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公关经验,应对互联网突发危机,需要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快速的反应机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和步骤:
"一、 危机前的准备 (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1. "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信息监测系统:" 利用舆情监测工具(如知微事见、24小时舆情、百度指数等)实时监控网络信息,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评论区等,覆盖品牌、产品、高管、竞品等关键词。
"设定预警阈值:" 根据品牌敏感度设定不同级别的预警,例如负面信息量激增、出现不实谣言、媒体曝光负面等。
"建立信息渠道矩阵:" 除了自动化工具,也要维护好与核心KOL、媒体记者、行业专家、意见领袖的关系,让他们成为信息的第一道防线。
2. "制定详细的危机公关预案:"
"情景模拟:" 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高管丑闻、数据泄露、网络攻击、虚假舆情等)进行情景模拟,预判发展态势和可能影响。
"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危机公关小组,明确总负责人、信息监测岗、文案撰写岗、媒体沟通岗、法务支持岗、内部沟通岗等职责。
"制定沟通策略:"
相关内容:
文 / 肖洋洋 / 经营管理专栏
陪伴你规划好企业和FIRE生活。
要带着更多人FIRE,还是要解决一些企业经营的问题,我觉得开设经营管理专栏,公开一些之前帮企业解决问题的内容,有助于大家了解规模企业的竞争生态。
准备好了,下面即将进入枯燥的经营干货和案例讲解阶段。不喜可先收藏。分享五年前的应对教程。

现在网络信息瞬息万变,构建流量池非常不易,企业本想诚信经营,但一个负面信息(重点双微一抖+红书+知乎),就可能击溃员工的集体努力。我曾经帮多个公司处理过类似咨询,帮助大家在自己的赛道里踏实做业务。
如何从无到有构建危机管理体系,做好风险沟通,对于所有对外曝光的公司来说,具有研究和借鉴意义。以营销型公司为例,若业务涵盖C端和B端业务,则可能面对的危机风险有:消费者投诉、财税问题、宣传广告问题、侵权问题、产品和服务水平问题、监管处置、涉嫌违规、员工人事问题、高管私人问题等。
No.1 预防为主,多措并举
在过往的工作实践中,正确预判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判断风险造成的危害,采取适度而不过度的措施,是现行较为高效的危机管理。
危机一旦发生,若上升到公众舆论层面需要企业官方出面辩解,则已经造成了一定不可挽回的后果,即使后期处置得当,甚至变坏事为机会,也会影响企业声誉。
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止采用正面回应,还可用引起行业讨论、转移方向、声东击西等各个方法完成危机处理目的。
切不能对方放一个雷,就排一个雷,这样非常被动。
No.2 危机处置及风险沟通
【1. 处置分级】
将危机初处理分类为应回应和不应回应。
例如,有离职主管或竞争对手在知乎上发布了不实的引导信息,或有专业勒索律师团队发布不实信息,初判断不予主动回应。
若是监管单位信息和消费者、合作方投诉信息,应立即组织回应。
例如某拟上市公司被某不知名自媒体发布不实财务虚假信息,但该公司过于主动联系删稿,还提出了有偿处理,次日被该媒体继续爆出。该媒体火了,舆论升级了,若不进行主动联系,舆论可能不会发酵如此大,按照流程投诉处理更佳。
【2. 管理流程】
应设置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制度SOP,定期进行危机公关培训和预警,培养危机应对意识。
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在对内沟通中建立起信任体系,妥善为业务保驾护航,才能在危机到来时更加迅速得到配合。
每年的吹哨集结训练还是要的。应急管理,永远有存在的必要。
【3. 应急处理】
应首先监测舆情发生情况,预判各方反应和风险,迅速传达至各个层面。
紧急成立小组,搜集事实证据,制定应对措施,在12小时内给出处理意见。
同时可以酌情联系有关部门反馈情况,获取反馈避免盲目处理,并达到各方知情打底。
初步处理后跟进后续进展,对各方面关系进行维护,如媒介、消费者等。
【4. 沟通小组】
联合技术、商务等相关人员成立特定危机的沟通小组,对于不同利益方指定特定的沟通人,杜绝多点回应。
制定日常沟通回应话术及事件应急沟通话术,杜绝回复话术以外的内容。
当有其他新问题,由公司决策层和公关部门牵头研究解决。
【5. 意见领袖发声】
在前置处理和危机应急处理时,应团结好行业话事人、自媒体、KOL等意见领袖,可有经费进行长期维护。
他们可在平时为企业树立正面形象,在危机来临时作为第三方有力协助扭转局面,或至少不跟风加大危机信息。
【6. 层出不穷的新媒体黑公关稿的应对】
由于非门户媒体,来源广泛,难以追索发稿人,难以进行统一退稿管理,应首先针对不实部分出示实际证据投诉,并采取多IP,多点投诉策略。
在过往经验中可以48小时内处理删稿。若非个人IP,是企业IP,可以对该企业发律师函。
进一步情节严重的,联系公检法机构,用司法手段解决。
在解决的同时,可发布更多正面稿件压制负面信息。或用技术或广告互换方式管理曝光情况。
No.3 信息披露及声誉恢复
【1. 媒介】
选择央媒或其他优质的门户媒体作为合作方,选择优质的垂直新媒体作为合作方,发布各类PR信息丰富正面形象。进入各个相关社群,获取信息并处理和发布信息。
【2. 社会讨论】
选择行业研究院、高校、社群等渠道发声,推动有益于公司的话题发展。
【3. 自媒体】
用公司各渠道自媒体释放正向信号,发布官方信息。
【4. 确实需要发布企业声明的情况】
12小时内进行处置解决,并召开高管紧急会议,商讨发布稿件。要求正视问题,对社会诚恳。文件中简述问题,指出原因,表明担负责任,若无实证则表示彻查,说清临时处理情况,表达态度,若有实证证明清白,则应列示证据,必要可请公安机关介入,最后进行道歉话术。
【5. 重回正面形象】
诚恳、担责,在各类发布中表达诚恳,不傲慢。联合各类媒介、机构进行社会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正面测评、促销、路演、行业论坛发言、综艺节目发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