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现代办公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其使用礼仪对于维护良好的工作关系、提升沟通效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微信办公的基本礼仪建议:
"一、 信息发送与接收 (Communication)"
1. "及时回复:"
工作时间内,收到工作相关信息(非紧急除外),应及时回复,表明已收到并处理。
对于需要较长时间处理的,可以先简单回复(如“收到,我正在处理/思考,稍后回复您”)以示知晓。
非工作时间的消息,如果不是紧急事务,可以在下一个工作日开始时统一回复或在方便时回复。
2. "清晰简洁:"
发送文字信息力求简洁明了,直奔主题,避免冗长和无关内容。
重要事项或复杂问题,可使用文字、语音或图片/文件结合的方式,但也要注意接收者的阅读习惯。
3. "区分工作与生活:"
尽量在工作时间处理工作事务。非工作时间,除非是紧急情况或职责所在,避免频繁发送工作消息。
如果需要在工作时间之外沟通工作,最好提前说明或征得对方同意。
4. "@提及:"
使用“@”功能时,确保是真正需要被@的人,避免滥用导致对方被打扰。
不要在群聊中随意@所有人,
相关内容:
一)发送好友申请时,请说明你是谁、为啥加我这个问题遇到过很多次,在职场新人身上不常见(毕竟添加人都得小心翼翼),但是很多职场老手经常这么干。从好友群里添加,微信时会自动携带群信息和群昵称。如果你设置了群昵称,很好,你已经超过了10%的打工人。如果是搜索手机号码添加,需要手动输入。建议参考格式:XXX您好,我是XXXX单位/部门的XXX,想和您沟通XXXX。例如:王小明老师好,我是产品部的李大大,想和您沟通账号体系改造的事儿。如果直接从群里添加,请至少把自己的单位和名字写完整,例如:我是“账户合作群”的李大大这样被添加人在和你对话前,就能够清晰的知道你是谁、什么部门、找我要做啥,也便于Ta及时备注你的信息,后续方便找人。
(二)修改工作群内的群昵称,此处建议使用真名工作群里人员多、消息杂,想找人的时候,发现都是天花乱坠的名字;看群里的发言,想定位问题,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不知道怎么协助。所以,及时设置群昵称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都需要管理员一遍遍强调,按照XXX的格式修改备注。具体修改成什么样的昵称,可以根据工作群中所处的角色,例如:XX部门- XXX姓名、XXX产品线- XXX姓名、XXX公司- XXX姓名当然,如果你的名字是完全是符号、表情,恭喜你应该很大程度可以逃离被艾特的命运。
(三)好友通过后,建议自我介绍+再说一次加我的理由等对方通过好友申请后,建议再次进行自我介绍+事项说明,就事说事,不要废话也不要在吗。例如:XXX老师,您好,我是XXX部门的李大大。就XXXX问题想咨询您,主要是XXXXXXXXX。也可以补充发送你的工作名片或联系信息,微信支持备注很多信息甚至图片。如果只是加一个联系人,没有具体事由,可以只发工作名片。例如:李大大部门/单位:XXXXXXXX电话:XXXXXXXX邮箱:XXXXXXXX联系地址:XXXXXXXX请多指教。
(四)加群,请说明拉群原因或分享历史记录我也是最近才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微信支持分享最近99条群聊的这个功能。如果可以,当然是最好先礼貌打个招呼,等同意后,再对方进群。例如:有个xxx问题需要你协助,看方便我拉你进群吗?遇到需要频繁拉群或者拉群人多的情况下,也可以粗暴点操作:1、分享历史记录,便于新进群的人了解前情提要。2、如果没有历史记录,可以待人入群后,补充说一下群聊的目的和讨论的内容。你知道每次一脸懵地被拉进新群,还引用你无法查看的内容来和你讨论,多么令人烦躁吗?拜托,请告诉说明拉我进群的原因,不管是之前、之后、还是用聊天记录!当然最好还是不要拉我
(五)请用准确的文字代替长串的语音说微信发语音不就是图方便吗?但是方便的是你,接收者要么戴上耳机听一长串语音,要么使用翻译功能,把它变成文字。遇到翻译不准确的,还得戴上耳机再听一遍。所以,工作时,尽可能使用分段清晰、符号准确的文字,来清晰表达你想说明的内容。不要发语音!不要发语音!不要发语音!并且,当你想说明问题时,请在一段文字内说明,而不是写几个字就发出去,避免一个小小的解答,刷了一整屏。如果是内容特别长,建议考虑分成几段,分次发送,也不要全部塞在一段文字中,阅读体验极差。参考对比效果:

