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ensp设备Telnet 远程登录

在华为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中配置和登录设备(通常是路由器或交换机)进行Telnet远程登录,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核心概念:"
"Telnet:" 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基于文本的远程登录会话。它工作在TCP/IP模型的网络层之上。 "虚拟终端线路 (VTY):" 设备上用来处理Telnet(以及传统SSH、Console)会话的逻辑线路。设备会为每个可能的远程会话保留一个VTY线路。 "用户认证:" 在允许用户通过VTY登录并进入用户视图或系统视图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登录失败保护:" 为了安全,通常需要配置登录失败次数限制和锁定时间,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配置步骤:"
假设你有一个eNSP拓扑,包含一台路由器或交换机,并且你想从另一台设备(或者模拟的客户端)远程登录它。
1. "进入系统视图:" ```bash <设备名称> system-view [设备名称] ``` `system-view` 命令让你能够访问全局配置模式。
2. "配置VTY线路:" 你需要为允许Telnet登录的虚拟终端线路配置用户认证模式。 ```bash [设备名称] line vty 0 4

相关内容:

一、VRP 系统与 Telnet 远程登录基础

(一)什么是 VRP 系统

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是华为数据通信设备的通用操作系统,支持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通过命令行界面(CLI)可实现设备管理,而 Telnet 协议能让管理员远程接入 CLI,无需现场操作。

(二)Telnet 登录的优势与安全提示

Telnet 作为一种远程登录协议,在网络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这对于大型企业网络的管理非常重要。想象一下,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多个管理员可以同时通过 Telnet 登录到设备上,各自负责不同方面的排查和处理,大大提高了故障解决的效率。

其次,Telnet 允许管理员实时配置修改设备参数。比如,当企业需要调整网络访问策略时,管理员可以通过 Telnet 远程登录到路由器或交换机上,立即修改相关配置,无需亲自到设备所在地进行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再者,Telnet 不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只要设备接入网络,管理员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 Telnet 进行访问,实现真正的跨网络环境管理。

不过,Telnet 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由于它传输数据时不进行加密,所有的数据,包括用户名和密码,都是以明文形式在网络中传输的。这就好比我们寄信时没有使用信封,信件内容完全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他人窃取或篡改。因此,建议大家在使用 Telnet 时,尽量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比如企业内部的专用网络。如果是在公共网络环境下,最好结合 ACL(访问控制列表)来限制登录 IP,只允许特定的 IP 地址访问设备,减少被攻击的风险。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更推荐使用 SSH(Secure Shell)加密协议,它能有效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 。

二、Telnet 登录配置前的准备工作

(一)设备与网络条件

1. 设备初始化:已通过 Console 口登录(首次配置必做);

2. 网络连通:客户端 PC 与设备管理接口 IP 互通;

关键配置命令(以交换机为例):

<设备> system-view  # 进入系统视图
 vlan 1  # 进入默认管理VLAN(多数设备默认用VLAN 1)
 quit
 interface vlanif 1  # 进入VLAN 1的三层接口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配置管理IP
 quit
 ping 192.168.1.100  # 测试与客户端PC(192.168.1.100)的连通性
三、Telnet 登录核心配置步骤

(一)开启 Telnet 服务

 telnet server enable  # 全局启用Telnet服务(必开,否则无法远程连接)
 display telnet server status  # 验证Telnet服务状态(确保"Telnet server is enabled")
(二)创建登录用户

AAA 认证需先创建本地用户,再关联到 VTY 接口,安全性更高:

 aaa  // 进入AAA认证配置视图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Admin@123  // 创建用户admin,密码加密存储(cipher表示密文)
 local-user admin privilege level 15  // 设为最高权限(15级可执行所有命令,0级仅查看)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 允许该用户通过Telnet登录(也可加ssh支持多协议)
 display local-user admin  // 验证用户配置(查看用户名、权限、服务类型是否正确)
 quit
password 认证直接在 VTY 虚拟终端接口配置登录密码,操作更简洁,适合临时测试场景(安全性低于 AAA 模式,不推荐生产环境长期使用):

// 进入0-4号VTY接口(支持5个同时远程连接)
 user-interface vty 0 4  

// 开启password认证模式(核心命令)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设置登录密码(cipher表示密文存储,防泄露)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Telnet@123 

//仅允许Telnet协议接入该接口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 配置会话超时(5分钟无操作自动断开,增强安全)
 idle-timeout 5  

//验证当前VTY接口配置(确认密码与认证方式正确)
 display this  

# 预期显示内容包含:
#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加密后的密码)
#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quit
 save  # 保存配置(防止设备重启后认证配置丢失)
(三)配置 VTY 虚拟终端接口

