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旧手机制作监控摄像头是一个很不错的“变废为宝”的想法,确实有可能实现比一些入门级购买产品更清晰的画质(尤其是在硬件配置尚可的旧手机上),而且成本几乎为零(主要投入是零)。
下面我将为你手把手介绍如何将旧手机改造成监控摄像头。请注意,这个过程涉及到手机的一些设置,可能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对手机操作系统的熟悉度。
"核心理念:" 利用旧手机的高分辨率摄像头,通过手机自带的“查找我的手机”(Find My Phone)或类似远程访问功能,在另一台设备(如另一部手机、平板或电脑)上实时查看旧手机的摄像头画面。
"所需材料:"
1. "旧智能手机:" 一部摄像头功能尚可、电池尚能使用的安卓或 iOS 手机。
2. "电源:" 一个充电器(USB-C 或 Micro-USB)和对应的充电线。
3. "支架或固定装置:" 可以将手机固定在墙角、门口或其他需要监控的位置。可以是简单的手机支架,也可以是更专业的监控立杆。
4. "(可选)Wi-Fi 路由器:" 如果旧手机所在的网络环境没有 Wi-Fi,可能需要添加一个。
5. "(可选)移动电源(大容量):" 如果需要将手机放在离电源插座较远的地方,可以使用移动电源供电。
"步骤详解:"
"
相关内容:
抽屉里闲置的旧手机是不是早就积灰了?卖了不值钱,扔了又可惜,殊不知它藏着一个“隐藏技能”——改造成高清监控摄像头!作为痴迷DIY的生活博主,我花2小时把淘汰的iPhone 8改完,不仅能实时看娃、盯宠物,还能联动报警、回放录像,关键一分钱没花,效果比几百块的家用监控还香!今天就把这份超详细的0元安防教程分享给大家,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先说说我的改造初衷:家里有个刚会爬的娃,老人带娃时总担心厨房烧水、阳台晾衣的安全隐患;同时养了只拆家的柯基,出门上班总好奇它在家是不是又在啃沙发。之前看了不少家用监控,便宜的画质模糊,高清带云存储的动辄三四百,还得每年交会员费。直到某天翻出旧手机,突发奇想“手机本身就是摄像头+屏幕+网络设备,为啥不能当监控用?” 抱着试试的心态查了教程,没想到一次成功,用了3个月零故障,彻底解决了我的顾虑。
很多人觉得旧手机改监控是“技术活”,其实完全不用懂编程、不用拆机,核心就靠两款免费APP,再搭配家里现成的物件,就能实现专业监控的所有功能。而且旧手机的硬件往往比廉价监控更能打——比如我的iPhone 8,后置1200万像素,夜间成像比百元监控清晰太多;电池虽然老化,但插电使用完全不影响,比监控设备的续航还靠谱。
在正式改造前,先给大家划重点:旧手机的要求极低,只要能开机、能连WiFi、摄像头能正常使用,不管是安卓还是苹果,哪怕是几年前的老机型都能行;另外需要准备一个手机支架(或自制固定装置)、一个充电头+数据线(长期供电用),这些都是家里大概率有的东西,真正实现0成本。
第一步:选对APP,是改造成功的核心
市面上有很多免费监控APP,我实测了10款后,筛选出两款最实用、无广告、功能全的,大家根据手机系统选择即可:
1. 安卓+苹果通用:Alfred Camera( Alfred 相机)
这是我目前正在用的APP,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核心功能全免费,支持多设备联动。
- 优点:实时高清直播、夜间红外模式(旧手机有红外传感器的话自动开启)、移动侦测报警(有人或宠物移动时,手机会推送提醒)、双向语音通话(能远程跟家人说话,比如提醒老人关火)、免费云存储(基础版支持7天循环录像,足够日常使用)。
- 缺点:高级功能(比如更长时间存储、高清画质解锁)需要付费,但基础安防完全够用,不用花钱。
2. 安卓专属:IP Webcam(网络摄像头)
适合安卓用户,功能更强大,支持自定义设置,技术党可以玩出更多花样。
- 优点:支持高清画质调节(最高1080P)、支持本地存储(插SD卡就能存录像,不用依赖云端)、可以设置报警触发条件(比如只检测人形,避免宠物误触发)、支持电脑端查看(通过浏览器输入IP地址即可)。
- 缺点:界面相对复杂,新手需要花5分钟熟悉设置,苹果用户无法使用。
这里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如果家里有两部旧手机,可以一部当“监控端”(固定在需要监控的位置),一部当“查看端”(平时带在身上或放在客厅),不用占用主力机的内存,使用更方便。
第二步:旧手机改造设置,5分钟搞定
以Alfred Camera为例,给大家详细拆解步骤,苹果和安卓操作基本一致:
1. 旧手机(监控端)和主力机(查看端)分别下载Alfred Camera,并用同一个账号登录(建议用邮箱注册,方便跨设备登录);
