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周五顺利成发与结训,因为这两天在恶补笔试的相关知识,所以没有时间补齐之前欠的技术文XD 先来发篇战斗营心得,之后再慢慢补充吧!
持续了半年的训练营时光在本週五划上休止符,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庆幸家人当初转达的报名资讯,以及六个月前自己下的决心,才促成了这趟奇妙的旅程。
大学依着分数和兴趣选了中文系就读,但当完兵后便面临了继续升学或进入职场的选择题,当时的自己其实对未来还蛮迷茫,便选了条比较熟悉的道路想先走走看,于是开始準备起研究所。一直到去年因着疫情越来越严峻,整体就业景况不如以往,开始再次思索起继续读下去的动机和未来出路等问题。然后我意识到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其实没有自己原本想像的高,选择读研究所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逃避行为,于是开始试着投递履历。
但一般的文组学生如果没有特殊专长,即使顶着国立四大的光环,要找到好工作还是不太容易。求职的那段日子在家人的推荐下接触了程式语言,意外发现自己其实蛮喜欢一步步解出程式谜题的成就感,在考量了未来职业前景和当下就业环境的状况后,我决定报名Cmoney开设的菁英软体工程师战斗营,希望透过半年的闭关训练,能够成为拥有业界即战力的工程师,这个目标很难,但我想这次我不会再逃避了。
从笔试前的java线上基础课程练习,到去年8月正式踏入程式营开始上课,完全没想到自己能在学习一个多月后,便能跟组员花费近四週的时间,一起缴出一个完成度还可以的游戏作品,真的要谢谢陆续提供建议和帮忙debug的战斗营老师和同学。之前有朋友好奇为什么程式营期中专题是製作游戏,我想是因为用java刻游戏的过程里,会更深刻的体会许多习以为常的功能要实现的好,其实没想像中容易,这会锻鍊到逻辑思惟和取捨的能力。做游戏的过程除了大量练习已学过的写code技巧,也会因为想实现某些酷炫的效果,而重拾起曾经畏惧的数学、物理概念,试图将其化用到程式码中。沉浸在这种强烈的自学动机与反馈感中,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很快。
期中专题结束后开始接触一些后端和安卓app前端开发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的课程可以说非常扎实和受用,回想如果没有老师引领解惑而单纯靠网路自学,要掌握和熟悉一大堆业界工具软体的功能与运用,可能要多花费两到三倍的时间摸索。
期末专题时我面临了另一项艰鉅的挑战 : 在一个半月里,从头自学swift语言,并开发出一款ios app! 如果是刚进入战斗营的我,可能会马上认输,但经过前期的训练后(特别是从java切到学习javaScript的那段日子XD),我跟同学们该买书的买书,该借电脑的借电脑,把握每天宝贵的课后时光,强迫自己尽速学习新的语言与工具。
期间幸运的被选进金尉公司实习,提早接触到一些业界的工作流程,从产品发想、建立trello工单、与pm讨论需求到每隔两天一次的进度报告,我们的产品在一次次的摸索中慢慢有了雏型。期间真的很感谢策略长Raxel、技术长Hank和pm Ginny 给予我们三个菜鸟的协助与包容。
印象深刻的是我后期的进度因为碰到几个意外的技术难点,赶不上安排好的时程,但他们还是一起帮忙提供了建议,让我捨弃掉部分原定功能而专攻核心功能,使得成发时不至于开天窗XD 更要感谢的是义务担任技术顾问的战斗营学长,感恩你让我前期少走了许多弯路;后期遇到卡很久的问题时,你也愿意利用下班时间,下来帮忙查看bug并提供建议,真的是个耐心满满的优良学长!
还要感谢其他组写ios的同学,互相提供手上有的教学资源到ios的小群组里,并在实作遇到问题后,互相carry解bug,一起在专业领域上进步,这种合作氛围真的让人着迷。
最后要谢谢家人在这半年提供的经济和精神支持,让我可以心无旁鹜地专心学习,希望之后面试顺利应徵上,就可以带你们出门来趟花东之旅啰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