VTY 接口是远程登录的 “通道”,需指定认证方式和允许的协议:

 // 进入0-4号VTY接口(支持5个同时远程连接)
 user-interface vty 0 4 

// 仅允许Telnet协议接入(若要同时支持SSH,可写telnet ssh)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 认证方式设为AAA(关联第二步创建的本地用户)
 authentication-mode aaa 

// 配置会话超时(5分钟无操作自动断开,增强安全)
 idle-timeout 5  
 quit
 save  # 保存当前配置(避免后续操作丢失)
四、配置验证与登录测试

(一)客户端登录操作(以 Windows 为例)

1. 开启 Telnet 客户端:控制面板→程序→启用或关闭 Windows 功能→勾选 “Telnet 客户端”;

2. 打开命令提示符(CMD),输入登录命令:

C:UsersPC> telnet 192.168.1.1  # 输入设备管理IP
Trying 192.168.1.1...
Connected to 192.168.1.1.
Escape character is '^]'.
Username: admin  # 输入AAA用户名
Password:  # 输入密码(输入时不显示,输完按回车)
<设备>  # 登录成功,进入用户视图
3. 验证权限:

<设备> system-view  # 尝试进入系统视图,若能成功则权限配置正确
  # 进入系统视图,可执行配置命令
(二)关键验证命令

//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显示登录IP、接口、用户名)
 display users  

// 查看Telnet端口(23号)连接状态(确认是否有客户端连接)
 display tcp status | include 23 

// 查看VTY接口配置(核对认证方式、协议、超时时间)
 display vty 0 4 
五、安全优化与进阶配置

(一)用 ACL 限制登录 IP(仅允许指定网段)

避免任意 IP 尝试登录,仅开放运维网段(如 192.168.1.0/24):

// 创建基本ACL(2000-2999为基本ACL,用于限制源IP)
 acl 2000 

// 允许192.168.1.0网段登录
 rule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 拒绝其他所有IP(ACL默认拒绝,加此条更明确)
 rule deny source any  
 quit
 user-interface vty 0 4

// 将ACL应用到VTY接口(仅允许ACL允许的IP登录)
 acl 2000 inbound  
 quit
(二)简化认证:密码登录模式(无需用户名)

适合临时测试,安全性较低,不推荐生产环境:

 user-interface vty 0 4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切换为密码认证

// 设置登录密码(密文存储)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Password@123  
 quit
# 登录时直接输入密码:telnet 192.168.1.1 → 输入Password@123即可
(三)升级 SSH(替代 Telnet,加密传输)

若需更高安全,可在 Telnet 基础上额外开启 SSH:

 stelnet server enable  // 开启SSH服务

// 生成RSA密钥对(用于加密,按提示选2048位密钥)
 rsa local-key-pair create  
 aaa

// 允许admin用户通过SSH登录(原telnet保留可同时用)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ssh  
 quit
 user-interface vty 0 4

// 仅允许SSH(若要同时支持Telnet,写telnet ssh)
 protocol inbound ssh  
 quit
// 客户端登录:用PuTTY或Xshell,协议选SSH,IP填192.168.1.1,端口22
六、配置完整实战案例(基于华为 eNSP 模拟器)

(一)实战目标

搭建 “1 台交换机 + 2 台 PC” 的小型网络,实现:

1. PC1(运维终端)通过 Telnet 登录交换机并配置;

2. PC2(非运维终端)被 ACL 限制,无法 Telnet 登录;

3. 模拟 1 个故障并排查修复。

(二)环境准备(eNSP 操作)

设备选型:

1. 交换机:S5700(eNSP 默认提供,支持 VRP 5.1 版本);

2. PC:eNSP “PC” 组件(2 台,命名为 PC1、PC2);

拓扑搭建:

1. 用 “直通线” 连接 PC1 以太网口→交换机 Ethernet0/0/1 口;

2. 用 “直通线” 连接 PC2 以太网口→交换机 Ethernet0/0/2 口;

3. PC IP 配置:

设备

IP 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交换机管理 IP)

PC1

192.168.1.100

255.255.255.0

192.168.1.1

PC2

192.168.2.100

255.255.255.0

192.168.1.1

(三)全流程配置步骤

步骤 1:交换机 Console 口初始化(首次登录)

1. 右键交换机→选择 “Console 登录”→弹出命令行窗口(波特率默认 9600,无需修改);

2. 进入系统视图并改名(便于识别):

