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神经元(Neuron)"!理解了神经元,就理解了神经网络最核心的构建块。
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它由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同样,人工神经网络也是模仿这种结构来工作的。
"一、 生物神经元 vs. 人工神经元"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
1. "生物神经元 (Biological Neuron):"
这是大脑中的基本信息处理单元。
它有一个"细胞体 (Soma)",包含细胞核和大部分细胞质。
有许多"树突 (Dendrites)",像树枝一样伸出去,用来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信号在树突汇集,经过处理,如果达到某个阈值,就会在"轴突 (Axon)" 产生一个电信号(动作电位)。
轴突末梢通过"突触 (Synapse)" 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连接。
信号通过突触传递时,会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再转化为电信号。
2. "人工神经元 (Artificial Neuron / Perceptron):"
这是构成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由数学模型抽象而来。
它"不是"生物神经元,但"模仿"了生物神经元处理信息的基本方式:"接收输入,处理
相关内容:
一、神经元与层:深度学习的基石
神经元和层是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的核心基础组件,共同构成复杂的预测系统。
1.1 神经元:基本计算单元
定义: 神经元模拟生物神经元,是深度学习模型的基本处理单元。它接收输入信号,通过加权和偏置进行转换,并应用激活函数产生输出。
功能: 神经元实现以下功能:
加权求和: 计算输入向量与对应权重的点积(z = w^T x)。
添加偏置: 将偏置项(b)加到加权和上(z = w^T x + b)。
非线性激活: 应用激活函数(如 Sigmoid、ReLU - Rectified Linear Unit、Tanh)将z转换为输出(a = f(z))。激活函数引入非线性,赋予神经网络学习和模拟复杂函数的能力。
1.2 层:神经元的组织
定义: 层是执行特定计算变换的神经元集合。
类型:
输入层: 接收原始数据输入。
隐藏层: 位于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负责特征学习和表示转换。
输出层: 生成最终的预测或分类结果。
全连接层(Dense Layer): 层内每个神经元均与前一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
1.3 层级结构与信息流
神经元通过层进行组织,形成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每一层的输出作为下一层的输入,层间通过权重和偏置连接。信息通过前向传播(Forward Propagation) 计算输出,误差则通过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更新权重和偏置,使网络学习数据中的模式。
1.4 深度网络的威力
通过堆叠多层结构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 DNN),能够学习极其复杂的函数关系。这种架构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并提取高层次特征的任务中表现出卓越性能。
二、人工神经元模型
概念:
人工神经元模型是对生物神经元的数学抽象与简化,是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单元。它捕捉了生物神经元的核心信息处理机制,但结构和计算过程大幅简化。
核心要素:
一个典型的人工神经元模型包含:
输入信号(x): 来自其他神经元或外部数据的向量。
权重(w): 关联每个输入的数值,表征其重要性。
加权求和与偏置: 计算 z = w^T x + b(b为偏置项)。
激活函数: 将z通过非线性函数(如Sigmoid, ReLU, Tanh)映射为输出

这里 ϕ 就是激活函数。
-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结构示例:

三、生物神经元与人工模型的关系
抽象与简化: 人工神经元模型是对复杂生物神经元行为的本质抽象。它忽略了生物化学细节,将核心信息处理过程凝练为三个关键步骤:输入接收、加权求和(含偏置)、非线性激活。这种简化使得在计算机上构建和训练大规模神经网络成为可能。
机制启发与模拟: 尽管生物神经元远比人工模型复杂,但后者保留了其核心功能——整合多个加权输入并通过非线性阈值产生输出。正是这种机制,使得人工神经网络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与处理能力,进而在模式识别、分类、回归等任务中展现出强大的学习潜力。
层级构建的基石: 单个神经元模型功能简单,但将大量神经元按特定拓扑结构(如前馈网络、卷积网络、循环网络)组织成层,进而构建成深度网络,就能实现复杂的功能。这种层次化组织方式正是受生物神经网络结构的启发。
四、激活函数
常用的激活函数包括:

激活函数的作用是使得神经元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否则如果没有激活函数,多层网络只会堆叠线性变换,其整体仍是线性的。
五、神经元应用举例
例子1:感知器(Perceptron)
- 模型描述:

- 直观理解:
这个模型可以看作是一把“尺子”,它测量输入点在某个方向上的投影,并根据是否超过某个阈值(这里是0)来进行分类。感知器就是最简单的神经元模型,通过线性组合和阈值判断完成基本的决策。
例子2:Sigmoid神经元

- 直观理解:
这种神经元将输入加权求和后,通过一个S型曲线将结果映射到0到1之间,使其更适合用于二分类问题中表示样本属于某一类别的概率。例如,在逻辑回归中,我们利用这种神经元来预测样本属于正类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