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确实在视频中进行过类似的演示,通过修改手机的一些设置来减少或消除APP弹窗广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机品牌和操作系统版本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减少或消除APP弹窗广告的方法:
1. 关闭不必要的通知:在手机的设置中,找到通知管理选项,关闭那些不需要接收通知的APP。这样可以减少弹窗广告的出现。
2. 使用广告拦截器:在手机浏览器中安装广告拦截插件,如AdBlock等。这些插件可以帮助拦截网页中的广告,但可能无法完全消除APP内的弹窗广告。
3. 更新APP和操作系统:保持手机操作系统和APP的更新,有时开发者会修复一些导致弹窗广告出现的问题。
4. 谨慎下载APP:在下载APP时,注意查看权限请求和使用条款,避免下载那些以弹窗广告为主的APP。
5. 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有些第三方应用商店可能会提供去广告的版本,但需要注意这些来源的APP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6. 联系APP开发者:如果某个APP的弹窗广告非常困扰,可以尝试联系开发者反馈问题,看是否能够得到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可能无法完全消除所有APP的弹窗广告,而且在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或修改手机设置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建议谨慎操作,并确保从可靠的来源下载APP。
相关内容:
11 月 16 日消息,日前 ZEALER 创始人王自如在直播里聊起了大家最头疼的 App 广告问题,突然抛出个神操作。

图源:微博截图
他建议大家把手机系统改成英文,尤其是 iPhone,再打开国产 APP 试试,会发现界面干净到像换了个软件。他还举了个特别形象的例子:中文系统下的打车 APP,打开全是优惠券弹窗、拼车推广、增值服务推荐,眼花缭乱。但把系统语言调成英文后,APP 就回归本质了 —— 只让你输入目的地、呼叫车辆,啥乱七八糟的都没有。

图源:雷科技截图
真有这么神奇?
逻辑其实很简单。国产 APP 的商业化体系基本是围绕中文用户建的,广告素材、推广活动大多是中文的,英文系统下相当于没适配,推不动。其次,很多 APP 会把英文系统用户当成海外用户或者非核心受众,广告投放策略会自动降级。说白了,不是 APP 变良心了,而是它们的广告系统“认语言”。
小雷实测了一下,分别在简体中文、英文语言下打开了腾讯视频、淘宝。
结果发现,无论系统设置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腾讯视频开屏都有广告。淘宝倒是有变化,在英文语言下, 连开屏 LOGO 都没出现,一点图标秒进主页。

图源:淘宝截图
说到底,王自如的建议能火,本质是大家被 APP 上的广告逼疯了。就 2025 年这大半年,被吐槽上热搜的广告乱象就没断过。
今年 10 月底到 11 月初,广州的上班族们快被广告逼疯了。是这样的,广州很多通勤族都在用广州地铁 APP。早晚高峰本来就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大家掏手机扫乘车码,就因为翻转手机的动作,立马弹出来淘宝、拼多多的广告。这广告触发灵敏度高得离谱,轻微晃一下就中招。用户们反馈给客服的时候,客服却说: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广告。直到人民网发文痛批“公共服务不能凌驾于商业利益之上”,广州地铁才下架了乘车码页面的广告,但首页的点击广告还在。说白了,就是舍不得每天百万级曝光的广告费。
这是想赚钱想疯了吧。疯了的还有另一个,宝宝巴士 APP。
今年 10 月就有家长爆料,打开宝宝巴士 APP,开屏居然跳出来含成人内容的低俗擦边广告,孩子误点后还自动下载了陌生软件。这可是面向学龄前儿童的软件!家长装它是为了让孩子听儿歌学知识,结果成了低俗广告的传播器。
其实不止这几个软件,咱们常用的工具类、社交类 APP 也没好到哪去。小雷之前用小米手机的时候,打开系统自带的天气 APP 弹外卖广告,甚至连手电筒 APP 都要插弹窗。
毫不夸张地说,广告已经无孔不入了,把“免费软件 = 看广告”当成了理所当然。
该说不说,王自如那个办法是有一些用处,但不多。因为有不少 APP 是依赖 LBS 定位的,比如外卖类、出行类,它们的广告是根据你的地理位置推送的,就算系统是英文,该给你推附近的美食广告还是会照样推。

图源:雷科技截图
小雷认为,用户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设置英文避广告”这种捷径方法,而是厂商们能真正重视用户体验,减少甚至不允许广告的出现。像整治“摇一摇广告”、“无法关闭弹窗”那样,进一步规范广告行为。
最后想问一下大家,你对现在的软件广告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