(六)没急事儿,求你别给我打微信电话i人的理想就是永远都不要接到工作电话(包括微信工作电话)!很多时候,我们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请使用文字,一则清晰、二则留痕。在我理解中,电话沟通一般用于问题和意见的深度或多轮沟通,或者是多人在线沟通,以便于达成一个统一的结论。如果确实需要沟通,最好先微信留言沟通是否方便进行语音,并且说明下要讨论的内容。就好像我们平时打电话,也会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沟通(当然我相信很多人并不会)。例如:XX姐,关于采购技术服务的合同我有几个问题,方便语音下沟通吗?同样,微信语音也请看看时间,你又不是领导,能不能不要下班时间给我打电话?嗯?我们一起下班好吗?如果你确实着急,紧急打了电话,建议开篇表达你的歉意。例如:不好意思,这个时间打电话给你,打扰你休息了,确实有个紧急的事儿需要XXXXXXX。许愿,没人给我打微信电话,NO ONE。
(七)推我名片前,能不能和我说一声特别是涉及到工作交接、岗位变动时,就会遇到需要拉小群交接或者推联系人名片的场景。微信的功能是会追溯到我的名片是由谁分享的,与其让被添加者猜测,或者不爽于被随便推。不如一开始,就提前和对方说清楚,因为什么原因,要让谁来添加Ta。例如:XXX好,因为工作交接,我这边的工作会由XXX接手。我把你的名片推给他,稍后让他加你,后续工作请麻烦联系他。这不是很好吗?一则顺利说明工作交接人,二则也和对方清晰表达了我推名片的合理性。不要搞突然袭击!
(八)找我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个称呼毕竟,我和你也不是很熟呀!能不能开口说事儿前,先来一个称呼呀!例如:Hi,大大,XXXX设备连接不上,这个问题可以找谁看下?这难道不比下面这种好很多吗?XXXX设备连接不上,这个问题可以找谁看下?诶!你给我点缓冲文字区好吗?如果你嘴甜一点,得到我的可能会更高一点。当然,也会遇到不知道怎么叫人的情况,保险的方式可以考虑以下称呼:体制内:XXX老师 准没错前辈:XX姐、XX哥 没问题差不多年龄:XXX名字,俏皮点也可以叫 XX美少女、XX大佬 也OK我也遇到被新入职的同事直接叫名字的,emm咋说呢,如果语气再偏命令一些,会让人有点不爽,休想让我好好和你说话(不是)。
以上就是目前总结的非常基础版本的微信沟通礼仪,许愿后续每一个加我的人都有这个自觉,当然也许愿没人加我。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几个微信办公的工具和贴士,希望我还能常更新~
(二)修改工作群内的群昵称,此处建议使用真名工作群里人员多、消息杂,想找人的时候,发现都是天花乱坠的名字;看群里的发言,想定位问题,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不知道怎么协助。所以,及时设置群昵称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都需要管理员一遍遍强调,按照XXX的格式修改备注。具体修改成什么样的昵称,可以根据工作群中所处的角色,例如:XX部门- XXX姓名、XXX产品线- XXX姓名、XXX公司- XXX姓名当然,如果你的名字是完全是符号、表情,恭喜你应该很大程度可以逃离被艾特的命运。

