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环境(如夜晚、室内、阴天、光线不足的室内等)拍摄对相机性能和拍摄技巧都有较高要求。以下是8个在弱光环境下拍摄的实用技巧:
1. "使用三脚架 (Use a Tripod)"
"原因:" 弱光下通常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来捕捉足够的光线。长曝光会显著增加相机抖动导致模糊,三脚架能提供稳定支撑,保证画面清晰。
"操作:" 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确保脚架稳固。
2. "提高ISO感光度 (Increase ISO Sensitivity)"
"原因:" ISO决定了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提高ISO可以在不增加曝光时间(避免模糊)和光圈(可能受限于景深需求)的情况下,获得更亮的画面。
"操作:" 在相机设置中手动提高ISO值。注意:ISO越高,图像噪点(杂色)也会相应增加,需要权衡亮度与画质。现代相机的ISO性能越来越好,可以尝试较高的ISO值。
3. "使用大光圈镜头 (Use a Lens with a Wide Aperture)"
"原因:" 光圈(f值)控制镜头进光量的大小。"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大光圈镜头(如f/1.4,
相关内容:
摄影是捕捉光影的艺术,不论是光线充足的白昼,还是夜幕低垂时的夜晚,都非常考验我们对光与影的运用。
低光拍摄一般指在比较昏暗的室内,或是太阳落山后的夜晚下拍摄,所遇到的困难比光线充足时大大增加,也更加考验拍摄的功力和耐性。
可作为摄影师,我们遇到困难,都应学会不断尝试、多加练习,将这些问题变为自己的经验财富。能在低光环境下得心应手的拍摄,才能开拓拍摄的新境界,因此本文跟大家分享弱光环境下拍摄的8个实用技巧。

1、使用手动模式,彻底掌控相机
在大部份情况下我们都习惯了「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模式,一看到「手动模式」难免令人头疼,但「手动模式」带来的操控性和创作性绝对让你满意。
应用方面,在换成「手动模式」后,为了调较合适的曝光设定,先留意你的被摄物的具体情况,再构思希望达到的出片效果,这是曝光设定中最重要的基准。
例如画面是固定的,如山景、夜景等我们便应使用脚架稳定相机,再配上低一点的感光度(大约ISO 100-400)并使用较慢的快门作长时间曝光,借此补偿光线不足的问题。

在光圈的设定上,最好的选择应是保留画面最佳的锐利度(比最大光圈小两至三档),以及有足够光度为准。
不同于「光圈优先」模式,在「手动模式」下我们需要不断自行改变曝光设定,特别是在「黄金时间」(在清晨和黄昏前后的半小时)也就是一天中阳光最柔和最温暖的时间。
这段时间拍出来的相片感觉相当梦幻,但环境的光度也会不断改变,这刻拍成了一张,下一刻可能又要再调曝光了。

小提示:拍摄时建议开启「实时取景」(Live View)配合「直方图」来作测光和调整曝光。

我们针对50款相机上架了相关摄影课程,这些时长超800分钟,价格不过几十元的课程,能够帮助您快速玩转万元相机出大片。【文章末端还有26款机型的相关课程】
D850课今日*D810课今日*D750课今日*1DXM2课专栏 *EOSR课专栏D5课专栏*5D3课今日* 5D4课今日* 6D课今日*6D2课今日*80D课今日 A7M3课程今日* A7R3课程今日 A7R2课程*今日A6400课程专栏
如果希望学习后期方面知识,请关注以下课程,2019中级后期案例专栏荷花后期技法专栏*亮度蒙版揭秘 专栏*PS+LR技法 专栏 *Lightroom 2018从入门到精通 专栏* Camera RAW 从入到精通 专栏

如果希望在电脑上学习高清摄影课程,可在淘宝中搜索 好机友摄影 或单击后面的链接跳转到至淘宝店铺。首页-好机友摄影-淘宝网。
2、在现场提前做好准备
弱光拍摄往往需要不断尝试,加上长时间曝光,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拍摄过程所需的时间一般较长,故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拍摄日落或夜景时,都必须在日落最少前一至两小时到达现场,
准备拍摄器材和找寻合适的画面前景,入黑后虽然也可以做到,但会非常麻烦而且机会稍纵即逝;拍摄星空,则需要找一个最不受光线影响的拍摄位置。在心中想好构图后,下一步便是准备本次拍摄所需的镜头,来表达出你所想要的画面。

有可能你需要长焦镜以把主体拍摄得更突出和把黑色的区域尽量减少,也有可能你需要广角镜,凝造出你想表达的气氛。
在拍摄前先想好构图,拍摄时多尝试不同的设定,才能保证不会惊慌失措。此外,天气对不同拍摄主题都有一定影响,也要留意。

