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ered Modeler

计算机网路实验

B0929057 20230302结报2

壹、Lab1

一、Create a new project

一开始进入Rivered Modeler我们需要先设定一个新的专案

1. Create a new project--- 实验手册步骤

2. "Startup Wizard"实作步骤

初始我们设定"Project"与"Scenario"名称

选择entpty sceario

在Network Scale中选择"Official"

设定初始的X=200,Y=100单位值(这里我们先选择为"meters")

在"Technologies"中我们不增加新的需求(未来可能会用到)

最后,会有一个目前设定的统整页面,可以检视我们在StartUp中的所有设定,途中都可以按"Back"回朔去修改,没有错误就可以按下"Finish"

按下"Finish"后会开始建立专案,待进度条跑完后就完成新专案的建立

3. 设定完成后画面

结束后会跑出"Object Palette Tree",可以由视窗名称看到我们方才设定的名称,格式为'Project name'-'Scenario name'

create a new project结束

二、Create the Network

1. Create the Network--- 实验手册步骤

2. Create the Network--- 实作画面

首先我们开启上方工具列的"Topology(拓朴)" -> "Rapid Configuration(快速设定)"

开启"Rapid Configuration"视窗,选择"Bus"作为Configuration(设定) ,并按下"Next"

按下"Select Models",并在"Model List"中选取"ethcoax",并按"ok"

在快速设置中做以下设定

手册中目标画面注意:手册中可以看到"红色的箭头代表这不是系统的default预设值,也就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值"

修改完的画面

确认都没有问题后,按下"OK",便会产生以下画面,由生成图推得,我们刚刚设定框右下角的Tap=20代表nodes数,Head of bus"目前猜测"是代表Leader(Node0 的位置)

对照step4: 我们对着横轴(Horization Link)按右键并选取"Edit Attributes(Advanced)"注意1:到后面可以发现在"对横轴"与"对Nodes"与对"空白的其余地方"的右键设定是对不同项目的执行动作注意2:目前开启的视窗推测是跟我们一开始所选择的模型的进阶设定

首先会跳出"(Bus_0)Attributes",按model后等待一下,跳出以下"Choose Bus Link Model"视窗选择"eth_coax_adv",并按下"ok"

注意:前面的Bus_0是我们刚刚右键选取的对应node号,后面很常会有需要对"整体所选nodes"与对"单体node"的差异

对"Delay time",和"thickness"做更改

3. 设定完成后画面

手册中目标画面对照

确认都没有问题后按下"ok",出现下列画面,可以看到横轴设定完成(变粗)

三、Configure the Network Nodes

1. Configure the Network Nodes--- 实验手册步骤

2. Configure the Network Nodes--- 实作画面

对随意一个node点按下右键并点选"Select Similar Nodes"进行nodes全选

选完后会出现"圈圈"表示所选的node,并按下"Edit Attributes"

因为我们是要对全部的nodes套用同样设定,所以先将视窗右下角的"Apply to selected objects"做选择

注意:这很重要,同我们方才说对单一node与对所选nodes的设定都会影响到结果!

将"Traffic Generation Parameters"的"+号"阶层展开,这里我们要对On/Off model做两项设定:

"On State Time(seconds)"设为exponential(100)"Off State Time(seconds)"设为exponential(0.00001)注意1:图中反白处不需要更改,仅是示意(滑鼠刚好停在那裏),是改反白处的下列两项!注意2:这里就可以看到视窗名称前缀词变为node_14,因为我们初始点选右键的是他

对"On state time"的设定画面

对"Off state time"的设定画面

修改完后的对应截图

相同,我们将"Packet Generation Arguments"的"+号"阶层展开,做以下两下设定

"Interarrival Time(seconds)"设为exponential(2)"Package Size(bytes)"设为constant(1024)

3. 设定完成画面

实验手册目标画面对照

再度检查整体设定,没有问题就可以按下"ok"

因为是初学使用,所以在每个有做设定改变的地方都要记得存档,按下工具列"File"->"Save",而第一次存档时会让我们选择欲存取的位置

四、Choose the Statistics

1. Choose the Statistics--- 实验手册步骤

2. Choose the Statistics--- 实作画面

对一般的工作地方(Workspace, 除了node或links)按右键->"Choose Individual DES Statistics"

将"Global Statistics"展开并执行下列事项,完成后按下"ok"

将"Traffic Sink"展开,并将"Traffic Recieved(packets/sec)"打勾将"Traffic Source"展开,并将"Traffic Sent(packets/sec)"打勾注意:这里会这样设定是因为我们要观察"每秒的封包传输量"

按下工具列的"DES"->"Choose Statistics(Advanced)"

展开"Global Statistic Probes"->对"Traffic Sink.Traffic Recieved(packaets/sec)"按下右键->"Edit Attributes"

注意:这里可以看到后面的"(packets/sec)"就是我们刚刚对traffic source和sink做的设定

开启(pb0)Attributes视窗后,更改下列两项目,完成后按下"ok"

将"Scalar data"设为enabled(点击一下可以切换enabled/disabled)将"Scalar type"设为"time average"(点击会出现选单)

将对pb0相同的步骤重複在pb1,"Traffic Source.Traffic Sent(packets/sec)"中!

很重要!因为第一次做的时候这里我漏看,没对pb1做设定,结果后面对全部Scenirios做完设定后才发现绘图区没有出现source的选项,后来自己debug到这里才发现是少了他,结果要一个个切换Scenirio去改QQQQ

3. 设定完成画面

实验手册画面对照,确认无误后点选"ok"

存档

五、Run the Simulation

1. Run the Simulation--- 实验手册步骤

2. Run the Simulation--- 实作画面

run

设定执行时间

close

存档

开启一个新的Scenario

命名

对任一node按

记得勾

更改interrival time

Q1

可以切换scenario
Q2-1

Q2-2

Q3

Q4-1

Q4-2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