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瞎清垃圾!” 这句话说得对,很多时候我们清理手机,但卡顿和隐私泄露问题依旧存在。这通常是因为一些华为手机自带的“默认开关”或设置没有被正确管理。
确实,华为手机(无论是鸿蒙系统还是早期基于安卓的EMUI系统)为了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功能,开启了很多后台服务和数据收集选项。如果对这些不了解,不恰当的管理(比如频繁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反而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卡顿,甚至无意中触发一些隐藏的功能或数据上报。
与其“瞎清垃圾”,不如深入了解这些可能影响手机性能和隐私的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以下列举5个在华为手机上,如果不理解其作用就随意关闭或开启,可能导致问题的设置或功能(请注意,具体名称和位置可能因鸿蒙版本更新而略有变化):
1. "后台应用管理策略 (或类似的省电优化策略)"
"位置:" 通常在“设置” -> “电池与性能” -> “电池使用情况” -> “后台运行与管理” 或类似路径。
"作用:" 这个功能旨在优化电池续航,它会根据你的使用习惯,限制非活跃应用的后台活动。
"问题点:"
"随意关闭:" 如果你关闭了过于严格的策略,可能会导致大量不常用的应用在后台持续运行、消耗资源(CPU、内存、电量),造成手机
相关内容:
很多人手机越用越卡,就疯狂清垃圾、删软件,却发现效果甚微。其实华为手机里有5个默认开启的开关,才是拖慢速度、泄露隐私的“元凶”。这些开关藏得隐蔽,出厂就自动开启,十个人里九个没关过。

一、用户体验改进计划:后台偷传数据,拖垮运行速度
悄悄上传数据,占用内存还耗电
这个开关默认开启后,手机会持续收集你的使用数据(比如APP崩溃记录、操作习惯),后台偷偷上传给华为用于优化产品。看似无害,但长期累积的上传任务会占用网络和内存,老手机运行时会明显卡顿;
更关键的是,部分敏感操作数据可能被连带上传,存在隐私风险。打开“历史上传数据”就能看到,不知不觉中已有几十甚至上百条数据被上传。
关闭步骤:3步定位,一键关闭
1. 打开手机“设置”,向下滑动找到“系统和更新”;
2. 进入后找到“用户体验改进计划”,点击进入;
3. 把“加入用户体验改进计划”的开关关闭,关闭后可点击“历史上传数据”删除已上传内容。

二、跟踪管理:APP集体“监视”,隐私全泄露
所有APP可跟踪行为,精准窃取隐私
“跟踪管理”默认开启时,手机里的APP会获得跟踪权限,能跨APP收集你的浏览记录、搜索习惯、位置信息等。比如你在购物APP搜过手机,社交APP就会推手机广告;甚至通讯录、照片信息都可能被违规APP获取,给诈骗、骚扰提供可乘之机。
关闭步骤:一次操作,全APP禁用跟踪
1. 从“设置”进入“隐私”选项;
2. 找到“跟踪管理”,进入后会看到右上角总开关默认开启;
3. 关闭总开关,下方所有APP的跟踪权限会自动同步关闭,无需逐个设置。

三、个性化推荐/广告:信息被倒卖,广告狂轰炸
收集信息推精准广告,还可能泄露给第三方
个性化服务推荐和个性化广告是两个关联开关,均默认开启。它们会收集你的兴趣偏好、消费习惯等数据,一方面让手机频繁推送精准广告,占用屏幕空间还干扰使用;另一方面部分数据可能共享给第三方合作商,存在信息倒卖风险。
关闭步骤:分两步关闭,彻底告别精准广告
1. 打开“设置”,点击顶部搜索框,输入“智能推荐”并进入;
2. 先关闭“个性化服务推荐”开关,再返回关闭“个性化广告”开关;关闭后可点击“重置广告标识符”,清除已收集的兴趣数据。

四、应用启动管理:盲目全开启,后台疯狂耗电卡顿
APP后台自启,内存被占满
应用启动管理默认“全部自动管理”,但部分不常用APP会趁机在后台自启,比如一些工具类、资讯类APP,自启后会占用大量内存,导致手机卡顿、耗电加快,甚至偷跑流量更新内容。
正确设置步骤:常用APP保留自动,其余手动关闭
1. 从“设置”进入“应用和服务”,选择“应用启动管理”;
2. 微信、支付宝、短信等常用APP保留“自动管理”,确保后台接收消息;
3. 不常用的APP(如一年用几次的工具APP)点击进入,关闭“允许自启动”“允许关联启动”“允许后台活动”。

五、杂志锁屏/自动更新:耗电耗流量,老手机更卡顿
杂志锁屏耗流量耗电,盲目更新拖慢老手机
杂志锁屏默认开启,会自动下载高清壁纸和广告,不仅耗流量还增加耗电;而软件更新的“WIFI下自动下载”“夜间安装”等开关默认开启,老手机硬件跟不上新系统,强制更新后会出现卡顿、闪退等问题。
关闭步骤:分场景设置,兼顾体验与流畅
1. 杂志锁屏:“设置”→“桌面与个性化”→“杂志锁屏”,关闭“开启杂志锁屏”开关;
2. 软件更新:“设置”→“系统和更新”→“软件更新”,点击右上角“四个点”→“本机设置”,关闭“WIFI下自动下载”“夜间安装”“协同更新”,老手机可手动选择是否更新。

这5个开关中,用户体验改进计划、跟踪管理、个性化推荐/广告建议直接关闭;应用启动管理需“智能筛选”,而非全关;杂志锁屏和自动更新根据使用场景关闭。设置完成后,手机会明显减少卡顿和广告,隐私也更有保障。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