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夸张和绝对化了,但确实,七夕(以及各种节日、购物季)也是电信诈骗和不良信息的高发期。手机上的某些设置如果不注意,确实会增加被骗的风险。
与其说“不关这三个设置人财两空”,不如说"注意保护这三个方面的隐私和安全设置,是防范诈骗的重要一步"。这更像是一种提醒,让你重视手机安全。
以下是这三个方面以及如何设置的简要说明(具体路径可能因手机品牌和系统版本略有不同):
1. "“权限管理”或“应用管理”设置不慎"
"风险:" 很多诈骗APP或钓鱼网站会请求不必要的权限(如读取通讯录、短信、位置信息、调用摄像头/麦克风等)。如果随意同意,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甚至被用于精准诈骗(例如,冒充熟人借钱,或根据你的短信内容进行诈骗)。
"如何设置:"
进入手机的“设置” > “应用管理”或“应用” > “权限管理”。
查看每个APP申请的权限。
对于不常用或可疑的APP,或者对于不必要授予的权限(如一个阅读器APP申请调用摄像头),选择“拒绝”或“禁止”。
定期检查常用APP的权限设置,确保没有过度授权。
2. "“通知管理”设置过于宽松"
相关内容:
当七夕的甜蜜氛围遇上诈骗分子的精心布局,你的手机可能成为最大的安全漏洞。网警最新通报显示,今年七夕期间已出现六类高发诈骗案件,其中利用手机权限漏洞实施的犯罪占比高达43%。只需关闭几个隐藏设置,就能让诈骗成功率直降70%。

网警提醒背后的诈骗新套路
七夕诈骗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伪造"高富帅"人设的AI换脸工具,到仿冒购物网站的钓鱼链接生成器。警方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一名受害者因开启USB调试模式,被恶意软件远程控制手机,导致支付宝账户被清空12万元。

诈骗分子最常利用的三个手机权限漏洞:
USB调试模式:开发者选项中的"数字后门",一旦开启等于向黑客敞开数据大门
未知来源安装:华为EMUI系统统计显示,82%的诈骗APP通过此路径潜入
后台弹出界面:某虚假购物APP曾用此功能伪造"支付成功"弹窗实施诈骗
危险权限关闭实战手册
安卓用户必关设置
开发者选项→关闭USB调试(路径:设置→关于手机→连续点击版本号7次激活开发者选项)
安全设置→禁止未知来源安装(小米/红米需额外关闭"特殊权限安装")
通知管理→限制后台弹出(OPPO ColorOS系统需单独设置每个APP的悬浮窗权限)
iOS用户防护要点
设置→隐私与安全性→关闭开发者模式(16.4以上版本新增功能)
始终从App Store下载应用(系统默认设置,需定期检查是否被篡改)
屏幕使用时间→内容和隐私访问限制→禁止安装应用
必须开启的四大防护盾
应用行为监控:华为手机开启"应用行为记录",苹果用户使用"屏幕使用时间"查看异常活动
支付双保险:微信支付启用"数字证书"+支付宝开启"安全键盘"(路径:支付设置→安全中心)
通信防火墙:中国移动用户发送KTFSR至10086开通"机伶"服务,电信用户关注"天翼防骚扰"公众号
账号核验机制:所有社交账号绑定备用手机号,开启登录设备管理(微信→账号与安全→登录设备管理)
七夕防诈组合拳
技术层面建议每月5日设为"手机安全日",检查三项关键设置:USB调试状态、应用安装来源、后台弹窗权限。意识层面牢记网警"三不"原则:不点陌生链接、不信高额回报、不转验证码。
保存公安部刑侦局公众号的举报通道(公众号ID:CIDMPS),遭遇诈骗时第一时间固定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真正的爱情从不需要用安全换浪漫,转发这份指南给你最在乎的人,就是最好的七夕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