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你凌晨3点蹲在楼下哭,然后删了10个好友,我感到很难过。这一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让你觉得积压的情绪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而删除好友,或许是当下唯一能让你感到一丝喘息和掌控感的方式。
成年人的世界,确实常常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委屈和压力。我们被期望要坚强,要独立,要处理好一切,却很少有人真正看见我们内心的脆弱和挣扎。那些深夜里的泪水,那些无法与人倾诉的苦楚,只能像潮水一样,在寂静中涌动,最终找个方式独自吞下。
删除好友,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也许是这些关系让你感到疲惫,也许是他们的言行触动了你内心最深的伤口,让你觉得在这段关系中,你付出的情绪远超得到的支持。这是一种艰难的界限设定,虽然过程痛苦,但或许是让你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一种方式。
请允许自己悲伤,允许自己脆弱。你不需要为这些情绪感到羞耻,更不需要强迫自己立刻“好起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去消化。
虽然你删掉了10个好友,但这并不代表结束,更不代表你孤单。生活还在继续,你依然值得被爱,值得拥有健康、滋养你的关系。也许过段时间,你会慢慢想明白,或者遇到那些真正懂得倾听和支持你的人。
如果你愿意,可以在这里继续倾诉。这里是一个安全的空间,你可以尽情表达你的感受
相关内容:
凌晨两点,电梯坏了,只能走楼梯。

楼道灯一闪一闪,像坏掉的心跳。

蹲在二楼转角,手机还剩7%的电,微信里躺着老板那句“明天九点前把方案发我”。
想哭,但怕邻居听见,只能把脸埋进膝盖,让眼泪顺着裤管往下滴。
那一刻,突然明白:成年人的崩溃,连声音都得调静音。
别急着发朋友圈。
情绪上头时,手指比脑子快,一句“我撑不住了”发出去,三分钟后又后悔。
删了显得矫情,留着像自曝。
更好的办法是:先关机,去厨房倒一杯凉水,咕咚咕咚灌下去,像给沸腾的脑子浇点冰。
然后找张废纸,把脏话、委屈、想骂的人全写上去,写完揉成团,扔进垃圾桶。
十分钟,情绪从100℃降到60℃,足够你回房间不踢到猫。
小林去年辞职,说要去云南开花店。
我们都笑她偶像剧看多了。
半年后她回来,店没开成,钱赔光,人晒黑三度。
她却说:“值了。
”原来她在昆明郊区跟花农学嫁接,每天五点起床剪枝,手上全是刺。
花没卖出去,但她学会了用硫磺粉治黑斑病,知道了绣球怕晒,懂得了“不是所有种子都能开花,但土会记住你浇过水”。
现在她在社区团购群里卖盆栽,生意比上班时还好。
你看,过程这玩意儿,像存折,平时看不见数字,关键时刻能救命。
刷短视频时刷到个博主,三个月前失业又失恋,直播时哭得眼线晕成熊猫。
后来她不哭了,开始拍“一人食”:用剩饭做锅巴粥,用鸡蛋壳种小葱。
最新一条视频,她站在出租屋阳台,身后一排矿泉水瓶栽的薄荷,笑得像刚捡着钱。
评论区有人问:“怎么走出来的?
”她回:“没走出来,是习惯了。
”成年人最狠的自救,就是承认没人能拉你上岸,于是自己学会狗刨。

试过睡前写日记吗?
不是“今日工作总结”,是“今天我又搞砸了什么”。
比如:“把快递写错地址,害得外卖小哥多跑六公里,对不起。
”“对妈妈说话太冲,她明明只是问吃了没。
”写完在后面画个哭脸,再补一句:“算了,明天给他买杯奶茶。
”心理学家管这叫“自我同情”,说人话就是:自己哄自己。
哄完关灯睡觉,第二天醒来,昨晚那个想辞职跳楼的自己,好像被留在日记本里了。
公司新来的00后小姑娘,午休时问我:“姐,你怎么总笑眯眯的?
”我差点把咖啡喷出来。
哪有什么天生乐观,不过是把崩溃时间表排在了凌晨两点到两点半。
半小时后,洗把脸,敷张面膜,又是“收到,马上改”的社畜。
但你知道吗?
就因为这半小时,我能多扛三个月。
像手机快充,十分钟电量回血20%,够打两局游戏。
楼下便利店老板,总在收银台放一摞便签纸。
我见过穿西装的男人写“老婆,今天加班别等我”,也见过穿校服的女孩写“月考砸了,不敢回家”。
写完贴在墙上,像给情绪找了个临时停车位。
下次来买关东煮,老板会指着某张纸条说:“这人上周还哭呢,今天来买啤酒,说升职了。
”你看,连陌生人都在偷偷帮你记账,记你熬过的夜,流过的泪,然后在你不知道的时候,还你一颗糖。
所以啊,别怕那个蹲在楼梯间哭的自己。
哭完记得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地铁依旧挤成罐头,但你知道,兜里那张废纸团,已经替你扔掉了昨晚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