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一个重要的对话,还没来得及回味,手机屏幕上又弹出了相关的广告或信息。这种情况是否让你感到困扰?其实,这可能是手机上某些“监听开关”在作祟。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应该赶紧关闭这些开关。下面,我将介绍手机上的三个主要“监听开关”,并指导你如何关闭它们。
一、麦克风权限开关
麦克风权限是手机应用程序获取声音输入的一种方式。虽然有些应用确实需要麦克风权限来提供服务,但过多地授予这一权限可能会让我们的对话、谈话内容被非法获取。因此,我们需要检查并关闭不必要的麦克风权限。
1. 打开手机设置。
2. 进入“应用管理”或“应用与通知”选项。
3. 在应用列表中找到你想要检查的应用。
4. 点击进入应用信息页面,找到“权限”选项。
5. 查看已授予的麦克风权限,关闭不必要的应用。
二、位置权限开关
位置权限是手机应用程序获取用户地理位置的一种方式。虽然有些应用确实需要位置权限来提供服务,但过多地授予这一权限可能会让我们的行踪被非法追踪。因此,我们需要检查并关闭不必要的位置权限。
1. 打开手机设置。
2. 进入“应用管理”或“应用与通知”选项。
3. 在应用列表中找到你想要检查的应用。
4. 点击进入应用信息页面,找到“权限”选项。
5. 查看已授予
相关内容:
购物推荐不再像以前那么“神准”,同城广告少了很多,偶尔看到的测评也不再像是有人在偷听我私下聊天后特意准备的一样。把几项权限关了之后,私密感立马回了一些,感觉手机不像以前那么像个监听器了。

说清楚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手机和应用并不是像电影里那样有人躲在角落专门偷听你,它们是靠一堆权限、后台行为和标识,把你的声音、位置、浏览和使用习惯收集起来,交给广告商和算法去拼图。广告商、数据中介、以及一些看起来无害的APP,会把这些零碎信息拼出你的“画像”:大概是什么人、可能想买什么、喜欢哪类内容。弄明白这个逻辑之后,做的事就很明确——把那些容易被滥用的入口一个个关掉。
先从“广告追踪”说起。这是系统层面上最容易被忽视的一块。默认状态下,手机会把应用使用行为、浏览记录、设备标识等信息汇总,再通过一个广告ID提供给第三方做个性化推送。把手机里能限制广告跟踪的选项关掉,不要允许应用跟踪你,能起到不错的效果。不同手机厂商、不同系统里叫法不太一样,找“隐私”“广告与隐私”“个性化广告”这类设置,把个性化推荐、允许跟踪之类的选项关闭。微信和支付宝也都有相关的开关:微信在“我-设置-隐私-个性化广告管理”里关掉,支付宝在“我的-设置-隐私-广告管理”里也可以取消个性化推荐。这样一调整,你会发现那些和你最近聊天话题高度重合的广告明显少了。

定位权限也很关键。定位不仅仅是导航的事,很多APP会在后台持续读取位置数据,和你的消费、浏览等信息合并,做出“你今天可能会去买这个”的预测。把不需要实时定位的应用设置为“仅在使用期间允许”或“永不允许”。像外卖、地图这种确实需要位置服务的,保留“使用期间允许”就够了。苹果系统里还有些隐藏的系统服务项,比如“重要地点”“基于位置的建议”等,不需要就关掉;安卓手机要留意“位置信息共享”“附近设备扫描”等设置,关闭不必要的分享。我家里人以前总被同城促销短信烦着,帮他们把多余的定位权限关了之后,那类推送减少了大半。
麦克风权限是最直观的一块。很多应用根本不需要录音功能,但安装时会默认有权限,使得它们理论上可以在后台访问麦克风。去检查一下,安卓一般路径是“设置-隐私-权限管理-麦克风”,iPhone走“设置-隐私与安全性-麦克风”。像微信、QQ这种社交软件可以保留,语音聊天和语音消息要用;购物、资讯、测评、游戏类APP就没必要常驻麦克风权限,设成“仅在使用期间允许”或直接拒绝。个人实测,有一次清理权限,发现手机里有二十多个应用被允许访问麦克风,关掉后,那些“刚说完就被推送”的精准广告明显少了。很多人嫌麻烦,但做一遍,效果立竿见影。

还有两样经常被忽视但影响挺大的:后台应用刷新和自启权限。你以为把APP关掉了,它就真的停了,实际上很多会在后台默默刷新数据或自动启动,给数据收集留了窗口。iPhone里可以在“设置-通用-后台应用刷新”里把不常用的关掉,安卓可以在“设置-应用管理”里找到某个应用,关闭自启、关联启动、后台活动等权限。这样不仅能减少被动收集,也能省电、让手机更顺手。
安装来源和安装时的授权提示也别掉以轻心。尽量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别随便从第三方渠道拿安装包。安装时留心权限弹窗,很多软件把一堆权限写成“必须”,实际功能并不需要。遇到那种“不给权限就不能用”的强制条款要警惕,能不用就别装。我的做法是:必要软件按需打开权限,三个月左右检查一次权限列表,把长期不用的软件删掉,剩下的按实际需求再收紧权限。

举几个小例子更直观。清理麦克风权限那次,我把不必要的麦克风访问关掉后,发现几天内广告命中率明显下降。给我妈弄定位权限时,她平时不怎么需要位置服务,关掉多余定位后,针对她的同城推广和短信少了很多。还有朋友曾被一个看似正常的装修类APP频繁推送家具广告,后来发现那APP在后台不断获取位置和浏览数据,撤了位置和后台刷新权限后,推送就断了。生活里这些事天天发生,不是什么科幻,而是权限滥用带来的直接后果。
具体操作上,按步骤慢慢做就行。先在设置里找到隐私相关的总入口,把广告跟踪和不必要的麦克风、定位权限先关掉;再去检查后台应用刷新、自启和关联启动,把不常用应用的这些权限收起来;最后清理掉来源不明或不常用的软件。碰到要求强制授权的,果断卸载。安装任何新软件时,看清楚权限弹窗,遇到强制授权别犹豫。
养成两样习惯会很管用:一是安装后马上看权限,不要等哪天发现广告逼得惊呼“这也太准了”;二是定期复查,像清扫卫生一样,三个月左右翻一遍权限列表、清理不必要的APP。别把手机当成永远安全的黑匣子,装软件就像开门一样,门窗别都敞着。
遇到权限说明不清或强制捆绑的应用,不要抱侥幸心理。多花几分钟检查设置,能把很多令人不舒服的状况挡在外面。从自己做起,别让手机比你更了解你。碰到要求强制授权的,就果断卸载。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