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捡的手机消费,会被处罚吗?

如果捡到手机后使用,这通常被视为非法行为,可能会受到以下处罚:
1. "民事责任":捡到手机的人可能需要赔偿手机的主人因手机被使用而造成的损失。
2. "行政处罚":在一些地方,捡到物品不归还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比如罚款。
3. "刑事责任":如果捡到手机后使用,并且涉及金额较大,可能会构成盗窃罪,从而受到刑事处罚。
因此,捡到手机后应该尽快联系失主归还,而不是私自使用。这不仅是对失主的尊重,也是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如果您捡到手机,建议您采取以下行动:
- 尝试找到手机的主人,可以通过手机中的联系信息或者寻找失主留下的便条。 - 如果无法找到失主,可以考虑将手机交给警察或相关部门。 - 不要使用手机进行任何消费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总之,捡到手机后使用是违法行为,应当避免。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捡到手机

没有联系失主

反而利用手机免密支付

胡乱消费

那么

捡到手机并消费的人

会受到处罚吗?

近日

灵宝市公安局

就处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请往下看

基本案情

近日,灵宝市公安局金城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其手机微信莫名产生消费记录,请求民警帮助。

经民警询问得知,报警人前不久将手机遗失,由于手机比较旧,便没有去寻找,就买了一部新手机,近日发现微信上了多了一些莫名的消费账单,消费地点是其从未去过的地方。通过仔细调查研判,民警迅速锁定了嫌疑人张某一(化名)和张某二(化名)。经民警积极规劝,两名犯罪嫌疑人到金城派出所投案。

经查,张某二在朱阳镇某处捡到了报警人遗失的手机,因未能找到失主,在多次尝试后,成功破解了手机开机密码。本可通过通讯录联系人找到失主,张某二却“见财起意”,打起了报警人微信零钱的主意,和嫌疑人张某一先后用这部手机消费共计2955.25元。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群众损失已经被追回,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以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报警人丢失手机后,暂时失去了手机的占用权(非所有权);张某二捡到手机后,对手机本身的临时占有并不违法。但是,此时报警人对微信里的资金并未丧失所有权和占用权,张某一、张某二使用报警人微信的付款码进行消费,属于盗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民警提醒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时禁不起诱惑,用拾取来的手机消费,达到一定数额或次数,便会触犯刑法,得不偿失!同时,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机务必妥善保管,并设置手机密码和支付密码,以便在手机不慎丢失时,对不法之徒设置重重防线。手机丢失后,应第一时间对手机卡、银行卡、微信账号及支付宝账号进行挂失或冻结,避免损失扩大。

转自:平安灵宝

来源: 平安三门峡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