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来暖气要放水”的说法确实存在,并且其中涉及到的“大量私排暖气水”行为,正如您所说,是"不靠谱"且"涉嫌违规"的。
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来暖气要放水”的说法源于何处?"
"传统观念:" 在老旧的暖气系统中,由于材质、安装工艺等原因,管道内可能残留铁锈、泥沙、空气等杂质。刚开通暖气时,这些杂质和空气可能会随着热水流动被带到暖气片或其他部件中,影响散热效果或造成噪音。因此,老一辈人习惯在暖气首次供暖时放掉一些水,认为这样可以“清洗”管道,让暖气运行更顺畅。
"心理作用:" 放掉一些水也给人一种“系统被激活了”、“水是新的”的心理安慰。
2. "为什么“大量私排暖气水”不靠谱?"
"现代暖气系统:" 如今的暖气系统设计和材料已经进步很多。新建或维护良好的系统,在供暖前通常已经过冲洗或处理,管道内的杂质很少。正常情况下,并不需要每年都进行大范围的“放水”操作。
"浪费宝贵资源:" 暖气水是经过加温处理的,直接排放掉等于浪费了能源(加热这些水消耗的燃料或电力)和水资源。
"影响
相关内容:
近期,多地陆续正式供暖,有网友在网上分享经验称,来暖气时要及时放一放暖气片里的水,可以清洗沉淀、改善热度。这种说法是否靠谱?
记者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搜索“来暖气要不要放水”,发现有六成网友选择“要”,并分享了放暖气水可以清洗沉淀、提高流通、改善热度的经验。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用户私自放大量暖气水,不仅不能起到改善热度作用,还可能影响邻居供暖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天津市暖通协会 孙如川:采暖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系统,它维持一定的压力和循环水量。在放水过程中会破坏水的循环,尤其会影响周围邻居家的水循环流量,造成采暖效果下降。同时为了维持一定系统压力,就不得不大量往里补充冷水,而冷水的加热需要一个过程,会恶化整个采暖系统的平衡和温度,是一个恶性循环。
据介绍,除了要注意保持暖气片不被遮盖,供暖效果也和暖气安装位置以及房屋密闭性有一定关系。

天津市暖通协会 孙如川:散热器应该单独装在窗台以下,热气上来可以隔绝冷空气,直接把窗户进入的冷空气或者冷量进行加热。如果想室内温度舒适度更好,就需要密闭性能较好的窗户,可以提高室内的保温效果。
排气可升温
大量私排暖气水涉嫌违规
专家介绍,暖气片里的水并非普通自来水,私自外接用于日常清洗甚至洗菜,也会有一定的健康和法律风险。
天津市暖通协会 孙如川:为了保护采暖系统的设备设施和管道,我们要对水进行水处理,同时加一些化学药剂来保护供暖设施。

据介绍,供暖公司会在供暖水中特意添加火碱、磷酸钠等软化防腐的化学药剂。虽然添加量符合管道保护标准,但长期接触人体皮肤,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过敏,甚至身体中毒。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私自排放供暖系统内的循环水属于窃热违规行为,供热公司有权对违规用户进行警告、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暂停供暖服务。同时,放水后若未及时关闭阀门,空气进入管道会形成“气阻”,导致暖气片局部不热,让供暖效率大打折扣。
及时给暖气片排气解决“气阻”,是保障供暖效果的关键操作。居民可以找一个矿泉水瓶将两侧剪开,在家用螺丝刀自行操作。
天津供热公司工作人员 李雪源:如果感到家里暖气片温度不均衡或者局部凉,就有可能存在气阻。用螺丝刀拧排气阀,放出水就可以停,缓冲一段时间可以再放一次,这样可以改善暖气片的温度。

自行给暖气片排气,应遵循“先准备、再排气、后检查”的流程。先检查暖气片的进水阀、回水阀是否完全打开,将阀门逆时针旋转至最大,手感有轻微阻力即可。排水后要擦净周边水渍,避免残留水分导致金属锈蚀。如果家中有多组暖气片,应依次排气,每组排气完成后观察10分钟到15分钟,再进行下一组排气。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河北交通广播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