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带你快速了解市场上主流的拼车应用!
想象一下,你一个人开车出门,空座位的资源是不是被浪费了?拼车应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而生的,核心就是"“共享资源,分摊成本,减少浪费”"。
目前市场上的拼车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顺风车 (Relay Ride / Carpooling)"
这是最主流、最常见的一类。特点是 "“顺路”"。
"运作模式:" 开车人(车主)发布自己的出行路线和出发时间,设定一个较低的拼车价格(通常远低于打车)。需要搭顺风的人(乘客)在平台上搜索合适的路线和时间,如果匹配成功,就通过平台和车主联系并支付车费。
"核心优势:"
"省钱:" 对乘客来说,价格远低于打车。
"环保:" 减少车辆总数,降低碳排放。
"时间相对灵活:" 不像出租车必须随叫随到,乘客和车主可以提前约定。
"代表应用:"
"滴滴顺风车 (Didi顺风车):" 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用户基数大,覆盖广,是绝对的主流。几乎成了顺风车的代名词。
"T3出行 (T3出行):" 也是国内重要的玩家,主打合规和品质服务。
"
相关内容: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孟大伟,目前任职于微信电影票——产品经理。
微信号: 317885992
应用主角:
51 用车 V1.4
嘀嗒拼车 V2.3.5
微微拼车 V2.2.4
天天用车 V1.5.3
1. 首屏
共同点:
a. 采用汉堡包菜单;
b. 一键切换车主与乘客按钮(不需要司机在下载司机端);
c. 一键约车按钮;
d. 可查看当前的订单:51 可查看历史记录,包括取消订单;
嘀嗒可查看历史记录,包括取消订单(1.车主未接的单,取消后,无法查看到此订单;2.车主接单成功,用户主动取消,可查看到此取消订单);
微微可查看历史记录,包括取消订单;
天天可查看历史记录,无法看到已取消订单;
不同点:
a. 51 与天天提供切换城市,嘀嗒与微微未提供切换城市按钮;
b. 嘀嗒将其它预约单独划分出来,做一个功能按钮,有意尝试各种拼车,而不仅仅是上下班拼车;
c. 微微与天天将订单相关信息放在首页上端比较突出的位置;
嘀嗒拼车显示在页面下方 我的预约 的位置;
d. 私信:
51 将车主对乘客的评价放入主页面;嘀嗒交评价放入汉堡包菜单中;微微与天天用车未找到车主的评价;
e. 嘀嗒右上角为 嘀嗒广场,有意往社交方面拓展,但进去后,不能与车主或乘客互动;
天天用车右上角为 发现 ,里面的行业圈(仅北京有,其它城市无行业圈)与嘀嗒广场类似;
51 与微微 未提供社交类属性。
2. 导航菜单
共同点:
a. 菜单内容:切换乘客或车主时,菜单无变化;
b. 我的钱包 位于首要位置;
c. 我的优惠券 位于钱包之后的位置;
d. 分享 App 给好友都存在于菜单导航中,力求用户分享。
3. 预约页面
共同点:
a. 基本信息:
起/始地点、出发时间、留言;
b. 费用信息:
出租车费用、本单费用,4 款产品都有;
51 与天天只有此两项信息显示;
不同点:
a. 车型选择:
51、天天可选择拼车车型,且费用不一样;
嘀嗒与微微无此选项,所有车型费用一样,包括豪车;
b. 留言自定义:
51、天天、嘀嗒不能自定义,只能选择系统默认留言,微微可自定义留言内容;
c. 乘车人数:
天天用车提示只能 1 人(留言中有 多人乘车 可选);
51 默认无提示(当留言中选择 多人乘车 时提示 提倡一对一,请提前与车方沟通好的信息)、嘀嗒最多 3 人、微微最多 4 人;
d. 指定车主:
天天用车发起订单时可指定车主;
e. 费用信息:嘀嗒会显示 公里、优惠券抵扣信息;微微会显示 公里,但无优惠券显示。
f.费用自定义及封顶:
微微提供自定义费用,最低和最高会有一个区间(总计费用88封顶);
嘀嗒提供有感谢费(意思同自定义费用,总计费用 99 元封顶);
51 用车不支持感谢费,总计费用 65 元封顶;
天天用车不支持感谢费,总计费用 42 元封顶。
g.出发时间:嘀嗒只能预约 今天与明天。其它3款可预约时间为 今天、明天、后天。
h.计费规则:
嘀嗒:每个城市的里程计费规则有差异(过桥费、过路费由乘客现金支付);
51用车:每个城市的里程计费规则有差异(费用已包括过桥费、过路费,乘客无需支付);
天天用车:每个城市的里程计费规则一样(未说明过桥费、过路费情况);
微微:每个城市的里程计费规则有差异(未说明过桥费、过路费情况)。
i.其它信息:
嘀嗒赠送二十万拼车保险一份;微微赠送 30 万保险,但预约页面无显示,只在计费规则只能查看到;
天天与 51 无保险信息。
4. 等待页面
共同点:
a. 流程:找车-支付-上车-评价;
b. 取消订单。
不同点:
a. 找车时间:
51 用车 60 分钟,微微 60 分钟,天天用车 60 分钟,嘀嗒 30 分钟。
b. 其它功能:51 与嘀嗒提供 用车小技巧或提高应答率的可交互页面,微微与天天未提供。
5. 车主与乘客切换

共同点:
a. 51、微微、天天可一键切换至车主版本页面;
不同点:
a.发布线路:
模态窗口提示补充资料(先补充车辆信息,然后补充起始地点及起始时间);
51用车(起始地点、时间与车辆信息一页面完成);
天天用车 (起始地点、时间与车辆信息一页面完成);
微微拼车(起始地点、时间与车辆信息一页面完成)。
b.抢单:
嘀嗒、天天 认证通过前,不能查看乘车订单及接单;
微微认证前可查看订单并抢单,但不支持提现;
51 认证前可查看订单并抢单,但不支持提现;
总结:
1.51 与天天主打还是上下班顺风车概念,嘀嗒与微微更加突出即时、预约拼车;
2.嘀嗒与天天用车有拓展社交元素的倾向;
3.菜单导航中,对车主的钱包与用户的优惠券属于重要的功能;
4.嘀嗒在预约页面中,提供信息较其它 3 款较全面;
5.在本人实际使用中,嘀嗒响应的时间更快一些;
6.滴滴与易到的顺风车项目估计于 5 月底上马,肯定会对目前拼车市场造成不小震荡,产品功能及页面设计不知与本文分析的 4 款会有怎样的变化或更好的交互方式,期待中。
7.拼车应用本文涉及车主端内容不多,等有车了,会提供更加详尽的分析。
互联网早读课
每天八点,风雨无阻
专注产品、设计、交互、运营
投稿:mm@zaodula.com
加群密码:职位-地区-昵称
互联网早读课是WeMedia自媒体成员之一,
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覆盖3000万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