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汉朝为什么分成西汉和东汉?东汉又是怎么灭亡的?

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的原因,以及东汉是如何灭亡的。
"一、汉朝分成西汉和东汉的原因"
强大的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并非一蹴而就,其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和"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中间的短暂过渡期(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是两者之间的关键分界。
西汉与东汉分裂的根本原因是"“王莽篡汉”"及其引发的社会动荡。
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外戚专权与政治腐败:" 西汉后期,皇帝多昏庸无能,且寿命较短,皇位继承频繁。皇帝年幼时,大权往往落入母后及其家族手中,即“外戚专权”。如王莽的祖母、母亲都曾掌握大权。外戚势力膨胀,与朝中元老、权臣(如王氏家族)相互倾轧,导致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加剧。 2. "土地兼并与贫富悬殊:"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或依附于豪强地主。贫富差距悬殊,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3. "天灾人祸与民生凋敝:"

相关内容:

东汉,这个名字简直再熟悉不过,可每个人追问到底,它凭什么要被和西汉拆分着说?技术上,王莽改制只是十多年的时间,汉室宗亲断断续续还在传承。可西汉、东汉,始终像是两列并行的车厢靠着一道断裂的枢纽强行连结,前后呼应又彼此陌生。要说东汉和西汉的关系好像简单,又好像极为复杂。这里头水深着呢,你信不?

公元8年王莽篡汉,创造了新朝,成了华夏历史里足够跳脱的一笔。这个王莽,倒也不是我们熟知的篡权小人,他还硬拗出了不少新法新政,想真弄出一番名堂。农田、货币、官制全拆开重组。他强行画了条线,把汉室血脉割断了。可最终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新朝也没撑几下。

红眉、铜马、绿林……各路农民军趁乱而起。长安城头一夜灰飞烟灭,王莽命丧宫中。周而复始,刘氏宗亲又被推上炕头。只不过这次,刘玄当了“皇帝”,可新政权像老墙上的灰,一下风就散。刘秀横空出世,杀进洛阳,这才真正把汉家的大旗重新竖了起来。这里很多人忍不住会问,那汉朝分成东西,分得到底公不公道?

严格地说,刘秀是西汉宗室没错,但已经差了五六代。皇位传了那么多茬,到刘秀父亲,官职也就混成了区县级别,再往下就是个普通地方小官。这种社会阶层的下滑,放现在也挺正常,父亲是县长,儿子能不能出人头地还真不一定。刘秀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很可能会一辈子在乡下种田。

可偏偏乱世里,他露脸了!乱世之中,最怕的不是没出路,而是能不能看清门道。刘秀从一开始就比刘玄精明。他抄近道,讲究实际,吞掉河北。用武力清洗割据势力,先后平定关东、陇右。这统合力,真和西汉中前期的文景之治有几分神似。可论起血脉,东汉对西汉,其实有点借壳还魂的意味。你说是汉生汉吗?也就那回事。

光武帝刘秀,很会用人对吧?其实初起时还捉摸不定,后来手段越发老辣。儒家信奉的礼法,刘秀嘴上说得天花乱坠,骨子里却习惯了实用主义。他的手下,大多是地方豪强,还有一批青壮流民。朝堂上重用亲信,军中也分权制衡。这一代批评家说他知人善任,也有人觉得刘秀安于现状,没能真正根治隐患。你都能找出理由。

但不可否认,刘秀撑起的“光武中兴”实实在在让国家喘了口气。民生修复,社会重组。东汉初期学界、农业、手工业焕发新生气,如果说西汉是稳重的老家主,东汉更像一位急于自证的青年。汉明帝刘庄继位,继续沿着父亲的道路摸索。东汉的风骨,在他这里被推向了更高。崇尚节俭,打击外戚,防范后宫。这种自律精神似乎西汉后期也见不到,有没有道理?