室外风光,可以考虑带上大光圈的广角镜头,甚至鱼眼镜头。
下面列出了26款机型的学习课程, 单击下面的各个链接条目即可跳转。
800D课程专栏*A9课程专栏A6500课程专栏*D7500课程专栏EOSRP课专栏*Z7课程专栏*D800课专栏*D7200课专栏*D7100课专栏*D5600课程专栏*Z6课程专栏*77D课程专栏*70D课程专栏 *7D2课程专栏*760D课程 专栏*700D课程专栏*750D课程专栏 *M50课程专栏*M6课程专栏*A6300课程专栏*黑卡6课程专栏*Gopro课程专栏K1课程专栏*X-T20课程专栏*X-T1课程专栏*A7课程今日
其他佳能、尼康、索尼、富士、莱卡、宾得等机型课程还在陆续上架,敬请关注。
3、带上脚架、稳定相机
提着沉重的三脚架走到山上拍摄,的确可能辛苦一点。但由于黄昏过后光源相对比较弱,所需要曝光时间更长,一般视乎拍摄可能会需要使用1/20秒甚至高达30秒、1分钟、2分钟不等较慢的快门。
而摄影者手持拍摄时间太久,便会出现手震,使相片模糊。所以为了拍出好照片,保持高锐利度,还是辛苦一点带上脚架吧!

放置脚架时把其中一只脚对正你的主体,那么你便可以站在后两只脚架的中间。在放置后,确保脚架平台在水平位置。最后,如拍摄位置大风的话就要放些东西固定脚架的位置了。当然真的无脚架时,
我们仍可把相机摆放在栏杆、石头等固定位置,以正确姿态持机或将身体靠向墙身、栏杆位置,让身体更稳定地拍摄。这些方法可以减少曝光时出现的移动,保证图像清晰细致。

不少使用长曝拍摄的题材如车轨,最好还是带脚架吧!而如果现场环境太暗,又不方便使用脚架的话,可能不得不用上大光圈或者高ISO来拍摄风景。

4、低光对焦的技巧
如果你有拍摄过夜景,就会知道相机在弱光下的自动对焦非常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使用手动对焦了,使用电子观景器(EVF)或是实时取景的相机会更为方便。
把相机屏幕的亮度开到最大,构图,放置脚架稳定,然后就把主体放在对焦长方形内,再按放大键,接着转动对焦环直到得到最锐利的画面。如果主体非常暗看不清楚,试着用电筒照向主体,然后再用肉眼作对焦。

其实手动对焦熟练了之后也是非常快的,大家不要把它想得那么难。

5、包围曝光与对焦
包围曝光是个很常见的概念,即由拍摄多张不同快门速度的同一画面(通常3张)来确保得到最好的结果。
在未能确认怎样的曝光设定才是确的时候最为好用,当然曝光正确没有明确定义,表达出自己的画面就是正确。
在此我们以数据为准的曝光正确为基础。包围曝光的另一技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就是高动态范围HDR(High Dynamic Range)。
拍摄的方法是先拍一张曝光指示为0的照片,再调较快门速度分别拍一张过曝的+1和曝光不足的-1照片。最后可使用Adobe Photoshop中的HDR Pro来合成三张照片和作一些微调。

一般大家都认为包围拍摄技巧只用在曝光时,其实也可用于对焦上。就算在拍摄时非常小心,也难免会出现失焦的情况。因此拍摄时调整对焦环,以肉眼可见的清晰度完成多次对焦,算是用数量取胜吧!

6、用滤镜平衡光线
在光线不均匀的弱光环境拍摄时,如「黄金时段」,一般天空会比地面光得多,曝光以天空为准的话,地面便会严重曝光不足变成一片黑;曝光以地面为准,天空则会严重过曝变成一片白。
这时候便需用到渐变灰滤镜(GND)来平衡光差,以免出现大幅过曝或过暗的情况,令相片立时变得更美!使用GND滤镜,更可以令相片有着类似HDR相片的效果,可以试试!

7、使用辅助快门,避免相机震动
如果遵循以上建议,大家应该都能拍出不错的照片了,至少没以前那么抖、那么模糊了。但作为完美主义的摄影师,如果不允许有任何差池,那么就需要的便是一个线控或红外线遥控,把按快门那微少的震动也剔除。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客户端查看)
如果没有遥控,用倒数计时模式一样能做到同样的效果。

8、最后手段,提高ISO
使用高感光度拍摄,噪点必定会增加,因此我们一向都不太使用。但在低光环境下,高感光度的实用之则能让我们获得足够的快门速度,减少因为器材或主体抖动所引致的图像模糊,也可以作为提升快门速度以凝固瞬间动态使用。
现今的器材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已能大幅度控制噪点,而且即使噪点较为明显,由于提升了快门速度得以减少图像模糊,所得的作品仍然可以十分锐利。

在多数情况下,一张高噪点而成像锐利的作品,相信会比一张低噪点但成像模糊的照片更为成功。大家不妨也尝试一下吧!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