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似乎在描述一个人通过帮助他人解决烦恼而感到满足和有价值。这里的“她的手机成解忧‘热线’”意味着她通过手机帮助他人排忧解难,而“一个鞠躬,觉得做这些值得”则表达了她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的内心满足。
这种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利他主义”或“助人行为”,即个体出于无私的动机,自愿帮助他人。这种行为不仅能给他人带来快乐,也能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解释为什么她觉得帮助他人值得:
1. "满足感":帮助他人可以让她感到自己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2. "成就感":当她看到他人因为她的帮助而变得更好时,她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3. "社会联系":通过帮助他人,她可以建立和加强社会联系,这有助于提升她的社交地位和归属感。
4. "自我实现":帮助他人是实现个人价值观和目标的一种方式,这有助于她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她通过手机成为他人的“热线”,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感到非常值得。
相关内容:

中新网柳州3月8日电 (王以照)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机务段有一条为职工排忧解难的“霜姐热线”,它的创建者是检修车间的工会主席梁霜。从除夕开始,曾身患癌症的梁霜,带领工友一起测温消杀,为隔离的职工送饭送菜排忧解难,主动担当抗疫主力。
3月8日妇女节前夕,中新网记者在柳州机务段检修车间见到正在进行上班前测温的梁霜,寒暄、测温、放行一气呵成,干脆利落。放下测温枪后,已经52岁的梁霜身先士卒,背起了装着消毒液的喷雾器,与同事投入到检修车间的消毒当中。

梁霜在进行上岗前的测温。王以照 摄
柳州机务段的工作围绕着火车展开,管理着382台火车头和大量的火车司机,是铁路运输中极为的关键一环,防疫压力重大。从除夕开始,连续20多天奋战在一线的梁霜病倒在岗位上,被单位强制休息7天。
“当时就觉得有点绷不住了,全身发冷,比较疲劳疲惫,医生说可能是劳累过度,身体抵抗力不是太好,所以就造成细菌性的感染,最后诊断是普通的肺炎。”梁霜说道。
工作30余年来,梁霜一直是个热心肠,主动尽自己所能帮助职工,生活援助、心理咨询乃至婚姻介绍无所不包,她的电话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霜姐热线”。

梁霜在进行上岗前的测温。王以照 摄
梁霜所在车间的职工来自五湖四海,疫情期间,省外返岗的员工都要进行隔离。考虑到职工和家属生活多有不便,长期宅家也容易出现心理焦虑抑郁,梁霜主动打电话进行心理安抚,并成立“霜姐真情服务队”为隔离的工友送菜送饭。
“因为职工是在单身宿舍隔离,不能到食堂去吃饭,所以我们就组织了霜姐真情服务队,每天给他送饭或者买菜给他,一直坚持了14天。”梁霜说道。

梁霜在进行上岗前的测温 王以照 摄
热心的梁霜也获得工友们的一致认可。其中对她触动最深的还是1997年前后,一个22岁年轻职工给她的一个鞠躬。那位职工同样是患有癌症,肿瘤压迫视觉神经导致其失明。职工来自广西河池七百弄乡,曾被称为“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是中国的贫困角落。春节到职工家中慰问时,梁霜被糟糕的生活境况、破败的房子所震撼,将身上所有的钱全部掏给职工的家里,帮他们改善生活。
“后来这个职工回到段上办理医保的事情,当时我刚好和一个同事从段上走出来,突然就看到前面有一个职工,突然转身就向我鞠躬。他讲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记住了你的声音,我瞬间一愣,他说霜姐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那我就给你鞠个躬感谢你吧,当时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一个职工能从一个小事上记住你,就说明我干这个事情很值得。只要你给予职工一点帮助,他回馈你的就肯定是真情。”梁霜说道。

梁霜背着喷雾器在对检修车间进行消杀灭菌。王以照 摄
10年前,梁霜不幸患上癌症,她的工友纷纷鼓励她帮助她,经历过4次大手术后,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家人同事的支持,梁霜最终成功的走出了癌症的阴霾。
“在我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职工也帮助了我,职工也给我生存下去的希望,因为在我生病期间,很多职工都打电话给我,说霜姐你一定要回到这个团队,我们都很需要你,所以这也成为我努力工作的一个方向和动力。”梁霜说道。(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