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公司(也常称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劳动力派遣公司等)的盈利模式是多样化的,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式:
1. "派遣服务费/管理费 (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模式:" 劳务公司为客户企业(用工单位)派遣员工。劳务公司向客户企业收取费用,这笔费用通常包含员工的工资、福利、社保、公积金、管理费、培训费等。
"计算方式:" 收费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按员工人数 时长 单价(例如每小时/天/月),也可以是按人头收取固定管理费,或者包含在员工工资中的一部分作为服务费。
"利润空间:" 劳务公司赚取的是客户企业支付的费用与实际支付给派遣员工的成本(工资、社保、福利等)之间的差额。这是最核心、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2. "招聘/猎头服务费:"
"模式:" 除了派遣,劳务公司也提供招聘服务。他们帮助客户企业寻找和筛选合适的候选人,或者为特定岗位进行猎头服务。
"收费方式:" 客户企业在找到合适人选并雇佣后,通常需要向劳务公司支付一笔服务费,这笔费用通常按年薪的一定比例(如10%-30%)收取。对于猎头服务,费用可能更高。
3. "人力资源外包 (HRO - Human Resources Outsourcing
相关内容:

日赚百万的劳务生意经:揭秘中间商如何从你身上“抽血”盈利
一家300人规模的劳务公司,年营收竟达10亿元;
一个普通骑手每跑一单,就有3%的佣金流入外包公司口袋——
劳务经济的暴利链条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榨取密码”。
01 传统中间商模式:人头费+差价,躺着赚钱的秘密

劳务公司最原始的盈利方式,是充当劳动力交易的“二道贩子”。根据业务模式不同,其抽成策略也呈现三级分化:
①人头介绍费:工厂流水线的“卖身契”
- 操作逻辑:劳务公司向电子厂、快递分拣中心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输送工人,每成功推荐一人可获得 500-3000元 介绍费;
- 暴利点:旺季时单日输送百人,日收入可达 20万元+ ,且工人必须干满约定期限(通常3个月),否则佣金全额收回;
- 案例:博尔捷公司2023年营收9.48亿元,其中95%来自骑手外包业务,每单从配送费中抽佣3%-3.5%。
②工时差价:打工人的“隐形吸血鬼”
更隐蔽的盈利方式是从劳动者时薪中抽成:
层级 | 工厂支付单价 | 劳务抽成 | 下游接收价 | 最终实得工资 | 抽成占比 |
工厂端 | 15元/小时 | - | 15元/小时 | - | - |
劳务中介 | - | ↘️3元 | 12元/小时 | - | 20% |
学生代理 | - | ↘️2元 | - | 10元/小时 | 16.7% |
学生工 | - | - | - | 10元/小时 | 33.3%总抽成 |
数据来源:劳务中介分层抽成模型
- 残酷现实:学生工拼命工作10小时,劳务公司躺着赚取 50元/人/天,若掌控10所学校资源,月入轻松破百万。
③政策套利:社保公积金里的“猫腻”
部分劳务公司利用政策漏洞牟利:
- 社保差额截留:按深圳最低基数(3523元)代缴社保,却按员工实际工资(如8000元)向企业收费,每月每人赚取 300-500元 差额;
- 工伤赔偿操作:新疆某县劳务外包项目显示,管理费达 100元/人/月,实际服务仅为代签合同,事故后推诿责任。
02 技术驱动型盈利:灵活用工平台的“收割三把刀”

新一代劳务公司以科技平台为幌子,构建更高效的盈利矩阵:
①流水抽佣:日结工资里的“过路费”
以智派新工为代表的平台,表面解决“欠薪痛点”,实则深度抽成:
- 基础抽佣:每笔日结薪资抽取 0.25%-0.5% 服务费,平台日活2.3万工人时,单日佣金收入 超5万元;
- 溢价服务:标注“极速到账”标签,收取额外 1%-2% 加急费,工人为应急不得不支付。
②数据倒卖:劳动力资源的“二次榨取”
- 简历银行:将450万工人信息打包出售,建筑工人简历 0.5元/条,程序员简历 8元/条;
- 行为分析:监测骑手接单路线、工厂工人动作效率,生成《劳动力效能报告》卖给企业,单份售价 2-10万元。
③金融渗透:工资预付的“高利贷陷阱”
- “借薪宝”产品:工人可预支70%工资,平台收取 5%-15% 手续费,年化利率高达 120%-365%;
- 保险捆绑:强制购买3元/天意外险,实际成本仅0.8元,日赚 2.2万元(按1万工人计)。
03 多元化增值服务:从“卖人力”到“卖解决方案”

头部劳务公司已转型人力资源方案商,开辟三类高利润业务:
①高端猎头:精英人才的“人口买卖”
- 为企业招聘年薪50万CTO,收取 20%-30% 佣金(即 10-15万元),而成本仅为HR的3个月薪资;
- 北京某人力公司猎头部毛利率达 68%,远超传统劳务派遣的 12%。
②外包服务:劳动力的“长期租赁”
- 模式对比:
- 类型企业支付成本工人实得工资劳务毛利传统派遣8000元/人6000元2000元全风险外包12000元6000元6000元
- 暴利逻辑:承包某汽车厂质检线,报价较企业自营成本高 40%,但通过延长工时、取消福利,利润率反升到 25%。
③政府补贴:政策红利的“合法套现”
- 深圳企业招聘脱贫人口,劳务公司协助申请 7800元/人 补贴,收取 30% 代办费;
- 江苏某公司年申领培训补贴 1200万元,实际培训成本仅 300万元。

04 暴利背后的行业暗疮:法律雷区与道德困境
当劳务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时,风险与争议如影随形:
①诉讼缠身:骑手事故的“连带炸弹”
- 博尔捷公司涉 80宗未结诉讼,2023年事故赔偿金骤增至 1980万元,吞噬 60% 净利润;
- 深圳某平台骑手猝死,法院判赔 89万元,远超单骑手全年创收。
②政策围剿:社保税征的“致命一击”
- 2025年起全国社保由税务统征,劳务公司利用基数差套利空间归零;
- 上海已有 17家 劳务公司因社保诈骗被吊销执照。
③劳动者觉醒:集体诉讼的“燎原之火”
- 广州外卖员发起“讨佣金联盟”,指控平台抽成比例达 26%(远超宣称的3%);
- 某大学生代理带领百名学生起诉劳务公司,追回差价 53万元。
05 生存指南:普通人的反制策略

面对劳务利益链,劳动者与企业可这样破局:
劳动者自保手册
- 佣金透视:要求出示《三方服务协议》,对照工资条核查抽成比例;
- 保险验证:扫描保单二维码查验真伪,拒买“三无保险”;
- 结盟议价:通过工会服务站集体签约,将中介费压至 5% 以内。
企业降本攻略
- 绕过中间商:对接地方政府 “灵活就业合作社”(0佣金),如深圳盐田码头模式;
- 系统替代:使用智能排班SaaS,削减 40% 调度岗位,年省百万中介费。
劳务经济的本质,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革命,更是劳动力剩余价值的残酷再分配。
劳务经济的本质,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革命,更是劳动力剩余价值的残酷再分配。
今日互动
你被劳务公司“收割”过吗?曝光那些隐藏抽成套路!
点赞超300,出专题《劳务避坑手册》+正规平台名单
#维权# #灵活用工# #职场# #应不应该取缔劳务派遣性质的公司# #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