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睡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可能会对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影响:
1. "影响睡眠质量":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种调节睡眠的激素。因此,睡前使用手机可能会推迟入睡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2. "身体兴奋":手机中的内容往往能激发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这是一种与奖励和愉悦感相关的神经递质。这种兴奋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从而影响睡眠。
3. "长时间影响":长期睡前玩手机可能导致慢性睡眠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免疫力下降、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4. "外貌变化":长时间熬夜和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皮肤暗沉、黑眼圈、眼袋等问题,甚至可能加速皮肤老化。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
- "设定“睡前禁令”":睡前至少1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 "放松身心":睡前可以尝试阅读纸质书籍、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 "规律作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
总之,睡前玩手机确实可能对身体和睡眠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尽量避免。
相关内容:


本文191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以为只是刷了8分钟,其实你的身体已经被兴奋激素“绑架”了整整一小时。
很多人说自己“睡前就刷几分钟手机”,结果越刷越精神,一看时间,凌晨1点了。最可怕的是,你以为只是少睡了一会儿,实际上你的身体、皮肤、甚至大脑,已经在慢慢“变丑”。

蓝光不是光,是“兴奋剂”
手机屏幕的蓝光,是最容易让人清醒的光线。它能直接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就是我们身体里的“睡眠指令”,它在晚上分泌,告诉你该睡觉了。
有研究发现,晚上接触蓝光30分钟,褪黑素的分泌会减少22%到50%。而哪怕只刷8分钟手机,大脑也会误以为“白天又来了”,开始进入清醒模式。
也就是说,你刷手机的那8分钟,可能让你熬夜1小时。
参考来源:美国哈佛医学院睡眠医学中心,《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研究。

褪黑素被砍,睡眠质量全崩
你可能会说,我刷完手机也照样能睡啊,哪有这么夸张?问题是,你睡了,但没睡好。
褪黑素下降,直接导致深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延长、夜间醒来次数增加。
更可怕的是,睡眠质量下降,不是第二天困一会儿那么简单,而是从代谢到免疫系统都出问题。
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也就是你更容易胖、血糖更难控制。而免疫力下降,意味着你更容易感冒、上火、感染病毒,还更难恢复。

脸上的胶原蛋白,会因为你熬夜一晚而流失
很多人说“我年轻,熬夜一点没事”。但你要知道,皮肤修复、胶原蛋白合成、自由基清除,这些“美容大事”,全部都在深睡眠时进行。
如果你每天都在用手机把深睡眠时间“榨干”,你脸上最先出现的就是:毛孔粗、肤色暗、长痘、法令纹明显。这些不是护肤品能解决的,是你身体的“底子”垮了。
美国《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曾刊登研究指出:熬夜一周,皮肤屏障功能下降30%,痘痘发生率上升27%。

你以为只是“睡不着”,其实是“神经紊乱”
刷手机最大的问题,不只是蓝光,而是信息过载。
你躺在床上刷短视频、看新闻、回微信,看似是“放松”,其实你正在给大脑加班。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这类“应激激素”会大量分泌,让你大脑高速运转。
你越刷越兴奋,越看越停不下来,这是生理机制,不是你意志力差。
这类应激激素会让你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呼吸变浅,身体进入“战斗—逃跑”模式。问题是,你根本没在打仗,你只是准备睡觉。
结果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做梦特别多、醒了还累。

短期是困,长期是伤脑
长期睡前玩手机,会慢慢把你的生物钟“搞乱”。褪黑素错峰分泌,皮质醇早上不升反倒晚上升,你整个人的节律错位。
这不仅仅是影响睡眠,还直接影响记忆力、判断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长期睡眠紊乱与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年轻人,越是晚睡晚起,越容易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下降。
你以为你是“夜猫子”,其实你是“大脑在慢性缺氧”。

你越追求短暂快乐,越是被困在长期折磨里
很多人说,白天太累了,只能晚上刷手机放松一下。但你要知道:你晚上刷手机获得的“放松”,白天会用十倍的疲惫来还。
你以为你刷的是放松,其实你刷的是慢性失控。更可怕的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你会越来越难入睡,越来越依赖手机,形成一个“越困越刷,越刷越困”的死循环。
变丑只是表象,变“笨”和“病”才最可怕
皮肤差、黑眼圈、长痘只是最外在的提醒。真正的伤害,是你身体内部的运行节奏被打乱,是你激素水平乱套,是你大脑在一点点退化。

熬夜不是不睡觉,而是身体“被迫”醒着。
而你以为的“刷几分钟手机”,其实是把身体推向慢性灾难的第一步。
医生的建议:不是别玩手机,而是别在该睡觉的时候玩
我们都知道手机很难戒,但你至少要把手机放在“该放的时间”。
建议:睡前1小时关闭所有电子屏幕,把手机放出卧室,换成纸质书、音乐、冥想,哪怕是发呆。
你的身体会感谢你,大脑会放松,褪黑素会自然分泌,皮肤会悄悄修复,心脏会平稳跳动,你会更快入睡,也会睡得更深。
你人生的状态,不在手机里,在枕头上。
别再骗自己“我就看几分钟”,你每次拿起手机的那一刻,都是在用健康做赌注。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资料来源:
①.王秋红,赵璐璐.蓝光对睡眠节律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3):234-238.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21.03.011
②.Chang A.M, Aeschbach D, Duffy J.F, et al. Evening use of light-emitting eReaders negatively affects sleep, circadian timing, and next-morning alertness. PNAS, 2015,112(4):1232-1237.
DOI:10.1073/pnas.1418490112
③.世界卫生组织. 睡眠与健康专题报告. 2023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