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经济部产发署指导推动「智慧电子晶片发展计画」,由国立中山大学南区促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中山产发)与电电公会主办,研调机构 TrendForce 与科技新报执行的「从设计到应用 跨域共创,AI 驱动半导体产业进化论坛」于 7 月 31 日假政大公企中心热烈举办,特邀中山产发、ELSA Speak、思渤科技、奇景光电、104 人力银行及国立中山大学积体电路设计研究所等共同探讨 AI 如何赋能产业创新、驱动组织转型。「智慧电子晶片发展计画」旨在推动 IC 设计产业落地南部,打造完善的产业聚落,促进企业进驻与发展。透过整合人才端、学术资源及产业能量,建立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链结,为企业创造最佳产业聚落环境。期望藉此汇聚国内外 IC 设计能量,强化南部半导体生态系竞争力,带动产业创新与区域经济成长。
运用 AI 打造的超个人化学习路径,实现 Learning Everywhere

▲ 郭铠源分享 AI 驱动的超个人化人才发展策略(Source:TechNews)
ELSA Speak 资深业务开发经理郭铠源表示,企业人才学习与发展( L&D )演进,从 1998 年的 E-Learning 开始,中间历经了人才导向学习、微学习( MicroLearning ),以及在工作流程中学习,到了 2024 年之后,ELSA 利用 AI 打造的超个人化学习路径,真正实现了 Learning Everywhere,使学习不再受限于时间与地点。
根据 PWC 的调研显示,自 2022 年起,抢占採用 AI 先机之产业的营收成长几近 4 倍。各行业对 AI 人才的需求均有增加,其中资讯科技业的需求最高。郭铠源引述 PWC《 2025 全球执行长大调查 》指出,70% 的执行长认为 AI 改变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82% 的执行长在导入 AI 后员工数量增加或保持不变,这说明了 AI 提升了工作价值而非取代人力。
郭铠源进一步指出,来自德勤、思科与麦肯锡的调研数据分别说明了,43% 已将 AI 导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正运用 AI 于员工 L&D 领域;透过 AI 驱动的个人化语音与阅读学习,提升理解力达 32%;AI 强化的培训计画可提升生产力达 40%,这充份展现出 AI 驱动的学习已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力量。
此外,AI 驱动的个人化正在改变企业 L&D,据调查指出,AI 企业培训提供个人化学习路径,能大幅提升员工生产力,成长幅度高达 57%。另外,德勤投资 14 亿美元运用 AI 打造个人化学习路径。
由 Google Gradient Ventures 投资的 ELSA 运用 AI、语音辨识技术与深度学习打造成一套专注于语言培训的超个人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分别被 ProductHunt 及 Research Sniper 评选为教育 App 第一名及 AI App 前五名,同时名列超过 30 国 App Store 热门 App,全球下载次数超过 6,000 万次,内含超过 7700 堂课程。目前已有近 1000 家企业、组织、学校与政府机关採用。
全球 ICT 服务供应商 FPT Software 越南河南分公司与新加坡跨国数位银行集团 Tyme Group 皆为员工投入 ELSA 课程,结果前者有 85% 员工经 3 个月的学习后 EPS 评测指标提升了 14%;后者则有 77.2% 的员工在课程期间 EPS 获得显着提升。
致力补足半导体上游设计缺口,南部正处半导体转型的关键点

▲ 蔡沁瑀分享南台湾半导体产业的资源(Source:TechNews)
经济部产发署南部晶片设计产业推动基地表示,基地作为推动南部高科技产业转型的重要机构,提供一站式 IC 服务,旨在提升南部产业并落实中央部会政策。为了协助半导体产业切入智慧电子、物联网与 AI 等新兴领域应用,经济部产发署特别推动「智慧电子晶片发展计画」,并于 2024 年 8 月正式启用亚湾南部晶片设计产业推动基地,目前已从诉诸终端应用与资通讯产业的亚湾 1.0,全面推动到致力发展 IC 设计、製造与封测等半导体产业的亚湾 2.0 计画,以补足半导体上游的设计缺口。
思渤科技 CAE 资深技术副理陈冠忠在演讲中强调了高速 IC 测试与模拟整合在 AI 时代下的重要性,他并探讨了 AI 晶片、高速传输技术及多物理场整合设计的最新趋势。他在演讲中提供若干建议,包括产业人才流动与地方发展息息相关,应重视地方产业升级与人才回流;量产前应充分考虑测试介面设计与可靠度验证;高速 AI 晶片设计需同步整合封装、热管理与讯号完整性;推动自动化报告生成以提升设计与验证效率;善用 AI 辅助工具提升工程设计与问题解决效率。

▲ 谢东佑分享南部 IC 设计聚落发展与产学共创实践(Source:TechNews)
国立中山大学积体电路设计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长谢东佑表示,过去谈到台湾半导体,首先会联想到竹科与製造。但进入 AI 时代,IC 设计、系统整合、跨域创新正在快速成为新的竞争核心,而南部正站在这个转型的关键点。虽然目前南部面临缺少大型 IC 设计公司总部 / 据点、EDA / IP 供应商布局不完整、IC 设计专业人才供给仍不足、产学链结不足等挑战,但缺拥有具备完整 EDA 云端平台与测试量测设施、可使用学界最先进晶片 Tape-Out 资源等机会。谢东佑总结表示,南部 IC 设计聚落正处在黄金起跑期,这会是台湾半导体未来二十年的成长关键。
AI 能改善生活中的使用体验,AI 发挥众人皆都善用经验的价值
奇景光电技术处长蔡宗勋表示,AI 并非只是直接帮你做事,而是在你生活流程中悄然改善使用体验。我们的技术可以在低功耗下,持续纪录事件,让安全不因数据量而受限。其中,智慧家庭的门禁监控能运用低功耗技术与无线设计,实现方便安装与长时间供电,同时结合掌静脉辨识技术提升安全防护。奇景光电推出的 HiMax 平台,结合其自有的 AI 模型、低功耗音韵感测器及掌静脉辨识等多项技术,达成针对各应用场景(如智慧家庭、智慧建筑及智慧穿戴装置)的专项侦测与数据萃取。
104 人力银行资讯服务事业体研发处协理张世淳表示,据该公司最新统计,2025 整体市场对 AI 人才的需求较去年同期成长 9.1%,凸显出企业数位转型与人才培育成为因应此一新趋势的关键。当前企业人资部门面临什么都靠「老鸟记忆」在传承的经验孤岛问题。运用 AI 便能实现 HR 知识转化,让新进员工,由 AI 主动推荐相关知识与经验。张世淳总结指出「经验的价值,不在于谁知道,而在于人人都能善用」,而 AI 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催化剂。
(首图来源:TechNews ; 首图说明:(左)104 人力银行资讯服务事业体研发处协理 – 张世淳、国立中山大学南区促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 – 蔡沁瑀、思渤科技 CAE 资深技术副理 – 陈冠忠、ELSA Speak 资深业务开发经理 – 郭铠源、国立中山大学积体电路设计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长 – 谢东佑、奇景光电 技术处长 – 蔡宗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