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阴阳学说与程式设计
这篇是接续Day6 用阴阳学说来理解0与1-程式语言的演进的文章,因为相关性不高,所以就移出来谈。
看完了整篇文章的应该会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斜着眼边看边说着:「一派胡言!我看看你到底要画虎兰到什么时候!」
第二种是十分震惊:「X!程式竟然跟阴阳有关欸!太酷了吧?真的假的啦!」
第三种是看完了完全没感觉的人。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是给第二种人的。
说实在,会将程式与阴阳学说连结,是因为当初看到那篇小说,到现在的悸动犹在,所以想在这次的机会里把那种有趣的感觉写下来。
我觉得现在的二进制电脑跟八卦的连结其实不太高,虽然真的有一点相似之处(上面说的那些),但是许多地方我在研究的时候是没办法切合的。
后来我看了许多资料,觉得曾经苏联研发的「三进制电脑」可能比较符合阴阳学说。
可能有人会问:「咦?阴阳不是走二进制的吗?怎么会跟三进制扯上关係?」
但是你看看清楚太极的符号会发现,他并不是纯黑纯白,而是带有眼睛的阴阳鱼,这也就表示他并不是完全的二分法。
而且在经典中也有相关记载
《道德经》:「道生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从无到有,演化成阴阳,再由阴阳交互作用,产生出无数种可能,这才是所谓的「道」,并不是单纯的二分法可以解释的。
三进制电脑
所以说……三进位的电脑比较符合道家的概念啰?
其实也不是欸(被殴
因为三进位和二进位不同的是,比起原本的无信号(0)、有信号(1),多了一个负信号(-1)。这种电脑我看网路上的文章是说当时苏联有生产过,但后来停产了,不过听说运行的挺不错的。
但重点来了,不管他有没有停产、运行的好不好,各位有没有发现,他还是没有说道阴阳交互的概念欸?
量子电脑
目前看下来,我觉得现代发展中,目前还在研究的量子电脑可能最接近道家的理论。
《太极图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其中主要的观念就是,从无极之中出现了太极(这些名词代表什么先不管),当太极动的时候「阳」就会出现,等动到极致就会产生「阴」,而静到极致之后又会重新开始动,这是一个迴返往复的过程。
所以说呢,「动」和「静」都是彼此的起始。因为一直在循环变动,所以等到我们去分辨的时候他才会呈现出阳或阴的状态,这样应该很好理解吧?
有趣的是,量子电脑的最小单位量子位元qubit,代表的是0和1的叠加态,同时处于多种可能,等到我们去测量的时候,才会崩溃成其中一个状态。
这就是有名的「薛丁格的猫」。
互渗律:一切客体、存在物、人工製品都有可被感受到的神秘属性和力量,神秘力量可通过接触、传染、转移等对其他存在物产生不可思议的作用。
(这部分我还搞不太懂,之后再来聊)
(再次申明,以上皆属之是浅薄的胡言乱语,请勿太过当真,谢谢哈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