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科技巨头HTC,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败的?

HTC(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佼佼者,但自2011年发布HTC One系列以来,公司逐渐走向了衰败。以下是HTC走向衰败的一些主要原因:
1. "过度依赖高端市场":HTC在早期将产品定位在高端市场,虽然产品质量优良,但高昂的价格使得市场占有率受到限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HTC的这种策略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
2. "安卓手机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安卓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众多品牌如三星、华为、小米等纷纷加入竞争。这些品牌在产品线、价格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对HTC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 "产品创新不足":尽管HTC在硬件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但在软件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相对滞后。与苹果、三星等竞争对手相比,HTC在操作系统优化、用户界面设计等方面存在差距。
4. "市场营销策略失误":HTC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同时,HTC在产品推广和品牌形象塑造方面也存在问题,使得消费者对其品牌缺乏信心。
5. "专利战影响":HTC在专利领域投入巨大,与苹果、微软等公司展开专利战。虽然这些诉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HTC的品牌知名度,但高昂的诉讼费用和长期的法律纠纷严重拖累了公司的业绩。
6. "管理问题":HTC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

相关内容:

近期,媒体报道了一则触动很多人心弦的消息。消息称:“中国台湾最后一家HTC门店关闭,原门店变成了水煎包店。”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对此,HTC官方幽默的表示“也想知道水煎包好吃吗?”同时澄清,HTC官方专卖店其实很早以前就没了,这家店属于经销商,不是官方专卖店。


这一回应,虽带有些许自嘲,却也透露出几分无奈,让人不禁回想起HTC曾经的辉煌。


要知道,HTC曾被誉为“安卓之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代工厂和生产商。辉煌时期,它曾与苹果、三星分庭抗礼,全球市值也仅次于苹果,并且坐拥历史上多个第一:第一款Windows智能手机、第一款安卓手机、第一款4G手机......


然而,就在短短数年间,这个曾经的安卓王者却迅速走向了没落,从市场的焦点滑落至边缘,甚至不得不通过出售团队、专利和工厂等方式来维持运营。

HTC的陨落,也成为了业界内外热议的话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品牌兴衰背后原因的深刻思考。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HTC的陨落?


HTC发展史:从代工厂到手机行业巨头


说起来,HTC一开始的主营业务并不是做智能手机,而是为各家厂商做代工,和富士康类似。


1997年,号称“经营之神”、“台塑大王”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创立了宏达电(亦称HTC),毅然跳进手机、平板电子零件代工领域。

在早期阶段,HTC专注于为惠普、康柏等知名品牌生产掌上电脑服务,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高效的生产能力,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PDA代工厂商。


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HTC与康柏合作,生产搭载Windows CE系统的掌上电脑iPAQ36XX,这个产品曾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里功能最强之PDA,宏达电和康柏因此名声大振。数据显示,2001年,掌上电脑全球出货量289.7万台,而由HTC代工的接近一半。


2002年,微软发布了一款基于PAD设备的PPE手机操作系统,王雪红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是HTC由PDA代工向手机制造领域转型的机会。凭借着在PDA领域积累起的丰富经验,HTC很快的便推出了自己制造的第一款手机产品:PDA phone。


这款手机吸引了诸多欧洲电讯运营商的目光,HTC也因此收获了许多欧美手机品牌的代加工订单,借助着PDA phone的成功,HTC在行业中很快声名鹊起,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Win Mobile代工厂,垄断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包括惠普、康柏、戴尔、富士通西门子等一线品牌的WM手机,几乎全部都是由HTC代工生产。


随着智能手机浪潮兴起,HTC不甘心自己只做代工,开始转型。


2006年6月,HTC官宣进军智能手机行业,并发布了首款冠以自己名字的智能手机——HTC Touch。相信很多80后仍还记得这款手机,创新的加入了HTC TouchFLO交互界面,单手操作成为可能,但5000元以上的售价,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梦。


2007年底,HTC加入了由谷歌主导的“开放手机联盟”,开始着手于安卓智能手机平台,2008年9月,HTC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T-Mobile G1。


如果说2007年苹果推出的第一代iPhone改变整个世界,那么HTC G1的发布便从此改变了智能手机的走向,让全球除苹果之外所有的品牌都在使用这个安卓操作系统。当时,MTK、塞班、微软等系统不断混战,刚问世的安卓系统并不被看好,而HTC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据悉,在当年,HTC G1预售期就售出了150万部,远远超出了运营商和消费者的预期。后续推出的HTC G3(HTC Hero)也非常给力,率先用上了多点触控的电容屏,加上强大性能和独特的人体工程学外形设计,让HTC一举夺得了巴塞罗那“移动通讯世界大会”上的最佳移动终端奖,一炮而红。


此后G7、G10、G11、G12的接连推出不仅让HTC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攀升,市值更是直接翻倍。HTC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在2010年的MWC上,HTC Hero荣膺“2010年度最佳手机”大奖;在2011年的MWC上,HTC还拿到了“2011年最佳手机公司”大奖。


