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制作高速U盘是一项既有趣又实用的技能。以下是一个基于损坏固态硬盘(SSD)存储颗粒的U盘制作方法:
### 准备材料:
1. 一块损坏的固态硬盘(SSD)
2. U盘外壳
3. 热风枪
4. 剪刀或钳子
5. 电烙铁和焊锡
6. USB线
7. 电路板或PCB板(可选)
### 制作步骤:
#### 步骤1:拆解固态硬盘
1. 使用热风枪加热固态硬盘的螺丝孔,使其松动。
2. 用钳子或螺丝刀将螺丝拧下,打开固态硬盘外壳。
3. 小心拆解硬盘内部的电路板,注意保护电路板上的存储颗粒。
#### 步骤2:提取存储颗粒
1. 使用热风枪加热存储颗粒,使其与电路板分离。
2. 小心使用钳子或镊子将存储颗粒从电路板上取下。
#### 步骤3:焊接存储颗粒
1. 将提取出的存储颗粒焊接在U盘外壳的电路板上。
2. 使用电烙铁和焊锡焊接存储颗粒的引脚,确保连接牢固。
#### 步骤4:连接USB线
1. 将U盘外壳内部的电路板与USB线连接。
2. 使用电烙铁焊接USB线的引脚,确保连接正确。
相关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尘埃落第
到朋友公司喝茶吹水顺便维护一下网络,过程中发现一台电脑的固态硬盘坏了,早已过保修,情况为不认盘,我还没开口,老板就直接送我了,哈哈哈哈。
对于这些电子垃圾我是很乐意折腾的。外壳不展示了,直接开盖看看内部。看看有没有惊喜。

嗯。。。主控芯片3110,上网查查有没有教程,没查到。
好吧(ba第一声),看看储存颗粒是什么,上flashinfo查颗粒上的信息,结果没查到。

那就只能拆下来上测试架看看有什么u盘主控合适了。开工,拆颗粒。





上测试架看看是否能识别颗粒信息,可以识别的就是支持这种主控芯片。我的测试架有3281和903两种。



下面就看图说话吧。




这里跳过通过id增加开卡软件里的颗粒资料,下次单独开一篇教学。








好了,经过上面一轮测试架操作,说明3281是支持这颗储存颗粒的,下来,就将这颗储存颗粒贴到真正的盘板子上。








测速完成后还需要跑圈看看是否有坏块,全都通过不掉速。看来这个固态损坏是因为其中一颗储存颗粒损坏导致。
下面看看成品。

后续
FlashInfo里没有这个颗粒信息,我这里将储存颗粒信息和测速信息上报,为后人乘凉。



全文完。
ps:挖了个坑找机会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