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关注的趋势!买不到官方的冰墩墩周边产品,一些老外粉丝便发挥出了惊人的创造力,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与冰墩墩相关的物品,并在TikTok等社交平台上分享,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背后有几个值得思考的点:
1. "对冰墩墩的喜爱与热情:"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冰墩墩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和熊猫大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粉丝,这种喜爱足以驱使他们克服困难,亲手创造。
2. "创造力的展现:" 面对购买渠道的限制,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自我创造。无论是绘画、美甲、泥塑,还是制作手工艺品、电子设备外壳等,都体现了极高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社交平台的力量:" TikTok等平台为这些自制作品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空间。粉丝们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作,不仅记录了这份喜爱,也与其他粉丝互动,形成了一个围绕冰墩墩的自制文化社群,形成了“刷屏”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冰墩墩的影响力。
4. "文化连接的桥梁:" 这种现象也侧面反映了冰墩墩作为文化符号的成功,它跨越了国界,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共鸣和参与热情,成为了一种连接不同文化群体的有趣媒介。
5. "“DIY精神”的体现:" 在官方产品难以满足需求时
相关内容:
#老外有多爱冰墩墩# 这个春节,伴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冰墩墩成为名副其实的冬奥顶流。线上售罄、线下秒光,有媒体报道春节期间,有人排队6小时也未必买到。冰墩墩有多抢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一墩难求”。在海外冰墩墩的热度也不断升高。在短视频平台TikTok上,截至2月10日,冰墩墩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已超过3000万。敦厚、健康、活泼,冰墩墩身上展现的美好品质,引起了中外的情感共鸣。美国跳台滑雪运动员安娜·霍夫曼(Anna Hoffmann)在TikTok上戏称,自己是冰墩墩的“死忠”粉。她还自导自演了一段小剧场。视频里安娜一人分饰两角,表演送给朋友冰墩墩时的一段对话。“这是我送你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吉祥物?我又不是3岁小孩。”话音刚落,屏幕里出现了一只粉嫩可爱的冰墩墩,朋友的心被萌到化了一地。安娜的小剧场活灵活现,奥林匹克官方账号还来翻了牌子,“冰墩墩偷走了我们的心。”
有网友留言,冰墩墩看着这么软萌,好想上手抱一抱。安娜立刻回复,“他是我的心头宝!”
俄罗斯奥委会账号发布了一则视频,为了防止“卡门”再次上演,冰墩墩被志愿者们拉着手,小心翼翼地出门。这条视频播放量超过了100万。
来自美国的运动博主金·凯尔(King Kyle)做了一期给运动会吉祥物打分的视频。总分10分,北京冬奥新晋顶流一共得到9.8分。具体到打分环节:冰墩墩名字9.5分,可爱满分,与冬奥会相关度9.9分。
King Kyle给冰墩墩的打分视频凯尔进一步解释,Bing在中文里即为冰,Dwen Dwen意喻为敦厚、活泼、可爱。对于这个名字,他只有一个评语:赞得不得了!(Very Very nice)此外,冰墩墩将熊猫与科技感十足的冰晶外壳相结合,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一身的冰雪装扮也完美贴合北京冬奥会的主题,给个满分没毛病。评论区里,凯尔与网友达成了共识:冰墩墩绝对的精品。
但说了这么多,网友Lucas Ethan还是问到了重点:所以哪儿才能领一只呢?
没有冰墩墩的网友“望墩兴叹”,买到了冰墩墩的人眉开眼笑。网友magnetic_b001 在视频里展示他买到的冰墩墩,“这只冰墩墩有谁想要?”
立刻有网友“哭着”在线求购。
实在买不到,TikTok上一些手工达人自己动手做了起来。网友eava wu DIY了一只冰墩墩,实力演绎了要想早日实现“一户一墩”,还得亲自动手。
110万粉丝博主sketchar.io,自己在纸上画出了一只冰墩墩。评论区里有网友留言,“能不能画一只送给我?”
“冰墩墩”火出国门,不止是因为可爱呆萌。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代表了中国开放友好的态度,和促进世界和谐与团结的美好愿景。通过冰墩墩,希望更多的外国朋友能够走近中国,感知真实的中国,让误解和分歧消弭于无形。(编辑:郝娴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