也是这一年HTC市值338亿美元(约2000亿元),全球份额21%,仅次于29%的苹果。销量达到4300万台,干趴了死守塞班系统的诺基亚,销量一举超过三星,成为当时卖得最火的安卓手机品牌。


而当时身为HTC董事长的王雪红,身价也超越郭台铭,成为该年度的台湾首富。彼时,HTC董事长王雪红甚至放言,如果未来手机厂商只剩两家,HTC一定是其中一家。但是这个时候,HTC的危机悄然来临。


HTC陨落路:从安卓之王到无人问津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巅峰过后必然就是下坡路,HTC也不例外。就在HTC登顶的2011年,苹果发起了针对HTC的“绞杀”,以专利侵权为由对HTC提起诉讼,要求美国禁售HTC的全部29款手机。


同年12月,美国国籍贸易委员会判定HTC部分手机侵犯iPhone专利,并禁售HTC相关产品。禁令实施后,HTC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数据显示,2012年,HTC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从24%暴跌到6.2%。


接下来的几年里,众多手机同行开始围剿HTC,诺基亚、微软、三星、黑莓纷纷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禁售HTC手机。如2012年,诺基亚也对HTC发起了专利诉讼。2013年4月,HTC新品HTC One在荷兰遭禁售;10月,部分机型在英国遭禁售;2014年年初,部分机型又在德国遭禁售,原因几乎都是“侵犯了诺基亚的相关专利”。


当时有媒体称这是全球手机行业对HTC的一场“屠杀”这也造成HTC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大幅减少。公开信息显示,HTC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21%迅速滑落至2013年第一季度的2.5%,到第二季度,HTC更是跌出了全球十大智能手机榜。


如果说苹果和诺基亚的专利战,让HTC摔倒了,那么国内华米OV等厂商的崛起,则逐渐让HTC失去了苟延残喘的生存根基和未来的想象空间。在欧美战场失利后,HTC试图通过开拓新市场来挽回颓势,于是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大陆市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此时的国内市场,在华米OV等本土品牌的猛烈攻势下,凭借高性价比、美颜相机、以及酷似iPhone的外观设计,配合精准的营销策略,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比之下,HTC却显得步履蹒跚,其“机海战术”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因频繁更新换代和价格跳水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


更让人疑惑的是,虽然HTC主攻中国市场,但态度却很高傲,甚至还区别对待。比如,消费者发现,HTC One S在中国大陆这边用的是骁龙S3 8260处理器,其他地区则用骁龙S4的8260A,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性能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2013年上市的HTC M7,还有人记得吗?M7是HTC出品的经典安卓手机之一,也是全球首款全金属机身手机。其独特之处在于120道工序一体式金属外壳,据说工艺难度完全超过了当时iPhone 5,树立了行业新标杆,并被后来众多追随者竞相模仿。


但当M7国行版上市之后,其金属一体后盖竟变成了廉价的三段式开合后盖。很多消费者买到后,发现其中框缝隙很大,特别是电源键、USB接口处非常明显,后盖卡扣处也有各种毛边,机身相比海外版也更厚,品控似乎也更差。


到了M10这代又搞了个“高低配”策略,国行版本就是其中的“低配”版本,这一策略直接引发了国人的强烈不满!这种区别对待,让大陆消费者非常失望,这也被诸多网友视为是HTC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之举,一系列连锁效应也让HTC口碑快速下滑。


反观苹果和三星,它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就远高于HTC。苹果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其掌门人库克多次造访中国,开微博,登长城、发祝福等等等等;三星官网标语更是直接表示:”中国三星电子—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与中国社会的企业“。这种态度也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使得它们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实际上,在产品技术创新上,HTC也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M7的独特机身设计让HTC扬名立万,但后续的M8和M9都是和M7一样的“双下巴”设计,外加UI层面的影响,实际下巴层数甚至来到了四层,进一步挤压了手机的有效显示区域。与此同时,苹果、三星等竞争对手不仅极为重视中国市场,还在不断地推出新的设计和功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拉开了与HTC的差距。


最终,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HTC的业绩开始急剧下滑,市场份额大幅缩水,消费者口碑一落千丈,股价也跌至谷底。据相关数据显示,HTC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短短几年内,从巅峰时期的数千万部锐减至不足百万部。


可以说,到了2015年,HTC的手机业务已经是勉力支撑,“跌”这个字无处不在,手机出货量在跌,市场份额在跌,消费者口碑在跌,股价也跌到不能再跌。虽然HTC在2017年和2018年陆续发布过U11、U11+、U11 Life和U12+等产品,但因为高高在上的价格与较低的产品竞争力,导致它们最后也是惨淡收场,HTC这个名字也无人问津。


到2017年的时候,HTC以6.3亿元卖掉了在中国上海的工厂,要知道,在最鼎盛的时候,这里的月产量高达200万台手机。也是在这一年,HTC将智能手机业务打包卖给了谷歌,VR成为了HTC押注的未来,而VR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小结


从名不见经传的代工厂,到业界首屈一指的安卓手机之王,再到泯然众人。HTC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尊重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