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二手车“套路贷”投诉频发,回避责任市值缩水声誉受损

您提到的关于优信二手车因“套路贷”问题而引发的投诉频发、回避责任、市值缩水及声誉受损的情况,确实是近年来该行业及公司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梳理:
"1. “套路贷”投诉频发:"
"定义:" “套路贷”通常指借款人并非自愿或被误导签订高额贷款合同,过程中可能涉及虚假合同、制造违约、非法催收、暴力催收等手段,最终目的是非法侵占借款人财产。 "优信涉及问题:" 优信二手车在提供贷款服务时,被部分用户投诉存在以下问题: "信息不透明:" 贷款利率、手续费等关键信息不明确,导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过高债务。 "诱导贷款:" 以低息、零息等优惠为诱饵,诱导用户贷款购买二手车,但实际上综合成本很高。 "合同陷阱:" 签订的合同条款复杂,存在大量不利于用户的条款,甚至有虚假条款。 "非法催收:" 部分合作金融机构或平台外包催收团队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等非法手段进行催收。 "投诉渠道:" 用户主要通过消费者协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监管部门等渠道进行投诉。
"2. 回避责任:"
"反应迟缓:

相关内容:

新经济企业声誉风险榜26期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企业声誉数据库1月1日至9日舆情监测显示,优信二手车平台最近陷入“套路贷”风波,消费者普遍反映曾经遭遇还款变多、暴力收车、贷款买车变融资租赁等问题。随着负面舆情升温,优信品牌形象、企业声誉受到冲击。截至1月8日,优信股价已经连续下跌10天,市值缩水近60%。


企业声誉风险

优信负面舆情风险偏高 声誉波动下滑至中下游

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声誉风险监测模型评估,以5分满分计算,优信二手车平台的声誉风险为3.7分,属于偏高风险。

在事件层面,多名消费者的投诉与质疑使得优信平台信誉受冲击,同类问题多发表明事件并非个例,优信二手车事件风险最终得分3.5分。在应对层面,面对多家媒体连续报道,优信二手车平台至今仍未通过官方渠道就“套路贷”问题发表回应。在相关媒体报道的回复中,优信也并未承认自身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任何问题,其不存在“套路贷”的说法与消费者的维权、投诉与质疑在此次舆情中相互催化,一方面加剧了消费者对于优信二手车平台的不满与抵触,使得舆情升温,对企业声誉造成贬损;另一方面,优信股价在呈现下跌态势,市值缩水近60%。在应对滞后性、无效性与消极性风险上,优信二手车平台得分均为4分。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企业声誉数据库监控显示,此次负面舆情的爆发,使得优信二手车平台声誉值连连受损,其中1月2日明显下跌,相较于前一天声誉排名下降27位,声誉值下跌1.4,企业声誉排名由行业上游跌至中下游水平,之后声誉呈现波动下滑。


公众诉求

逾三成受访网友称交易过程未完全保障知情权

监测显示,优信方面的回应并未满足大部分网友的诉求。32.7%的网友认为二手车的交易过程并未完全做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另有17.4%的网友希望能够尽快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高睿明律师认为,由于融资租赁的交易模式与消费者日常理解的贷款买车有所不同,这种舆情的持续出现可能会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感降低。

风险评估

用户对平台信任感下降 诚信经营才能赢回信任

此次舆情之所以快速发酵,一方面是井喷式负面舆情与投诉,另一方面是优信二手车面对舆情时回避责任的态度。由于信息不对等,处于二手车交易劣势的消费者投诉后迟迟未得到官方正向反馈,导致用户对平台信任感下降。同时,消费者在维权途中难以提供优信二手车工作人员误导欺诈的证据,也就极其容易令消费者产生被平台欺骗的心理,两种情绪叠加使得舆情发酵至难以控制。企业如何挽回声誉?李荣川律师指出,无论哪个行业,口碑是第一位,坚持诚信经营才是立足之本。高睿明律师也表示,明确让消费者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交易模式内涵以及交易中对其存在的限制,清晰明确的交易内容、交易方式,可以让消费者对平台信任感提升,从而挽回受损声誉。

公众情绪值

负面情绪 75% 回避责任加深用户抵触情绪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情绪模型监测显示,1月9日,网友对于优信二手车负面情绪占比达75%,其中悲观情绪28%,厌恶情绪3%,疑虑情绪44%。负面情绪中疑虑情绪占比最高,其次为悲观情绪,说明随着负面舆情持续发酵与优信方面回避责任的回应姿态,用户对平台已经逐渐由不信任转变为抵触。大部分的疑虑情绪用户已经转变为悲观、厌恶情绪,舆情风险可能进一步提高。

民意倾向

81%受访者对优信好感度下降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网络民调显示,截至1月9日,受访者中对于优信二手车“套路贷”问题关注度为95%,对优信二手车的回应满意度仅7%,由于此次舆情而对优信二手车好感下降的受访者占比达81%。同时,70%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融资租赁”与传统贷款买车的区别,89%的受访者称未来可能不会在优信二手车平台购买二手车。

扫码进入企业声誉数据库

27/车置宝回避差评舆情声誉受创,超八成受访者望平台出面回应

26/数据造假业务缩减?人人车回应模糊声誉风险攀升,受访者信任降低

25/交付作假?价格欺诈?退单风波?威马汽车声誉值掉5%!降20名

24/马蜂窝“数据造假”声誉受损,流失了多少用户信任?

23/被指整改乏力诚意不足 货拉拉声誉值下挫5%

22/驴妈妈再现捆绑销售,回应模糊致使悲观情绪占比高达37%

21/土巴兔又曝合同陷阱声誉值连续阴跌,七成网友担心掉坑

20/深陷“甲醛门”的自如声誉值跌13%!网民悲观情绪占比近四成

19/这家公司声誉值7天跌20%!同袍货拉拉约炮门也“拉仇恨‘’!

18/自如声誉凉凉了?被指哄抬房租遭约谈查处,网民负情绪居高不下

17/信息泄露屡遭质疑!小红书习惯性撇清责任,对用户信任伤害有多大

16/旗下秒拍犯了低俗病,一下科技成长蒙阴影

15/转转猫腻风波后遗症多!投诉量增加,负情绪累积

14/货拉拉声誉风险高,因它在调价风波中这样做

13/P2P踩雷 陆金所责难卸 微贷网越描越黑

12/公众对斗鱼爱恨交织 90爱用网易云音乐

11/蔚来事故解释引非议 ofo扣费回应质疑多

10/“杀价”风波 满帮优化平台成效待考

9/作业帮与用户关系最“铁”,哒哒英语较疏离

8/用户数据外泄,A站道歉何以显廉价

7/遮遮掩掩答非所问,威马汽车得分垫底

6/斑马快跑、曹操专车,快跟公众走近点

掐腾讯,哈罗怼OFO,公众受伤

5/污染?停产?小米、银隆缄默致分低

4/道歉跑偏?好事办坏?淘票票们的教训

3/不预则废,滴滴美团饿了么本期分低

2/未能澄清公众疑虑,猫眼、优鲜得分低

1/我们问了1056人,提到独角兽他们居然想的是TA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声誉研究中心 统筹:邹莹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记者 冯浩鹏 梁秀霞 占华平 实习生 李润泽子

南都制图:刘寅杉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