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紧迫的话题。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希望能帮助你提高警惕:
"什么是非法“校园贷”?"
非法“校园贷”通常指那些非正规、不合规的借贷平台或个人,利用大学生金融知识相对缺乏、风险意识不强、急需用钱(如生活费、学费、消费等)的特点,设下各种陷阱进行放贷。
"常见的非法“校园贷”陷阱和手段:"
1. "超高利率(高利贷):" 利率远超国家法定上限,利滚利,导致学生陷入债务深渊。 2. "“砍头息”:" 借1万,到手可能只有7、8千,但利息和还款却按1万计算。 3. "暴力催收:" 一旦逾期,采用威胁、恐吓、骚扰家人、侮辱诽谤等方式进行催收,甚至可能涉及人身安全。 4. "信息泄露:" 贷前要求提供过多个人敏感信息(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父母联系方式等),用于非法用途或敲诈勒索。 5. "虚假宣传:" 承诺“无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实际条件苛刻,风险极高。 6. "诱导过度消费:" 打着“助学”、“创业”等旗号,诱导学生进行超出偿还能力的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黄超)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近日发布2025年第二号预警,提醒广大学生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

据介绍,非法“校园贷”近期卷土重来,严重损害学生切身利益。一些不法网贷平台以门槛低、办理快、额度高、利率低为噱头,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盲目借贷,使学生陷入债务困境、面临高利贷风险,部分学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遭受非法催收。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示,国家已建立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政策,能够有力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家庭经济困难,可向学校资助管理部门申请资助。确需申请其他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先与父母沟通,认真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到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合同内容,明确贷款的额度、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理。

预警称,若不慎陷入非法“校园贷”困境,及时向家长和老师说明情况,留存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催收信息等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6日 11 版)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