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14 Ultra的龙晶陶瓷后盖材质引发争议,并有网友(博主)声称其“就是微晶玻璃”,这确实是近期讨论度较高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
1. "小米的官方说法:"
小米通常会将这种结合了陶瓷特性的材料称为“龙晶陶瓷”(Long Jing Ceramic)。
从名称上看,“龙晶”可能暗示了其独特的光学和触感效果,而“陶瓷”则表明了其材质属性。
官方宣传往往会强调其"高硬度、耐刮擦、温润手感、抗污、轻薄"等特点,这些是陶瓷或类似材料的共性优势。
2. "争议的来源与博主实验室测试:"
"“陶瓷”的定义模糊性:" 陶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多种类型,如传统陶瓷、氧化锆陶瓷、微晶玻璃(Sintered Glass/Crystallized Glass)等。不同材质在成分、结构、性能上差异很大。
"博主测试声称“就是微晶玻璃”:" 这位博主通过一系列测试(可能包括外观观察、硬度测试、声音测试、划痕对比、密度测量等),得出了结论认为小米的“龙晶陶瓷”实质上就是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的特点:" 微晶玻璃通常由二氧化硅等原料在高温下
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小米在手机陶瓷材料的研发上是国内安卓手机厂商中走的最早的一批,小米旗舰机的陶瓷版也一直是米粉们呼吁颇高的版本。不久前开售的小米14 Ultra提供了陶瓷版本(龙晶蓝)和素皮版本(黑白),陶瓷版本采用小米龙晶陶瓷(号称比传统陶瓷轻 50%);素皮版本采用科技纳米皮。
而关于其龙晶蓝版本采用的“小米龙晶陶瓷是不是玻璃”这事一时间成为了科技数码圈的“第一大瓜”,引起了产业人士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就在今天凌晨1点20分,率先讨论此事的B站科技区UP胜利文绉绉正式发布了关于小米龙晶陶瓷的“大结局”视频。

根据实验室最终测试报告,他得出结论:“小米龙晶陶瓷是玻璃。”更准确地说,小米龙晶陶瓷是一种晶体含量高达88%的微晶玻璃,而晶体是陶瓷的主要微观结构。
在“大结局”视频中,这位UP对实验最终测试报告的结果进行了更详细的解读。根据SEM、XRD(精修)、XRF、火焰光度法、化学滴定这五种专业测试,实验室得出了测试报告,简单总结,小米龙晶陶瓷中晶体含量约为88%,非晶体含量约为12%。

根据报告,占比最高的为透锂长石,其含量为43%±2%、二硅酸锂排名第二,含量为34%±2%,排名第三的硅铝锂石含量为11%±2%,此外,龙晶陶瓷中包含12%±2%的非晶相及其他成份。非晶相主要是玻璃相。
简单来说,小米龙晶陶瓷中既有与陶瓷相同的晶体结构,也有与玻璃相同的非晶体结构。
其实,争议的主要源头来自于“陶瓷”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材料可以被定义为陶瓷?
从此前发布的陶瓷后盖手机来看,其主要采用的是以氧化锆(ZrO2)为基础,添加其他成分制成的一种微晶陶瓷或玻璃陶瓷复合材料。这种材质具有高硬度、好手感等优势,缺点则是居高不下的重量。而本次网友对小米14 Ultra的质疑点主要集中在:其硬度表现相比于传统陶瓷后盖更接近于玻璃、拥有透光性上。

从这些方面来看,在网友的测试下,小米14 Ultra的后盖确实与传统陶瓷后盖有所区别。但根据陶瓷领域权威著作《陶瓷导论》,小米龙晶陶瓷可以属于陶瓷学的大分类。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小米对其背板材料命名为“龙晶陶瓷”是有其来源的。
官方方面,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于2月29日在微博上转发了相关博主关于小米龙晶玻璃事件的言论,侧面回应了这一争议事件。

该博主认为,小米龙晶陶瓷是一种玻璃陶瓷,而玻璃陶瓷是“先进陶瓷的分支”,继承了陶瓷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高硬度、化学稳定性、低膨胀系数,同时兼顾玻璃的透光性,小米在发布会上明确说龙晶陶瓷是“多晶体陶瓷”,是合理的。
总体来看,这次事件的缘起于小米在宣传时并未将龙晶陶瓷与传统陶瓷区别开来,只是强调了其比传统陶瓷后盖更加轻巧。而在消费者拿到手机后,发现产品在硬度、手感等方面都与传统陶瓷后盖有差距。这无疑会让消费者产生心理落差。希望小米在未来的产品宣传中能更加谨慎,杜绝这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85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