(三)好友通过后,建议自我介绍+再说一次加我的理由等对方通过好友申请后,建议再次进行自我介绍+事项说明,就事说事,不要废话也不要在吗。例如:XXX老师,您好,我是XXX部门的李大大。就XXXX问题想咨询您,主要是XXXXXXXXX。也可以补充发送你的工作名片或联系信息,微信支持备注很多信息甚至图片。如果只是加一个联系人,没有具体事由,可以只发工作名片。例如:李大大部门/单位:XXXXXXXX电话:XXXXXXXX邮箱:XXXXXXXX联系地址:XXXXXXXX请多指教。
(四)加群,请说明拉群原因或分享历史记录我也是最近才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微信支持分享最近99条群聊的这个功能。如果可以,当然是最好先礼貌打个招呼,等同意后,再对方进群。例如:有个xxx问题需要你协助,看方便我拉你进群吗?遇到需要频繁拉群或者拉群人多的情况下,也可以粗暴点操作:1、分享历史记录,便于新进群的人了解前情提要。2、如果没有历史记录,可以待人入群后,补充说一下群聊的目的和讨论的内容。你知道每次一脸懵地被拉进新群,还引用你无法查看的内容来和你讨论,多么令人烦躁吗?拜托,请告诉说明拉我进群的原因,不管是之前、之后、还是用聊天记录!当然最好还是不要拉我

(五)请用准确的文字代替长串的语音说微信发语音不就是图方便吗?但是方便的是你,接收者要么戴上耳机听一长串语音,要么使用翻译功能,把它变成文字。遇到翻译不准确的,还得戴上耳机再听一遍。所以,工作时,尽可能使用分段清晰、符号准确的文字,来清晰表达你想说明的内容。不要发语音!不要发语音!不要发语音!并且,当你想说明问题时,请在一段文字内说明,而不是写几个字就发出去,避免一个小小的解答,刷了一整屏。如果是内容特别长,建议考虑分成几段,分次发送,也不要全部塞在一段文字中,阅读体验极差。参考对比效果:


(六)没急事儿,求你别给我打微信电话i人的理想就是永远都不要接到工作电话(包括微信工作电话)!很多时候,我们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请使用文字,一则清晰、二则留痕。在我理解中,电话沟通一般用于问题和意见的深度或多轮沟通,或者是多人在线沟通,以便于达成一个统一的结论。如果确实需要沟通,最好先微信留言沟通是否方便进行语音,并且说明下要讨论的内容。就好像我们平时打电话,也会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沟通(当然我相信很多人并不会)。例如:XX姐,关于采购技术服务的合同我有几个问题,方便语音下沟通吗?同样,微信语音也请看看时间,你又不是领导,能不能不要下班时间给我打电话?嗯?我们一起下班好吗?如果你确实着急,紧急打了电话,建议开篇表达你的歉意。例如:不好意思,这个时间打电话给你,打扰你休息了,确实有个紧急的事儿需要XXXXXXX。许愿,没人给我打微信电话,NO ONE。

(七)推我名片前,能不能和我说一声特别是涉及到工作交接、岗位变动时,就会遇到需要拉小群交接或者推联系人名片的场景。微信的功能是会追溯到我的名片是由谁分享的,与其让被添加者猜测,或者不爽于被随便推。不如一开始,就提前和对方说清楚,因为什么原因,要让谁来添加Ta。例如:XXX好,因为工作交接,我这边的工作会由XXX接手。我把你的名片推给他,稍后让他加你,后续工作请麻烦联系他。这不是很好吗?一则顺利说明工作交接人,二则也和对方清晰表达了我推名片的合理性。不要搞突然袭击!
(八)找我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个称呼毕竟,我和你也不是很熟呀!能不能开口说事儿前,先来一个称呼呀!例如:Hi,大大,XXXX设备连接不上,这个问题可以找谁看下?这难道不比下面这种好很多吗?XXXX设备连接不上,这个问题可以找谁看下?诶!你给我点缓冲文字区好吗?如果你嘴甜一点,得到我的可能会更高一点。当然,也会遇到不知道怎么叫人的情况,保险的方式可以考虑以下称呼:体制内:XXX老师 准没错前辈:XX姐、XX哥 没问题差不多年龄:XXX名字,俏皮点也可以叫 XX美少女、XX大佬 也OK我也遇到被新入职的同事直接叫名字的,emm咋说呢,如果语气再偏命令一些,会让人有点不爽,休想让我好好和你说话(不是)。
以上就是目前总结的非常基础版本的微信沟通礼仪,许愿后续每一个加我的人都有这个自觉,当然也许愿没人加我。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几个微信办公的工具和贴士,希望我还能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