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elementary OS 6.0 (以下称 Odin) 释出后几天,我决定也来安装看看,想不到没有很顺利,安装的过程跟上一版 5.1 甚至无法相比,我在 VirtualBox 与 Mac mini 都安装过,最后是在 VirtualBox 安装成功。
VirtualBox 的部分
晶片组类型:ICH9、EFI:启用。
我试了几次的安装,而且,无论在 Windows 或是 Linux 版的 VirtualBox 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卡住。
后来,我才注意到,在安装过程,即使切换语言到 Chinese,显示上仍旧是 English,判定应该要用 English 介面完成安装,事实果真如此。
不知道是该说自己学乖了,还是想要避免又失败的无助感,安装完成,第一次进入系统时,还会要我们挑一次语言,我,还是先选 English。
进入系统之后,再把语言调成我想要的。
Mac mini 的部分
预设似乎是要使用者砍掉一整颗硬碟,并且只安装 Odin,…这一点对我来说,不是那么合用。硬碟分割的支援薄弱:(1)我是用外接硬碟安装的,同样把外接硬碟的压缩分割,进到安装介面后,想不到 Odin 无法自动侦测到,我只能手动去选择,这还不打紧,重点是不但安装不上去,还会把原本的分割表弄乱,我回到 Windows 之后,只能删掉一大部分的分割,也因此把当时该压缩分割临近的 Linux 砍掉重练,所幸,离得比较远的 Clear Linux 没有被波及到。
(2)另外,跟 ubuntu 20.04 一样,都会很主动去写内建硬碟的分割表:在硬碟一开始的地方,自动划出 100 MB Fat32 空间,写入 EFI/boot,这一个分割区是我接着想要安装 Oracle Linux 时,发现其已然存在,在 macOS 内建的硬碟工具上不会显示出来,由于目前对开机没有太大的影响,我暂时就不去改动它。其实,这一点在 Mac Pro 或 WinPC 上应该是相对比较好处理的:开机箱,把硬碟排线直接拔掉,应该就能搞定。
安装呒虾米的部分
iBus:系统内建的输入引擎,安装的方式,可以直接参考行易有限公司官网说明。
fcitx:立基于 ubuntu 20.04 的关係,可以直接在 Terminal 下一道指令:sudo apt-get install boshiamy-table-boshiamy,接着重新登入系统,就搞定。
附带一提的是 fcitx 安装启用后,iBus 就会自动关闭,原本系统设计好的快捷键,仍会延用过来,例如:其他 Linux 要切换输入法是 Win + Space 的组合键,Odin 预设用 Ctrl + Space 组合键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