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约出去吃饭、讲手机,还是透过电子邮件,跟员工沟通的重要性,就跟应该好好孝顺父母一样,很少有人不同意。然而,心里明明知道要做,但不是没空做,就是找不到好的方法。
公司杂誌(Inc.)日前访问了几位人力资源专家学者,整理出主管跟员工有效沟通的几个原则:
▓把沟通当作非完成不可的工作。让自己抱持沟通心态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把它视为一个待办事项规划。依照主管个别工作情况,而有不同的最佳安排。如果主管有时间,可以每天固定花十五分钟,轮流跟不同的部属进行一对一谈话,一方面了解每位员工目前的情况,一方面激励他们。主管也可以选择一天工作要开始时,集合整个工作团队统一简短谈话。
▓确保员工听到了。沟通的方式跟沟通的内容一样重要。主管要了解自己的长短处,看自己比较擅长用说的,还是用写的。选择员工最能正确接收到自己讯息的方式进行沟通。有些沟通只适合面对面,包括主管希望解决冲突、主管告知员工坏消息等;有些沟通则适合轻鬆随性,例如不定时举办聚餐,让同事聊聊自己的生活。
▓认真準备内容。一般人在听一段谈话时,通常只能记得三到五个重点,因此说得过长,可能混淆了沟通的主旨,达不到效果。主管事先花点时间,规划一下谈话的内容与顺序,力求简洁清晰。
▓慎选沟通地点。在哪里进行沟通,影响谈话的氛围。例如,如果是主管把员工叫进办公室,主管占了阶级上拥有权威的优势;反之,如果是主管走进部属的办公室,双方则比较像是同事合作。不同的沟通内容适合不同的地点。
▓建立一套员工可以表达想法的系统。例如意见箱、员工专线等,无论形式是什么,确保员工能够匿名表达,是重要关键。
▓回应员工的回馈。主管一旦开口询问了员工的意见,就必须认真看待,否则员工会发现主管只是做做样子,比没有询问还糟。遇到可以採纳的意见要确实执行,而认为不能採纳的,则要向员工解释原因。另外,适时给予员工的回馈奖励,例如公司因为员工提议而节省的支出,拨出一定比例当奖金。
▓偶尔安排越级沟通。跟低自己二到三级的部属谈话,确保自己不是完全不了解第一线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
来源:EMBA网站(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