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到下个月,这样可以!希望下个月能顺利,别再白费功夫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相关内容:
最近留意到个事,公共活动遇上客观状况改时间,告知这事做没做到位,差别真的大。
其实不少人都碰过白跑的糟心情况,说白了这背后就是告知环节的疏失或到位,影响着大家对活动组织方的信任。
上周我妈所在的社区原本要办手工市集,她提前三天就备好了自己缝的布包打算去摆摊。
她平时不太爱刷社区群,总觉得群里消息太杂看不过来。
结果市集前一天居委会只在群里发了条小区临时修主水管,市集延期一周的消息,没给摆摊的住户单独通个气。
第二天一早我妈扛着布包去了小区广场,才发现空无一人。
她站在广场上愣了好一会,才想起给居委会打电话问情况。
挂了电话她嘟囔着,早知道就不用白扛着布包走这么远,还耽误了在家做家务的时间。
更关键的是,那天还有几个来逛市集的老人,也是没看到通知白跑了,他们坐在广场的石凳上嘀咕,说居委会怎么不把消息贴在单元门里,他们哪会看什么群消息。
还有个朋友上周打算带孩子去郊区的亲子研学活动,活动原本定在周六去山间果园摘果子学农技。
她提前给孩子买了新的户外鞋,还查好了果园附近的小吃店,打算活动结束带孩子去吃。
周六一早她开车一个多小时到了果园门口,才发现大门锁着,只有个皱巴巴的小纸条贴在门上说山路维修活动延期。
她给主办方打电话,对方说只在公众号发了通知,没单独提醒报名的人。
朋友没办法,只能带着孩子又开车回去,孩子一路上都蔫蔫的,说盼了好久的摘果子泡汤了,还说要给主办方差评。
后来主办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给每个报名的人发了道歉短信,还送了果园的五折优惠券,这才稍微挽回了点好感,朋友说看在优惠券的份上,才没真的去差评。
前阵子我家小区办的公益健康讲座也遇到过延期的事,讲师临时生病住院了。
居委会除了在社区群里发消息,还在每个单元门的公告栏贴了醒目的纸质通知,给每个报名的住户都打了电话告知延期时间和新的地点。
那天我下楼扔垃圾,就看到几个老人围着公告栏看通知,还互相念叨着居委会这次做事挺周到。
后来讲座办的时候,来的人比报名的还多了几个,说是听邻居说居委会做事靠谱,特意过来看看。
其实公共活动改时间这事很常见,客观因素躲不过,但告知的方式能不能走点心。
说白了不是发个通知就完了,得想想哪些人可能看不到通知,比如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比如没留意群消息的住户。
要是能多走几步,比如贴个纸质通知,给关键人群打个电话,就能避免很多白跑的情况。
还有,通知里能不能把改后的时间地点说清楚,别模模糊糊的,让人猜来猜去。
有时候大家在意的不是活动延期本身,而是自己的期待落了空,还白折腾了一趟。
就像我妈,她在意的不是市集晚办一周,而是自己提前准备了这么久,却因为没收到通知白跑了。
要是居委会能多提醒一句,她也不会这么闹心。
我还想起之前楼下便利店办的积分兑换活动,原本定在月底结束,结果因为供货商没及时送货,兑换活动延期了五天。
便利店老板除了在门口贴了通知,还给每个有积分的老顾客发了短信,甚至看到熟客进店就顺口提一句。
那次就没人白跑,不少老顾客还说老板做事贴心,之后更爱去他家买东西了。
这小事也能看出来,告知这事不是走个流程就行,得把对方的感受放在心上。
要是所有组织公共活动的方都能多花点心思在告知上,考虑到不同人的接收习惯,就不会有那么多白跑的糟心经历了。
毕竟大家拿出时间精力准备参与活动,都是带着期待来的,别让这点小疏忽浇灭了那份期待。
说到底,告知的细节里藏着的是组织方的用心程度,也是大家愿意再次信任他们的底气。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