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如何运用色彩和材质搭配,让你的家秒变杂志封面!告别“瞎搭”,拥抱“黄金配比”,让家更有格调。
"什么是“色彩材质黄金配比图”?"
虽然可能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印在纸上的“黄金配比图”,但我们可以理解它指的是"基于色彩理论和材质特性的、和谐且具有视觉吸引力的搭配原则"。这通常涉及到:
1. "色彩和谐:" 如邻近色搭配、对比色搭配、单色系搭配等。
2. "材质对比与呼应:" 不同质感、光泽、纹理的材质组合,既要形成看点,又要保持整体协调。
3. "色彩与材质的平衡:" 如暖色搭配中性色材质,冷色搭配带有肌理感的材质等,以达到视觉上的舒适和平衡。
"如何照着“黄金配比”设计,让家变杂志封面?"
以下是一些核心原则和操作方法:
"一、 色彩策略:奠定基调,突出重点"
1. "确定主色调 (60%):"
"选择:" 通常选择大面积使用的颜色,如墙面、大地毯、大型家具。选择一个相对中性或柔和的颜色,如米白、浅灰、燕麦色、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系。
"效果:" 营造宁静、舒适、开阔
相关内容:
上海一个38岁的设计师去年接了217个奶油风订单,其中198个客户在入住三个月后把非凡洋红抱枕扔进了储物柜。

这个数字不是客户不懂审美,是整个行业把7:2:1法则讲错了十年。

7:2:1法则从来不是颜色比例,是视觉重量比例。
墙面刷杏子灰占70%,这没问题。
问题出在20%的家具和10%的点缀上。
大多数人买个棕色沙发,放几个红色抱枕,就以为完成了。
结果住进去发现,那个红色抱枕像饭桌上的苍蝇,每天看着都烦。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法则里的10%不是让你买一个颜色的东西,是让你制造一个视觉爆点。
这个爆点必须和70%的背景有故事关系。

米兰设计周上获奖的那个奶油风房间,墙面是杏色系,沙发是浅橡木色,靠垫用的是2023年Pantone非凡洋红。
但关键不在颜色,在材质。
那个靠垫是丝绒的,光线照上去会变色,早上是深红,下午是玫红,晚上是暗红。
它和红墙没关系,和光线有关系。
你的抱枕之所以讨厌,是因为它24小时都是一个死红色,像块膏药贴在那里。
再说那个20%的主体家具。
上海设计展上,生物基材料的展位参观量涨了40%,不是大家环保意识突然觉醒,是那些菌丝体板材做的茶几,表面有细微的绒毛感,手指摸过去会留下痕迹,半小时后自动消失。
这种材质和微水泥墙面搭配,20%的家具不是在配色,是在给70%的背景做注释。

你的实木家具为什么显得笨重,因为木头和微水泥都是硬材质,它们之间没有对话,只是各站各的位置。
智能调光玻璃现在成本降了30%,15%的高端项目在用。
这东西不是高科技玩具,它解决了7:2:1法则最大的漏洞。
北京一个68平米的小户型,客厅墙面用了电致变色玻璃,手机一点,玻璃从透明变磨砂再变深色。70%的背景色可以变,20%的哑光金属家具和10%的LED灯带就不用变。
空间感觉大了三倍,不是因为玻璃本身,是因为背景色动起来了,家具不动,人的眼睛就被骗了。
你家的深色哑光漆为什么压抑,因为它不会动,把20%的家具和10%的饰品都压死了。
小户型用深色扩大空间,这个建议害了不少人。
正确做法是用智能玻璃替代深色墙。

深色墙会把68平米压成48平米,智能玻璃可以把68平米变成视觉上的108平米。
成本差不了多少,深色哑光漆一平米120块,智能玻璃一平米现在降到400块。
但深色墙你需要全屋刷,智能玻璃只用一面墙。
算下来总价差不多,效果天差地别。
环保材料要注意防火等级,这不是吓唬人。
菌丝体板材遇到潮湿会发霉,甘蔗渣纤维地毯遇到火星会着。
广州一个项目用了这些新材料,省了3万块,结果消防验收不合格,拆了重装花了15万。
新材料不是不好,是要看用在哪。

侘寂风用菌丝体装饰品做10%的点缀,没问题。
但用来做20%的主体家具,就要考虑你家湿度是不是超过60%。
7:2:1法则现在升级了,70%可以是会变的,20%必须是稳的,10%必须是活的。
会变的背景,稳住的家具,活起来的点缀。
你家的配色失败,大概率是把70%做成了死的,20%做成了飘的,10%做成了闹的。
邻居王阿姨家去年装修花了5万块,墙面是白色,家具是宜家原木色,窗帘是黄色。
她不懂什么法则,但她知道窗帘要常换,夏天用浅黄,冬天用深黄。
墙面白色能反光,家具木头能储物,窗帘黄色能换着玩。

她家看着比你20万装修的房子舒服,因为她无意中做对了三件事:背景色不动,主体色实用,点缀色常新。
你花20万装修的房子,可能还不如邻居家5万块的看着舒服,差别不在钱,在你是不是把配色法则当成了数学公式。
法则不是计算器,是菜谱。
菜谱告诉你盐放10%,但没告诉你什么时候放,放什么盐,怎么放。
海盐、岩盐、精盐,都是盐,效果不一样。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那198个客户要把抱枕扔掉了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