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传来!西延高铁全面开启试运行新篇章

是的,这确实是令人振奋的消息!西延高铁(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开启试运行,标志着这条连接关中平原和陕北革命老区的重要铁路通道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通常意味着:
1. "技术验证":列车以接近或设计速度在全线运行,检测轨道、桥梁、隧道、信号、供电等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运营准备":为正式开通运营进行最后的技术和人员准备,包括调度指挥、票务系统、应急处置等。 3. "重要意义": "缩短时空":将极大缩短西安与延安之间的旅行时间,促进两地及沿线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 "完善网络":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特别是连接西部地区的线路。 "服务发展":为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旅游发展、人员往来提供更便捷的运输保障。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西延高铁距离正式开通运营又近了一步。我们可以期待它为陕西乃至更广阔的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内容:

11月17日清晨,55302次试验动车组从西安北站发车,西延高铁结束64天联调联试正式转入试运行,动态TQI均值1.33居全国前列,全线开通进入倒计时

站台上有股清冷,检修员摘下手套在列车窗沿轻抹了一把灰,绿灯亮起的一刻,车头轻轻一颤滑出站

这不是一次例行跑车,而是按未来真实运营标准去跑,去检验时刻表、去模拟故障、去练应急,等同把一套“全科体检”做在开门迎客之前

说白了,今天跑得严,明天才能更稳

为什么要把这条线做到这么“狠”?

因为它是国家“八纵八横”包(银)海通道的要冲,是陕西“米”字形高铁网的骨架,还是陕北革命老区的第一条高铁

2012年以后大家常说“网越织越密”,可这条“南北大通道”的关键一针,是从2022年真正落在图纸之外的黄土高原上

有业内人士提到,西延高铁的建设初衷很简单也很直白:补一块空白,接一条主动脉,托起一片老区的长远

把时间往回拨

2022年4月16日,全线首孔箱梁浇筑完成,桥梁工程切换到上部结构施工;

2025年4月25日,西安北站站改完成,为后续铺轨清出通道;

6月5日,西安枢纽首列500米长轨提前3天到位并启动铺轨;

7月1日,全线轨通,进入竣工验收;

9月11日开始联调联试,10月1日完成时速385公里提速试验;

11月17日顺利转入试运行

这些日期像在器材箱里一件件扣上合页,最终合成今天这一声“可以跑了”

联调联试这64天,西安铁路局联合二十多家单位驻扎现场,试验列车累计开了近400趟

他们不是只看一个指标,而是把轨道几何、接触网电压、信号响应速度等数据一条条“抠”下来,再用8次迭代的试验计划去一点点打磨系统

我去过类似的工点,最常见的画面是工程师盯着屏幕,铅笔在纸上点两下,又回头对着线路图敲敲桌面,像在跟自己较劲

最亮眼的数字是1.33

这串数字对应的是动态TQI,也就是轨道质量指数,通常低于3就达标,西延高铁把它压到了1.33

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列车跑在上面更平、更稳,旅客坐在车厢里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总工程师付炜提到,他们采用“检测-分析-整治-验证”的闭环,拿“动态精调+静态绝对测量”相互对照,把518公里轨道精调到理想状态,同时对钢轨“常规打磨2遍+快速打磨3遍”

这套组合拳,目的只有一个:让350公里时速成为可重复、可复制的日常

进入试运行,节奏更像一次“彩排大联动”

按照计划,试运行不少于一个月,铁路部门会分三步走:跑图验证参数、模拟故障与应急救援、按图行车试验,尽可能把将来可能遇到的情况提前过一遍

西安铁路局运输部高铁管理科科长江坤说,标准不打折,流程不走样

这话不虚,10座车站在此期间会按正式运营的要求开展组织作业、模拟旅客引导和站台接发

你能从延安站的准备里看到一种“要紧”:站长高锋涛带着“延安号·圣地情”党员服务队做服务礼仪和应急处置训练,站里把客运核心制度文件一条条捋顺

这不是“演给谁看”,是为了等第一拨旅客进站时,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知道下一步手该往哪儿放、脚该往哪儿迈

驾驶层面的打磨同样细

西安机务段为试运行选了36名机车乘务员、20名动车组司机,配了16名资深司机带教,让新人尽快熟线路、熟设备

针对个别复杂区段的控速难题,他们试着用手动控速法,关键区段运行精度提升了25%

与此同时,团队把风险点逐一梳理,强化应急训练,试验方案复核得更细,保证今天的每一趟试验都对明天有用

这条线的“网速”也有看头

它是西北首个一次性建成公网5G全覆盖的高铁,面对黄土高原的复杂地形,建设团队用组合式铁塔稳住设备,用公专网漏缆贯通覆盖技术搞定连续长大隧道群的信号传输

目前测试下专网指标正常,公网覆盖率已超85%

换句话说,旅客未来大概率可以在隧道里也“无感上网”

抬头看全貌

西延高铁正线299.8公里,双线,350公里/小时设计速度,新建高陵、富平南、铜川、宜君、黄陵等8座站,甘泉北、延安两座扩建,桥隧比高达91%,47座隧道、67座大中桥梁穿山越谷

线路一开,西安到延安从现在的2个半小时缩到1小时左右

中国新闻网评价,这条线对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对包海高速铁路通道的成形、对国家高铁网络的完善都很关键;

多位专家也提到,它与在建的西渝高铁一道,将串起一条更顺的南北“直脊梁”

放到更大盘子里看,全国铁路今年前10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5亿元,同比增长5.7%

与此同时,盘州至兴义高铁启动运行试验、广州至湛江高铁广州至新兴南段进入联调联试,西安东站站房主体结构也已在10月顺利完工

这意味着一个现实:各地的关键节点都在往“网联更密、效率更高”的方向齐步走

也许你会问,西延高铁这一路的打法值不值?

可以拿两条“过来人”线路做镜子

京张高铁当年为了冬奥会跑出“智能高铁”名片,先做技术集成再做满负荷验证,开通后五年累计发送旅客5413万人次,日常开行从52对涨到105.5对,张家口真正进了首都一小时圈

日本北陆新干线(长野至金泽段)在开业前同样经历了长周期扩大化试运行,从车辆适配到乘务训练层层压实,2015年开通后把日本海沿岸和东京之间的距离感直接拉平

这些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

前期把复杂的事做细,后期才有省心的日常

回到今天的站台,我看到一位年轻司机把水杯口对准车窗缝吹了口气,雾花散开,脸上是那种“要上场了”的专注

西延高铁的试运行已经按下“开始键”,接下来一个月,是对系统、队伍、流程的最后定型

我个人有个小小期待:等到那趟真正载客的首发列车进站时,车外是黄土高原的风,车内是手机满格和稳定的时刻表

届时

一小时的“西安—延安”,不只是速度的缩短,更是生活半径的扩大、区域能级的再排布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