<Huawei> system-view
 sysname S5700-Telnet  # 交换机命名为S5700-Telnet
 quit
<S5700-Telnet> save  # 保存改名配置(避免后续重启丢失)
3.配置PC IP地址

PC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92.168.1.100 255.255.255.0
PC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92.168.2.100 255.255.255.0
步骤 2:配置交换机管理 IP(确保与 PC 互通)

// 从用户视图(<设备名>)进入系统视图(),系统视图是进行全局配置的基础入口
<S5700-Telnet> system-view

// 在系统视图下,进入VLAN 1的配置视图
// VLAN 1是交换机默认存在的VLAN,所有未手动划分的端口默认属于VLAN 1
 vlan 1

// 退出当前VLAN 1的配置视图,返回系统视图
 quit

// 在系统视图下,创建并进入VLANIF 1接口视图
// VLANIF(VLAN Interface)是VLAN的三层逻辑接口,用于实现VLAN间的路由通信,相当于该VLAN的网关接口
 interface vlanif 1

// 为VLANIF 1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此处设置为192.168.1.1/24,该地址将作为VLAN 1内所有设备(如PC1)的网关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退出VLANIF 1接口视图,返回系统视图
 quit

// 测试与PC1的连通性(PC1的IP应为192.168.1.100,属于VLAN 1所在网段)
// 结果显示"Reply from 192.168.1.100",说明同网段内PC1与交换机网关(VLANIF 1)通信正常
 ping 192.168.1.100  

// 测试与PC2的连通性(PC2的IP为192.168.2.100,属于不同网段)
// 结果显示"Request timed out",因未配置跨网段路由(如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不同网段设备暂时无法通信,此为正常现象
 ping 192.168.2.100 
步骤 3:配置 Telnet 服务 + AAA 用户

// 启用交换机的Telnet服务器功能,允许其他设备通过Telnet远程登录本交换机
 telnet server enable

// 进入AAA(Authentication认证、Authorization授权、Accounting计费)配置视图
// AAA用于集中管理用户的认证、权限分配等,是网络设备用户管理的核心框架
 aaa

// 在AAA视图下创建本地用户“admin”,并设置密码为“Admin@123”
// 参数“cipher”表示密码以密文形式存储(配置文件中不显示明文,提升安全性)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Admin@123

// 设置本地用户“admin”的权限级别为15级
// 15级是华为设备的最高权限级别,拥有对设备的所有配置、管理操作权限
 local-user admin privilege level 15

// 指定用户“admin”的服务类型为Telnet
// 即仅允许该用户通过Telnet协议远程登录设备(限制接入方式,增强安全)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 退出AAA配置视图,返回系统视图
 quit

// 进入VTY(Virtual Terminal,虚拟终端)用户界面视图
// “vty 0 4”表示配置编号0~4的5个虚拟终端,支持同时建立5个Telnet远程连接
 user-interface vty 0 4

// 在VTY视图下,设置允许入站的协议为Telnet
//即仅允许Telnet协议通过这些虚拟终端登录设备,可限制其他协议(如SSH)的接入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 设置VTY接口的认证模式为AAA
// 远程登录时,设备会调用AAA框架中配置的本地用户(如“admin”)进行身份验证
 authentication-mode aaa

// 退出VTY用户界面视图,返回系统视图
 quit

// 保存当前配置到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如vrpcfg.cfg)
// 执行后配置会永久保留,设备重启也不会丢失Telnet相关配置
 save
步骤 4:配置 ACL 限制 PC2 登录

//创建编号为2000的基本ACL(Basic ACL,基于源IP地址进行访问控制)
 acl 2000

// 进入ACL 2000的配置视图后,配置第一条规则:允许源IP为192.168.1.0/24网段(PC1所在网段)的流量
 rule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 允许PC1网段

//配置第二条规则:拒绝源IP为192.168.2.0/24网段(PC2所在网段)的流量
// (ACL规则按“自上而下”顺序匹配,因此192.168.1.0网段先匹配“允许”,192.168.2.0网段匹配“拒绝”,其余网段因无显式规则,遵循基本ACL“默认拒绝所有”的逻辑)
 rule deny source 192.168.2.0 0.0.0.255  // 拒绝PC2网段

//退出ACL 2000的配置视图,返回系统视图
 quit

// 进入VTY(虚拟终端)用户界面视图,“vty 0 4”表示配置5个并发的远程登录会话(编号0~4)
 user-interface vty 0 4

// 在VTY接口的**入方向**应用ACL 2000
//作用:对尝试通过Telnet/SSH等远程方式登录交换机的请求,按ACL 2000规则过滤源IP——仅192.168.1.0网段允许登录,192.168.2.0网段及其他网段被拒绝
 acl 2000 inbound

