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带着各位通过Python的角度,开始认识JavaScript这个实用的程式语言。专为曾经学习Python或认识Python,并且想学习JavaScript的人们设计,将会频繁的提到每一种函式或语法与Python相关之处,便于将理解的知识再次利用,从中学习!
本文章同步发布于 OTP Blog 个人部落格,欢迎前往阅读!
前言
这篇文章和各位介绍两个内容
迴圈:让一段程式重複运行,可以将多行相同的程式整合,或是将一串重複使用的程式整合。判断式:判断一个条件,若条件成立 (true
) 则执行一段程式,若条件不成立 (false
) 则执行另一段程式。判断式
这边先让各位看看 Python 与 JavaScript 的判断式的差异:
# Pythonif condition1: # 首先判断第一种情况 statement1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一的程式elif condition2: # 否则判断第二种情况 statement2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二的程式else: # 若情况皆不成立 statement3 # 则执行皆不成立时的程式
// JavaScriptif (condition1) { // 首先判断第一种情况 statement1;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一的程式} else if (condition2) { // 否则判断第二种情况 statement2;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二的程式} else { // 若情况皆不成立 statement3; // 则执行皆不成立时的程式}
可以发现虽然两者的程式语法,符号方面有着相当的差别,但是使用方法大同小异。
接着便要着重于 JavaScript 的判断式和各位介绍啰!
if 判断式
if 判断式是 JavaScript 中的其中一种判断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由 如果...否则如果...否则...
的形式组成。
这是包含完整功能的判断式形式
if (condition1) { // 首先判断第一种情况 statement1;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一的程式} else if (condition2) { // 否则判断第二种情况 statement2;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二的程式} else { // 若情况皆不成立 statement3; // 则执行皆不成立时的程式}
其中的 else if
和 else
都是可以省略的,例如:
一个只判断一种情况的判断式
if (condition1) { // 判断第一种情况 statement1;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一的程式}
一个判断一种情况与否则的判断式:
if (condition1) { // 判断第一种情况 statement1;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一的程式} else { // 若情况不成立 statement2; // 则执行不成立时的程式}
一个判断两种情况的判断式:
if (condition1) { // 首先判断第一种情况 statement1;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一的程式} else if (condition2) { // 否则判断第二种情况 statement2; // 若成立则执行情况二的程式}
并且其中的 condition
是判断的情况,需是会回传布林值,也就是 true
和 false
,并且若需要判断两个条件同时符合,可以在两个条件之间使用 &&
,而若要判断两个条件其中一个符合,则使用 ||
。
此外,若 condition
只有一行,亦可以省略大括号,以这种形式撰写
if (condition1) statement1;
这边也和各位补充一些可以用于比较数字的符号,使用方法为 值 比较符号 值
,例如 3 > 1
会回传 true。
举一个实作的例子,请使用 VSCode 开启您的专案资料夹,并且创建一个档案为 ep5-001.js
,输入以下内容
let a = 10;if (10 === 11) { console.log('10等于11');} else if ( 1 + 1 > 2) { console.log('1加1大于2');} else { console.log('都不成立');}
存档后执行
node ep5-001.js
可以发现顺利的出现了「都不成立」的输出结果!
由于每一个条件的执行程式都只有一行,我们也可以将程式简化为这样
let a = 10;if (10 === 11) console.log('10等于11');else if ( 1 + 1 > 2) console.log('1加1大于2');else console.log('都不成立');
执行后发现出现了相同的结果!
迴圈
首先,让各位阅读 Python 与 JavaScript 的迴圈差异:
# Python# while 迴圈while condition: # statement# for 迴圈for x in sequence: statement
// JavaScript// while 迴圈while (condition) { statement}// for 迴圈for (init value; condition; action) { statement}
While 迴圈
while 迴圈通常用在迴圈要执行的次数不明确时,使用方式如下
while (condition) { statement}
程式在每次执行 statement
前皆会判断 condition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会执行,否则会继续执行后续的程式。
这边举一个实作的例子,让各位能够更加了解 While 迴圈
// 定义一个变数为0let i = 0;while (i<10) { // 当变数小于十 i = i + 1; // 将变数数值加1 console.log(i); // 输出该变数的值}
开启一个新的档案,命名为 ep5-002.js
并将此段程式码贴入,存档后执行,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可以发现迴圈在变数 i 小于 10 时持续执行,并且执行会将变数加 1 后输出,因此重複执行了十次,最后一次将变数改变为 10 并输出后,程式便终止执行。
For 迴圈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 For 迴圈,通常用于执行次数较清楚时,使用方式如下
for (init value; condition; action) { statement}
init value
初始定义一个变数,需使用第二集提到定义变数的方法,例如 let i = 10
condition
是让迴圈持续执行的条件,与 while 迴圈中的条件意义相同,例如 i >= 1
action
是每次迴圈执行完毕时,会执行的动作,例如 i=i-1
statement
是迴圈会重複执行的内容,例如 console.log(i)
这边举的例子,可以组成程式码如下
for (let i=10; i>=0; i=i-1) { console.log(i);}
亦可以写做
for (let i=10; i>=0; i=i-1) console.log(i);
请将这段程式码开启一份新档案 ep5-003.js
并贴入,并且执行,将回得到以下的结果
i 变数一开始被定义为 10 ,并且由于符合条件 i>=0 因此会进行执行,而输出10。每次执行后都会将 i 变数改变 -1,因此输出到 0 时 i 便被改变为 -1 ,而不符合 i>=0 的条件,因此停止运作。
以上便是本文对于迴圈介绍的内容啰!
结语
这篇文章和各位介绍了 JavaScript 中的 if 判断式,以及 While 迴圈与 For 迴圈,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迴圈与判断式是 JavaScript 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用在非常多的情况中,务必多多複习!
也别忘了多多追蹤这一系列的文章,也欢迎留言回馈自己学习的心得或问题哦!下篇文章再见啰!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