可惜不过两代,裂痕就露出来了。汉章帝刘炟在位,据说两次派班超出使西域,不仅大漠通道得而重新畅通,汉室疆域也一度收复失地。但“明章之治”好日子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到了汉和帝刘肇,权力的缠斗一点不比西汉简单。才九岁登基,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太后窦绾摄政,出现所谓“永元之隆”。可是你再一推敲,好像都不光彩,全是家族利益作祟。

有时候你说东汉继承了西汉血脉,但到了刘秀以后,皇室和宗室关系反而越来越远。明面上是一家人,骨子里各自划界。西汉末年外戚祸国,东汉更极端,外戚和宦官两头蛇咬起尾巴。“白莲花”邓绥临朝摄政,做了很多实事,可同时把宦官推向了权力巅峰。她临朝十六年,让百姓勉强吃得上一口饭,但军队吃空饷,地方荒芜却也成了常态。

东汉这么折腾,究竟是外患内忧治坏了,还是体制使然?谁定得清。新一任皇帝汉安帝刘祜,勉勉强强做了点事,养士重人,却架不住战乱贪官。外戚死一茬换一茬,宦官上来了又被打下去。到了汉质帝,简直成了外戚和宦官争权的木偶。

汉桓帝刘志倒还想自立,他用阉党打垮外戚,把梁冀杀了,结果自己变成了被宦官包围的犯人。党锢祸起,清流文人天天遭整肃。司马迁说史家之严谨,到了东汉后期反而成了权谋的战场。汉灵帝刘宏倒也有意思,宫廷生活一味荒淫,发明“情趣内衣”,听起来像笑话,实则一个时代风气的病变。他给狗封官、宫女被“狗官”宠幸,这种操持,也不是空穴来风。据《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等正史多处记载,史官对此类荒诞行为笔墨不惜。

是不是觉得东汉越往后越混乱?每个皇帝登基都比前任更年幼,政权像被揉合的面团,一轮一轮被削弱。中央集权渐次瓦解,到汉灵帝末年,政权已经等于分崩离析。军阀割据不再是大事,反而成了新常态。黄巾军一声喊“苍天已死”,其实传达的是普通百姓的愤怒和没落。

当时各路权力集团——朝廷、外戚、宦官、地方豪强、流民武装——全都在争一杯羹。没人管百姓死活。你看着数据光鲜,东汉疆域人口一度超九千万(据《后汉书》记载),可大疫、边灾、蝗虫、地震一茬连一茬。人口大幅减少。据192年“清河地震”相关史实,导致北方数州近乎人烟断绝。国家机器连修补都来不及,百姓像被随时抛弃。

怪就怪在,乱世里总有英雄有机会登场,可又没有谁能治得了世道。董卓烧毁洛阳、曹操挟天子、孙坚入主江东、刘备扬名荆州……历史的车轮都碾过洛阳宫阶上的青石板。西汉是盛世连绵、家法森严,东汉末年连“家谱”都没了,谁都能抱大腿,甚至伪造谱系。

当然了,这里还是得说一点,东汉虽残喘,可社会生产、科技水平真的有提升,那是实打实的。蔡伦改造造纸术,不止改变汉家,还影响全球。张衡的浑天仪,至今旷世绝伦。班超、甘英西使,打开“丝绸之路”的新格局,为盛唐开疆拓土预先奠基。可是这些,真的能补得了朝堂上的破洞?

汉室家族理念早已分崩离析。你说东汉是对西汉血脉延续,那种虚无的情感确实存在,这也成就了一大批以“汉贾”自豪的学者。而世家豪门却悄悄构建起新秩序。实操上看,“推恩令”的副作用,在东汉比在西汉更明显。宗室分封越来越散,权势父子争,皇权早就没有一家独大。连带着“汉家天下”的观念都变了味。

有意思的是,坊间对东汉、对刘秀的评价出现分歧。有人认为光武帝是真英雄,能乱中起势,有人却觉得他明哲保身,只想着保社稷安稳,不敢再冒险。所以东汉再也没有汉武帝那种开疆拓土的壮举。你说到底该怎么论?我觉得,都有道理。

最后的结局,东汉还是在曹魏的逼迫下尘归尘土归土。权力斗争、阶层分化、社会崩溃,一层套一层。刘协那一声“禅让”,比起尧舜,更像是无奈。你问东汉和西汉到底算不算一家吗?那就看你怎么看血脉、怎么看权力、怎么看历史的分裂与连续。没人能刻舟求剑,历史的大江就是这样,不回头。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