// 退出VTY用户界面视图,返回系统视图
 quit
步骤 5:客户端登录测试(PC1 成功,PC2 失败)

1. PC1 登录(成功案例):

<PC1>telnet 192.168.1.1
  Press CTRL_] to quit telnet mode
  Trying 192.168.1.1 ...
  Connected to 192.168.1.1 ...
Login authentication
Username:admin
Password:
Info: The max number of VTY users is 5, and the number
      of current VTY users on line is 1.
      The current login time is 2025-09-12 08:49:22.
<S5700-Telnet> # 登录成功,可执行命令(如输入system-view进入配置视图)
2. PC2 登录(失败案例,验证 ACL 生效):

<PC2>telnet 192.168.1.1
  Press CTRL_] to quit telnet mode
  Trying 192.168.1.1 ...
七、配置通过Telnet登录系统实验

实验内容

本实验模拟公司网络场景。路由器R1是公司机房的一台设备,公司员工的办公区与机房不在同一个楼层,路由器R2和R3模拟员工主机,通过交换机S1与机房设备相连。为了方便用户的管理,现需要在路由器R1上配置Telnet使用户能在办公区远程管理机房设备。为了提高安全性,Telnet需要使用密码认证,只有网络管理员能对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普通用户仅能监控设备。

实验拓扑

实验编址

设备

接口

IP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R1

GE 0/0/0

10.1.1.254

255.255.255.0

N/A

R2

GE 0/0/0

10.1.1.1

255.255.255.0

10.1.1.254

R3

GE 0/0/0

10..1.1.2

255.255.255.0

10.1.1.254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进行相应的基本配置,并使用ping命令检测各直连链路的连通性。这里以用户主机和默认网关间的连通性为例。

R1


<Huawei>system-vie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0.1.1.254 255.255.255.0
quit
R2


<Huawei>system-vie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quit
R3

<Huawei>system-vie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
quit

2.配置Telnet的密码验证

为了方便公司员工对机房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首先需要在路由器上配置Telnet功能。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可在使用Telnet时进行密码认证,只有通过认证的用户才有权限登录设备。在R1上配置Telnet验证方式为密码验证方式,密码为huawei,并设置验证密码以密文方式存储,在配置文件中以加密的方式显示密码,能够使密码不容易被泄露。

R1

// 进入VTY(虚拟终端)用户界面视图,0 4表示允许同时建立5个(编号0-4)VTY连接
user-interface vty 0 4
// 在当前VTY视图下,设置登录认证模式为密码认证(即通过密码验证登录)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系统提示配置登录密码(最大长度16位),此处设置密码为huawei
Please configure the login password (maximum length 16):huawei
R2

<R2>telnet 10.1.1.254
  Press CTRL_] to quit telnet mode
  Trying 10.1.1.254 ...
  Connected to 10.1.1.254 ...
Login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R1>
R3

<R3>telnet10.1.1.254
Press CTRL_] to quit telnet mode
Trying10.1.1.254 ...
Connected to 10.1.1.254 ...
Login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R1>
可以观察到R2和R3在连接R1的过程中,要求输入认证密码,只有当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能进入R1的用户界面。登录成功后,可以继续使用display users命令查看已经登录的用户信息。

R1

// 查看已经登录的用户信息
display users
  User-Intf    Delay    Type   Network Address     AuthenStatus    AuthorcmdFlag
+ 0   CON 0   00:00:00                                   pass                   
  Username : Unspecified
  129 VTY 0   00:03:04  TEL    10.1.1.2                  pass                   
  Username : Unspecified
  130 VTY 1   00:01:39  TEL    10.1.1.1                  pass                   
  Username : Unspecified
3.配置Telnet区分不同用户的权限

为了进一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员工错误更改设备的配置,公司要求普通员工只能拥有设备的监控权限,只有网络管理员拥有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权限。默认情况下,VTY用户界面的用户级别为O(参观级),只能使用ping、tracert等网络诊断命令。在R1上配置Telnet的用户级别为1(监控级)。普通员工仅使用密码登录设备,只能使用display等命令监控设备。

R1

// 从全局配置模式进入VTY(虚拟终端)用户界面视图
// vty 0 4表示配置编号0-4的5个虚拟终端,允许同时建立5个远程登录会话(如Telnet/SSH)
user-interface vty 0 4

