼现在已经能把边缘式陀飞轮稳稳装在RD#5上了,我甚至觉得以他们现在的技术能力,想给哪款表用,就能给哪款用。比如RD#3、RD#5同款的外缘式陀飞轮已经运用在CODE 11.59系列上了。RD计划推出的高精尖技术,不管是给复杂功能表做升级换代,还是优化体验,爱彼是真的会把它们往下放、做普及。

Code 11.59系列最新宝石盘腕表采用外缘式陀飞轮
这和很多品牌形成了鲜明对比,做高端机芯研究项目的品牌不少,但往往研究完就搁置了,只此一款,要么怕成本太高,要么考虑技术还不成熟,根本不会推进普及。而爱彼就愿意把顶级技术落地到更多表款上,这也是RD计划的重要目的之一。
RD#5,内外兼修

左:8100机芯多边形夹板
右:杰罗•尊达初代皇家橡树设计手稿
看完RD#5机芯性能上的技术演进后,再将目光转到机芯的外观和整体布局设计上。这款全新的8100机芯,除了刚才说的滑齿归零结构与众不同,还有个设计让我印象深刻:环形布局的机芯中间有一块八角形夹板——皇家橡树的八角形表圈这种经典设计元素,竟在机芯中也有体现。

左:RD#5全新8100机芯
右:皇家橡树15202ST搭载2121机芯
爱彼制表设计总监Papi在采访里也提到,8100机芯的环形布局,在视觉上其实是对经典的2121机芯的致敬。2121机芯就带有环形的轨道式自动陀,所以它的机芯板路整体也是这种圆形、环形的布局,8100机芯则是将这份经典设计给延续下来了。

其实很多钟表藏家偏爱手动计时机芯,一大原因就是没有全幅自动陀遮挡,也没有珍珠陀占空间,往往能看到更有立体美感、层峦叠嶂的机芯板路。而8100作为自动陀飞轮计时机芯就完全不用有这个顾虑,它延续了经典设计,采用一枚专门开发的铂金外缘式摆陀,也就是轨道陀,既能帮机芯进一步缩减厚度,保证72小时动力的上链效率,还不会遮挡机芯的精湛润饰细节,让所有工艺与镂空设计都能完整展露出来。
从手工倒角处理的计时桥板、锐利的内角,还有缎面打磨装饰上看,哪怕8100机芯为了做薄,尽量都用了单层结构,但依旧藏不住爱彼经典的“建筑美感”设计,层次感特别丰富,一眼就能看出是爱彼的标志性风格。

而RD#5腕表的外观设计,就是一只最标准的皇家橡树经典造型腕表:表头表链一体式设计,八角形表圈。如果挡住表盘,无论尺寸还是造型,它就是一只JUMBO 16202。而在盘面设计上爱彼也留有惊喜。

在“夜色蓝,云50”盘面,也就是爱彼最经典的蓝色格纹盘面上,花写体AP LOGO特别显眼,能用上这种复古花体字的爱彼,就是不一般的爱彼。

RD#5的盘面布局,也有别于常规计时表。RD#5的两个计时副盘式明显是高于盘面中线的,而传统计时表副盘——无论是双副盘还是三副盘——都是卡在中线附近的。RD#5这种抬升的设计很有辨识度,也形成了独特的盘面节奏。
而这表的特殊性,也延续到了表壳材质使用上,钛金属表壳组块状金属玻璃(BMG)表圈。钛金属就不用多说了,为RD#5提供了轻盈特性。而块状金属玻璃,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会误以为这是玻璃吗?但这种创新材质其实是合金,在快速冷却之后表现出玻璃的部分特性,包括高强度和非晶性,硬度够,也很耐划,所以用在表圈这种爱剐蹭的壳体件上,再合适不过。

爱彼块状金属玻璃因为含了高于百分之五十的钯,所以光泽度有别于常规金属,偏向于铂金、白金的光亮感,跟钛金属拉丝表壳也形成了明暗对比,反倒是点亮了RD#5正面的视觉效果。

得益于表壳上的两种创新材质,包括机芯中大量的钛金属零件,这款表只有88.6克重。常规鸡蛋的重量是50-70克左右,RD#5也就相当于一个多鸡蛋这么轻,所以结合上它的39毫米表径,8.1毫米表厚尺寸,还有豪华运动表的一体式表头跟每节表链链节之间的顺滑衔接过渡,佩戴舒适,我认为目前没有其他腕表品牌能把自动陀飞轮计时腕表表做成这样。

总结:实际上RD#5耗时多年研发,核心始终围绕腕表计时功能做革新,而爱彼的终极目的,始终是聚焦于人体工学体验的升华。

从RD计划五代表款上,也能看出爱彼对于复杂功能演进理念上的转变:最早的RD#1,重点是革新三问报时功能,但到了RD#2到RD#5,思路就变了,所有革新演进都奔着一个目标去,让复杂功能腕表在人体工学上实现颠覆式突破,更直白地说,是让带复杂功能的表,用着更轻松,戴在手上更舒服。
在爱彼看来,复杂从来不是目的,“挑战、突破”才是追求。最终也是想让那些顶级复杂功能腕表,不只是躺在柜子或保险箱里的陈列和藏品,而是能真正日常舒服戴在手上的时计杰作。
正因为这份理念,RD计划的存在,让爱彼和其他腕表品牌形成了明显区别。它既体现了爱彼对腕表复杂功能的独特理解,也是爱彼觉得复杂功能腕表本该有的意义。

RD#5,其实是给RD计划这十年画了个完美句号,它是该计划的最后一款腕表,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但表友们也不用感到可惜,因为爱彼已经明确表明,未来依旧会侧重实用性功能的研发。更重要的是,RD计划里的技术早就开始逐步推广运用了:RD#1的报时共振技术、RD#3的超薄外缘式陀飞轮技术,现在已经大量用在皇家橡树系列和CODE 11.59系列上。而RD#5本身已经突破了技术壁垒,改变了当下计时腕表的格局,成了新的行业标杆。它在计时功能上的这些革新,不管是齿条归零还是新型垂直离合,想必早晚都会慢慢普及开来,引领未来计时腕表的发展方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