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SSD)系统迁移是将现有的操作系统和数据从传统的硬盘(HDD)迁移到固态硬盘的过程。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固态硬盘系统迁移教程,适用于Windows系统:
### 准备工作
1. "检查硬件兼容性":确保你的固态硬盘与主板兼容,并且支持所需的接口(如SATA或NVMe)。
2. "备份重要数据":在迁移之前,确保所有重要数据都已备份,以防万一。
3. "下载迁移软件":可以选择使用Windows自带的迁移工具(如Windows Easy Transfer)或第三方软件(如AOMEI Backupper、Macrium Reflect等)。
### 迁移步骤
#### 使用Windows自带的迁移工具
1. "创建启动U盘":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 Easy Transfer,需要先创建一个启动U盘来启动迁移工具。
- 下载Windows Easy Transfer。
- 运行软件,按照提示创建启动U盘。
2. "启动计算机":将固态硬盘连接到计算机,并将启动U盘插入USB端口。
- 在BIOS中设置从U盘启动。
-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 Easy Transfer界面。
3. "选择迁移选项":
- 选择“迁移我的文件”或“迁移我的程序”。
- 选择“从这台电脑迁移到另一台电脑”。
- 选择“使用外部存储设备”。
4. "选择外部存储设备
相关内容:
DIY即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的乐趣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很多刚买了固态硬盘的朋友都在烦恼,如何将原有机械硬盘上用熟的操作系统直接迁移到新固态硬盘呢?看完这篇文章后你都可以教别人啦。
机械硬盘时代4K高级格式化尚未普及,很多老系统盘的分区都是4K未对齐状态,将系统克隆到固态硬盘后会出现不对齐的问题吗?为了检验这种意外情况,我将克隆源盘的分区状态置为未对齐,然后进行系统迁移,考察最终固态硬盘上克隆出的系统能否自动对齐4K:
方法1:使用固态硬盘厂商附送系统迁移软件
一些实力较强的固态硬盘厂商会选择随盘附送系统迁移软件方便用户使用,有些品牌仅为高端产品赠送,而有些则是旗下所有型号通用,比如今天演示使用的东芝固态硬盘。
东芝为Q300系列(包括Q300 Pro及Q300)提供了系统迁移软件NTI Echo的OEM版,该软件售价9.99美元,而东芝固态硬盘用户可以下载OEM版本免费使用。在Q300系列的包装盒中找到快速安装指南,其中就包含了系统迁移软件的下载地址。
在注册和下载后可从邮件中获得唯一的SN安装序列号,安装过程需要将这个序列号正确完整的输入。NTI Echo的中文界面简介易用,即便是电脑新手也非常容易使用。
默认设置是克隆整个机械硬盘的内容到东芝固态硬盘,不过考虑到现在固态硬盘容量普遍比机械硬盘低,可以手动设置只克隆C盘的数据。
还可以手动调整克隆后固态硬盘的分区大小,一般单个分区即可。
使用东芝赠送的NTI Echo软件迁移后的系统会自动完成4K对齐操作。
方法2:使用第三方软件分区助手
分区助手一款中文界面的免费软件,除了可以完成分区创建和调整之外,也能实现系统迁移功能,适用于所有品牌的固态硬盘。
点击左侧的“迁移系统到固态硬盘”即可开启迁移向导:
可能是太过模仿过去的分区魔术师软件,分区助手在迁移向导进行到头之后居然并不会自己开始克隆工作,而是需要手动点击左上角的提交按钮才行。
最终通过分区助手迁移的系统,在固态硬盘上也实现了自动4K对齐。
看完今天的文章,是不是会感觉系统迁移其实很简单呢?系统迁移成功之后,最好进入主板BIOS设置,将第一引导设备改成固态硬盘,这样就不用担心电脑又从机械硬盘启动起来的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