// 在VTY视图下,设置远程登录的认证模式为"密码认证"
// 即用户远程登录时,需输入预设密码才能通过验证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系统提示配置登录密码(最大长度16位),此处输入明文密码"huawei"
// 注意:此时密码以明文形式临时存储,后续需进一步配置加密存储
Please configure the login password (maximum length 16):huawei

// 配置密码以密文(cipher)形式存储
// 执行此命令后,密码"huawei"会被加密处理,在配置文件中不再显示明文,提高安全性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huawei

// 设置通过该VTY登录的用户权限级别为1级
// 权限级别1为最低级(通常仅允许执行基础查看命令,如display版本信息等),限制操作范围以保障设备安全
user privilege level 1

// 退出当前VTY视图,返回上一级(全局配置模式)
quit
配置完成后,将R2模拟成普通用户设备,测试到R1的Telnet连接。



可以观察到,此时输入正确的密码后即可进入R1的用户视图,但是在试图进入R1的系统视图时被拒绝了,这是因为用户级别不够,所以无法执行更高一级的命令。管理员使用自己单独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设备,拥有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权限。这里要将VTY用户界面的认证模式修改成AAA认证,这样才能使用本地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默认情况下,设备的AAA认证功能是开启的,所以只需要为管理员在本地配置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下面模拟进入AAA视图下配置本地用户名admin和密文密码hello,并且将该用户的用户级别修改为3(管理级)。

R1

// 进入AAA(Authentication认证、Authorization授权、Accounting计费)配置视图
// AAA是网络设备中用于用户管理和访问控制的重要框架,支持本地用户、远程服务器等多种认证方式
aaa

// 在AAA视图下创建本地用户"admin",并配置相关属性:
// - password cipher hello:设置用户密码为"hello",且以密文(cipher)形式存储(配置文件中不显示明文)
// - privilege level 3:设置该用户的权限级别为3级(级别越高可执行的命令越多,通常3级为中级管理权限)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hello privilege level 3

// 配置本地用户"admin"的服务类型为Telnet
// 即允许该用户通过Telnet协议远程登录设备(限制用户仅能使用指定的接入方式,增强安全性)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 退出AAA配置视图,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quit

// 进入VTY(虚拟终端)用户界面视图,配置编号0-4的5个虚拟终端(支持5个并发远程登录会话)
user-interface vty 0 4

// 在VTY视图下,将远程登录的认证模式设置为AAA
// 此时远程登录(如Telnet)时,设备会调用前面配置的AAA本地用户"admin"进行认证(验证用户名+密码)
// 相比单纯的密码认证,AAA认证更灵活,可通过用户名区分不同用户的权限和接入方式
authentication-mode aaa
将R3模拟成管理员用户设备,测试到R1的Telnet连接



可以观察到,此时在连接R1时需要同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进入R1的用户视图下,且可以使用system-view命令进入到R1的系统视图下,从而对R1进行所有相关的配置和管理操作。

八、总结与最佳实践

(一)生产环境建议:优先使用 SSH 替代 Telnet

在生产环境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由于 Telnet 传输数据不加密,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一旦被攻击者截获通信数据,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将一览无余。而 SSH 协议采用加密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就像给数据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所以,为了保障网络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强烈建议优先使用 SSH 替代 Telnet。如果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必须使用 Telnet,也要结合 ACL 等安全措施,严格限制登录 IP,降低安全风险 。

(二)权限最小化:根据运维需求分配用户权限

根据最小权限原则分配用户权限是保障设备安全的重要策略。不同的运维人员在网络管理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比如有些人员只需要进行设备状态监控,有些人员则需要进行配置修改等操作。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实际需求,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级别。例如,对于只需要进行监控的人员,可以分配监控级权限,他们只能执行如 display 等查看命令;而对于需要进行配置修改的人员,可以分配配置级权限,让他们能够执行与配置相关的命令。避免使用最高权限账户直接登录,这样即使某个账户被破解,攻击者也无法获取过高的权限,从而限制了潜在的损害范围 。

(三)定期审计:通过 display users 检查登录会话

定期审计设备的登录会话是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使用 “display users” 命令查看当前登录到设备的用户列表,包括用户的登录时间、来源 IP 等信息。通过定期检查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登录行为,比如来自陌生 IP 地址的登录,或者长时间闲置的登录会话。对于闲置的连接,我们要及时清理,使用 “kill user - interface { ui - number | ui - type ui - number1 }” 命令断开用户连接,释放系统资源,同时也降低了被攻击的风险 。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快速掌握 VRP 系统 Telnet 登录的核心配置与安全优化方法。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华为 eNSP 模拟器进行演练,熟悉命令行逻辑后再应用于真实设备,确保网络管理的高效与安全。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