2. 打开旧手机的APP,选择“作为摄像头”,然后按照提示开启权限(相机、麦克风、通知、后台运行权限,这些都必须开,否则无法正常使用);
3. 主力机打开APP,选择“作为查看器”,此时会自动搜索同一账号下的旧手机,配对成功后,监控画面就实时显示在主力机上了;
4. 关键设置:在APP里开启“移动侦测”和“报警通知”,可以调整灵敏度(建议设为中等,避免风吹窗帘、灯光变化触发误报警);如果需要夜间监控,开启“夜视模式”,旧手机会自动调高感光度,哪怕关灯也能看清画面;
5. 存储设置:免费版支持7天云存储,要是想保存更久,可以插入SD卡(安卓手机)或开启“本地存储”(部分机型支持),录像会直接存在旧手机里,随时可以导出。
这里提醒大家:旧手机一定要开启“永不自动锁屏”,并关闭“低电量模式”,否则锁屏后摄像头会停止工作;另外尽量把旧手机放在通风处,长期插电使用避免发热。
第三步:自制固定装置,让监控更稳定
监控效果好不好,固定位置很关键!不用买专业支架,用家里的废品就能搞定:
- 方案1:利用手机支架+书本垫高。把旧手机放在支架上,调整角度后,用几本厚书垫在支架底部,固定在客厅角落、婴儿房床头等位置,适合平角监控;
- 方案2:用衣架自制壁挂支架。找一个闲置的铁丝衣架,掰成“L”形,在一端弯折出一个能卡住手机的凹槽,另一端用钉子固定在墙上(适合租房党,钉子小孔不影响退租),可以实现高空监控,比如盯阳台、门口;
- 方案3:利用路由器、书架等现有家具。把旧手机放在路由器顶部(刚好有WiFi信号),或卡在书架的缝隙里,隐蔽性强,还能节省空间。
安装位置建议:优先选择能覆盖全屋主要区域的角度,比如客厅对角线、门口玄关处;如果是看娃,建议放在婴儿房正对婴儿床的位置,高度高于1.5米,避免宝宝碰到;看宠物的话,可以放在沙发、猫爬架附近,捕捉宠物的日常。
第四步:进阶玩法,让旧手机监控媲美专业设备
改造完成后,这些小技巧能让监控功能翻倍,完全不输几百块的专业设备:
1. 联动报警:在APP里绑定邮箱或短信提醒,一旦检测到移动,不仅主力机收到通知,还会发送短信/邮件提醒,哪怕手机没网也能收到;
2. 多人共享:把监控权限分享给家人,比如让异地的父母实时看宝宝,让伴侣远程看家里是否安全,点击APP里的“共享”按钮,输入对方邮箱即可;
3. 录音功能:开启麦克风权限后,旧手机能实时录制声音,比如听到宝宝哭闹、宠物叫,能第一时间知晓情况;
4. 电脑端查看:用Alfred Camera的网页版,登录账号后就能在电脑上看监控,工作时不用频繁拿手机,更方便;
5. 省电技巧:如果旧手机电池老化,担心长期插电不安全,可以买一个5V1A的低功率充电头,比原装充电头更稳定,减少发热风险。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1. 不要用流量监控:旧手机一定要连WiFi,用流量的话,一个月下来话费可能比买监控还贵;
2. 避免阳光直射:摄像头对着窗户或阳光直射的地方,会导致画面过曝,看不清细节,尽量选择光线柔和的位置;
3. 不要遮挡摄像头和麦克风:贴手机壳时要注意,不要挡住摄像头镜头和麦克风孔,否则会影响画质和收音;
4. 定期清理缓存:旧手机存储容量可能较小,定期在APP里清理监控缓存,避免因存储满导致无法录像。
实测效果:0元监控vs百元监控,差距明显
为了验证改造效果,我特意把旧手机监控和朋友买的299元家用监控做了对比:
- 画质:旧手机1200万像素vs百元监控720P,旧手机画面更清晰,放大后能看清书本上的文字,夜间成像也更细腻,没有明显噪点;
- 功能:两者都支持实时直播、移动侦测、语音通话,但旧手机支持免费云存储,百元监控需要每年交99元会员费才能解锁云存储;
- 灵活性:旧手机可以随时调整位置,支持多设备查看,百元监控大多是固定安装,移动起来很麻烦;
- 成本:旧手机改造0元,百元监控需要花钱购买,还得承担后续会员费,性价比高下立判。
作为一个实测过无数DIY项目的博主,旧手机改监控绝对是我最推荐的“变废为宝”操作。它不仅解决了旧手机闲置的问题,还能0成本实现家庭安防,不管是看娃、盯宠物,还是防小偷、查快递,都能满足需求。
尤其适合租房党、预算有限的朋友,不用打孔、不用布线,随时可以拆卸,完全不影响居住环境;对于有老人、小孩或宠物的家庭来说,更是多了一道安全保障,出门在外也能随时掌握家里的情况。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里有闲置的旧手机吗?除了改监控,你还知道哪些旧手机的隐藏用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下期我会继续拆解旧物改造的实用技巧,帮大家省钱又省心!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